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中國企業戰略創新 內容簡介
書 名:中國企業戰略創新 作 者:魏杰 出版日期:2006年1月1日 出版社: 中國發展出版社 ISBN號: 7-80087-908-9 開 本: 16開 頁 數: 346頁 裝 幀: 平裝 定 價: ¥45.00 現 價:¥39.60 [放入購物車] ◆ [內 容 摘 要] ----------------------------------------------------------------------------------------------------------------- 本書共分六章,主要介紹了企業產業戰略、企業市場戰略、企業資金融通戰略、企業技術戰略等內容。
中國企業戰略創新 目錄
導論
0.1 企業戰略的內容界定
0.2 企業經營戰略在企業中的地位
0.3 企業戰略的內容構成
0.4 本書要討論的主要問題
1章 企業產業戰略
1.1 產業選擇戰略
1.1.1 制造業調整趨向
1.1.2 基礎產業調整趨向
1.1.3 高新技術產業調整趨向
1.1.4 服務業調整趨向
1.2 產業結構戰略
1.2.1 單業性產業戰略
1.2.2 多業性產業發展戰略
2章 企業市場戰略
2.1 爭奪市場份額
2.1.1 價格戰略
2.1.2 質量戰略
2.1.3 效用戰略
2.1.4 品牌戰略
2.1.5 資源戰略
2.1.6 服務戰略
2.1.7 客戶戰略
2.1.8 文化戰略
2.1.9 技術戰略
2.1.10 銷售戰略
2.2 判斷市場走勢
2.2.1 引導企業運行的市場信號
2.2.2 影響市場信號的總供給與總需求
2.2.3 影響總供給和總需求的三大宏觀經濟流量
2.2.4 影響三大宏觀流量的三大宏觀經濟政策
3章 企業資金融通戰略
3.1 資金融通戰略總論
3.1.1 資金融通戰略的三大要素
3.1.2 債務資金與資本金的關系
3.1.3 不同種類的債務資金之間的關系
3.1.4 不同種類的資本金的相互關系
3.2 基于資金融通戰略的資本經營
3.2.1 資本經營的內在規定性
3.2.2 資本經營的目的及作用
3.3 資本經營的各種形式
3.3.1 企業并購形式的資本經營
3.3.2 上市形式的資本經營
3.3.3 上市后的資本經營
3.3.4 利用股市的資本經營
3.3.5 利用國際資本市場的資本經營
3.3.6 買方形式的資本經營
3.3.7 賣方形式的資本經營
3.3.8 中外合資形式的資本經營
3.3.9 非交易形式的資本經營
3.4 資本經營的政策與環境
3.4.1 資本經營的策略問題
3.4.2 資本經營中體制阻滯的消除
3.4.3 資本經營平臺的塑造
4章 企業技術戰略
4.1 企業技術創新方向的選擇問題
4.1.1 按照技術的產業布局來劃分
4.1.2 按照技術使用用途來劃分
4.1.3 按照技術含量狀況來劃分
4.2 企業技術創新的切入點問題
4.2.1 全方位模式
4.2.2 知識技術化模式
4.2.3 技術產業化模式
4.3 企業技術創新的技術來源問題
4.3.1 市場風險
4.3.2 道德風險
4.4 企業技術創新模式的選擇問題
4.4.1 影響企業選擇技術創新模式的內部因素
4.4.2 影響企業選擇技術創新模式的外部因素
4.5 企業技術創新資金的籌措問題
4.5.1 利用自有資金
4.5.2 利用銀行貸款
4.5.3 吸收直接投資
4.5.4 吸收風險投資
4.5.5 其他方式
4.6 企業技術創新力量的組合問題
4.6.1 自我開發模式
4.6.2 社會力量開發模式
4.6.3 綜合開發模式
4.7 企業技術創新的團隊問題
4.7.1 提高科技人員的經濟地位
4.7.2 提高科技人員的社會地位
4.7.3 提高科技人員的社會文化地位
4.8 技術創新機構的建設問題
4.8.1 投資主體多元化
4.8.2 運行企業化
4.8.3 分配效率化
4.8.4 產出技術化
4.8.5 主體市場化
4.8.6 發展社會化
4.9 企業技術創新的持續性問題
4.9.1 一體化技術發展戰略
4.9.2 全面技術能力培養戰略
4.9.3 技術再創新能力提高戰略
4.10 企業技術創新的社會基礎問題
4.10.1 形成強大的科學創新體系
4.10.2 形成雄厚的教育基礎
4.10.3 形成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
