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周濤散文:插圖珍藏版 版權(quán)信息
- ISBN:7020050379
- 條形碼:9787020050376 ; 978-7-02-005037-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周濤散文:插圖珍藏版 本書特色
"> 美文與華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賞之佳作,又為珍藏饋贈之上品。
中華散文,源遠流長。數(shù)千年的散文創(chuàng)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狀景、或懷人……莫不反映出時代的風云變幻和人們的思想情感。中華散文的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二十世紀以降的新文學那里,不僅得到了全面?zhèn)鞒校也粩嘤兴鶆?chuàng)新、有所發(fā)展。為了展示二十世紀以來中華散文的創(chuàng)作業(yè)績,我們在新世紀之初即編輯出版過“中華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種。時光五載已過,我們又在此基礎(chǔ)上精編出這套“中華散文插圖珍藏版”十六種。經(jīng)再次遴選,本叢書不僅每冊新增加五萬余字,而且每冊還輔以反映其人生歷程的珍貴照片若干幅。可謂美文與華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賞之佳作,又為珍藏饋贈之上品。
周濤散文:插圖珍藏版 內(nèi)容簡介
曾經(jīng)以寫邊塞詩而出名的周濤,如今卻成為了一位名符其實的散文家,甚至,其散文的成就已經(jīng)超越了他的詩歌。詩人寫散文,在拜倫看來,那就是一種墮落。然而,成就散文家的周濤沒有因此而墮落,寫散文讓他找到了一個更能表現(xiàn)自己才華的領(lǐng)域和便捷表現(xiàn)生命感悟的文體,其獨特的創(chuàng)作對當代散文產(chǎn)生的極其深刻的影響。回過頭來看,周濤棄詩而寫散文,其前身畢竟是詩人,那么,詩人的氣質(zhì)使他的散文也就難免不受詩的影響,或者說,周濤散文造就他成為一位西部自然的歌者,其散文創(chuàng)作的題材的局限也就不免與詩有所聯(lián)系。在此問題上,本文就周濤的散文的詩化現(xiàn)象深入探析。
一、其散文極富詩歌的跳躍性
如果說唐宋以來的文人們的“詩化”文章完全是因為無法逾越唐詩這座高峰,那么周濤的“以詩為文”則出于他詩人特有的思維習慣和他超越現(xiàn)有散文規(guī)范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他的大部分散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明顯的“詩化”傾向:淡化對日常生活過程的記述,代之以闡釋自然,解讀社會人生的奇思玄想和瀑布流瀉般的感情抒發(fā),注意通過對自然景物,作者心理感受的描寫以形成作品的詩意情調(diào)。例如像《蠕動的屋脊》這樣一篇記述作者乘車探訪喀喇昆侖的散文,周濤沒有像許多這類題材的作品那樣,沿推移的時空之軸,如實記錄路途的艱辛、兵站官兵的熱情,表現(xiàn)雪山昆侖戍邊戰(zhàn)士的高尚情懷,而是寫成一篇精神的紀游之文——記錄作者一路上對自然所寓含的“神偷”的參悟。文章展示在讀者眼前的是高原自然景觀的描寫,寬遠的聯(lián)想和作者對社會人生的多角度思考。全文沒有一條貫穿始終的敘事線索,內(nèi)容隨作者的思緒和感情自然流轉(zhuǎn),極富詩歌的跳躍性。從這篇頗具代表性的散文里,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周濤寫的是散文,但他把握世界的方式卻是詩性的,即以感悟代替對生活歷時性的考察,而這在本質(zhì)上與詩是一致的。
二、其散文體現(xiàn)了詩的自由、抒情和想象的精神
周濤在散文上的“詩化”追求,與散文家楊朔從自然、社會的細微處發(fā)現(xiàn)優(yōu)美與崇高,進而通過情景交融的描畫來完成作品的所謂的“詩化”寫作是不同的。從總體上來看,楊朔的“散文詩化”,實際上是中國古典的美學情趣在當代散文中的具體實踐,然而,從其內(nèi)容和手法上看,他的散文依然停留在詩情畫意和現(xiàn)實情景交融的層面上。這就決定他的散文還在一個淺層次上原地踏步。而周濤散文的“以詩為文”將散文詩化則是深層次的,這不僅是