4.10.4 形成高效的技術創新組織形式
5章 企業人力資源戰略
5.1 基于人首先是人權主體的人力資源戰略
5.1.1 尊重人格
5.1.2 管理制度與人本主義的結合點是契約規則
5.1.3 突出柔性管理
5.1.4 關心員工發展的雙贏策略
5.2 基于人都是利益人的人力資源戰略
5.2.1 有效的管理要求責、權、利具有對稱性
5.2.2 責、權、利對稱是員工的*基本權利
5.2.3 責、權、利對稱性管理是處理責、權、利的唯一準則
5.2.4 責、權、利對稱性管理體現了機會公平
5.2.5 以責任為中心來設計權利和利益
5.2.6 獎懲是實現責、權、利對稱性管理的*主要手段
5.3 基于人都有優缺點的人力資源戰略
5.3.1 內在融合原則
5.3.2 團隊精神原則
5.4 基于人都是處于動態之中的人力資源戰略
5.4.1 有效引進人力資源
5.4.2 人力資源的引進與培養相結合
5.4.3 人力資源流動與穩定相結合
5.4.4 人力資源的社會化與企業化相結合
5.4.5 人力資源本土化與國際化相結合
5.5 基于人需要不斷提升的人力資源戰略
5.5.1 人力資源有賴于培養
5.5.2 工作能力與企業文化相結合
5.5.3 人力資源培養與個人發展方向相一致
5.5.4 通才與人才專業化相結合
6章 企業國際化戰略
6.1 企業選擇國際化戰略的大環境
6.1.1 企業活力受制于國際大環境
6.1.2 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改變了企業活動范圍
6.1.3 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發展改變了企業的傳統經營觀念與經營方式
6.1.4 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改變了企業的經營目標
6.2 企業國際化戰略模式的選擇
6.2.1 外向型國際化模式
6.2.2 內向型國際化模式
6.3 企業產品的國際化戰略
6.3.1 企業要有產品國際化的良好戰略
6.3.2 政府要為產品國際化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6.4 企業資本的國際化戰略
6.4.1 我國企業吸引國際資本的問題
6.4.2 我國資本進入國際市場的問題
6.5 企業國際戰略與世界制造中心
6.5.1 兩種不同性質的世界制造中心
6.5.2 兩種不同內容的世界制造中心
0.1 企業戰略的內容界定
0.2 企業經營戰略在企業中的地位
0.3 企業戰略的內容構成
0.4 本書要討論的主要問題
1章 企業產業戰略
1.1 產業選擇戰略
1.1.1 制造業調整趨向
1.1.2 基礎產業調整趨向
1.1.3 高新技術產業調整趨向
1.1.4 服務業調整趨向
1.2 產業結構戰略
1.2.1 單業性產業戰略
1.2.2 多業性產業發展戰略
2章 企業市場戰略
2.1 爭奪市場份額
2.1.1 價格戰略
2.1.2 質量戰略
2.1.3 效用戰略
2.1.4 品牌戰略
2.1.5 資源戰略
2.1.6 服務戰略
2.1.7 客戶戰略
2.1.8 文化戰略
2.1.9 技術戰略
2.1.10 銷售戰略
2.2 判斷市場走勢
2.2.1 引導企業運行的市場信號
2.2.2 影響市場信號的總供給與總需求
2.2.3 影響總供給和總需求的三大宏觀經濟流量
2.2.4 影響三大宏觀流量的三大宏觀經濟政策
3章 企業資金融通戰略
3.1 資金融通戰略總論
3.1.1 資金融通戰略的三大要素
3.1.2 債務資金與資本金的關系
3.1.3 不同種類的債務資金之間的關系
3.1.4 不同種類的資本金的相互關系
3.2 基于資金融通戰略的資本經營
3.2.1 資本經營的內在規定性
3.2.2 資本經營的目的及作用
3.3 資本經營的各種形式
3.3.1 企業并購形式的資本經營
3.3.2 上市形式的資本經營
3.3.3 上市后的資本經營
3.3.4 利用股市的資本經營
3.3.5 利用國際資本市場的資本經營
3.3.6 買方形式的資本經營
3.3.7 賣方形式的資本經營
3.3.8 中外合資形式的資本經營
3.3.9 非交易形式的資本經營
3.4 資本經營的政策與環境
3.4.1 資本經營的策略問題
3.4.2 資本經營中體制阻滯的消除
3.4.3 資本經營平臺的塑造
4章 企業技術戰略
4.1 企業技術創新方向的選擇問題
4.1.1 按照技術的產業布局來劃分
4.1.2 按照技術使用用途來劃分
4.1.3 按照技術含量狀況來劃分
4.2 企業技術創新的切入點問題
4.2.1 全方位模式
4.2.2 知識技術化模式
4.2.3 技術產業化模式
4.3 企業技術創新的技術來源問題
4.3.1 市場風險
4.3.2 道德風險
4.4 企業技術創新模式的選擇問題
4.4.1 影響企業選擇技術創新模式的內部因素
4.4.2 影響企業選擇技術創新模式的外部因素
4.5 企業技術創新資金的籌措問題
4.5.1 利用自有資金
4.5.2 利用銀行貸款
4.5.3 吸收直接投資
4.5.4 吸收風險投資
4.5.5 其他方式
4.6 企業技術創新力量的組合問題
4.6.1 自我開發模式
4.6.2 社會力量開發模式
4.6.3 綜合開發模式
4.7 企業技術創新的團隊問題
4.7.1 提高科技人員的經濟地位
4.7.2 提高科技人員的社會地位
4.7.3 提高科技人員的社會文化地位
4.8 技術創新機構的建設問題
4.8.1 投資主體多元化
4.8.2 運行企業化
4.8.3 分配效率化
4.8.4 產出技術化
4.8.5 主體市場化
4.8.6 發展社會化
4.9 企業技術創新的持續性問題
4.9.1 一體化技術發展戰略
4.9.2 全面技術能力培養戰略
4.9.3 技術再創新能力提高戰略
4.10 企業技術創新的社會基礎問題
4.10.1 形成強大的科學創新體系
4.10.2 形成雄厚的教育基礎
4.10.3 形成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
4.10.4 形成高效的技術創新組織形式
5章 企業人力資源戰略
5.1 基于人首先是人權主體的人力資源戰略
5.1.1 尊重人格
5.1.2 管理制度與人本主義的結合點是契約規則
5.1.3 突出柔性管理
5.1.4 關心員工發展的雙贏策略
5.2 基于人都是利益人的人力資源戰略
5.2.1 有效的管理要求責、權、利具有對稱性
5.2.2 責、權、利對稱是員工的*基本權利
5.2.3 責、權、利對稱性管理是處理責、權、利的唯一準則
5.2.4 責、權、利對稱性管理體現了機會公平
5.2.5 以責任為中心來設計權利和利益
5.2.6 獎懲是實現責、權、利對稱性管理的*主要手段
5.3 基于人都有優缺點的人力資源戰略
5.3.1 內在融合原則
5.3.2 團隊精神原則
5.4 基于人都是處于動態之中的人力資源戰略
5.4.1 有效引進人力資源
5.4.2 人力資源的引進與培養相結合
5.4.3 人力資源流動與穩定相結合
5.4.4 人力資源的社會化與企業化相結合
5.4.5 人力資源本土化與國際化相結合
5.5 基于人需要不斷提升的人力資源戰略
5.5.1 人力資源有賴于培養
5.5.2 工作能力與企業文化相結合
5.5.3 人力資源培養與個人發展方向相一致
5.5.4 通才與人才專業化相結合
6章 企業國際化戰略
6.1 企業選擇國際化戰略的大環境
6.1.1 企業活力受制于國際大環境
6.1.2 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改變了企業活動范圍
6.1.3 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發展改變了企業的傳統經營觀念與經營方式
6.1.4 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改變了企業的經營目標
6.2 企業國際化戰略模式的選擇
6.2.1 外向型國際化模式
6.2.2 內向型國際化模式
6.3 企業產品的國際化戰略
6.3.1 企業要有產品國際化的良好戰略
6.3.2 政府要為產品國際化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6.4 企業資本的國際化戰略
6.4.1 我國企業吸引國際資本的問題
6.4.2 我國資本進入國際市場的問題
6.5 企業國際戰略與世界制造中心
6.5.1 兩種不同性質的世界制造中心
6.5.2 兩種不同內容的世界制造中心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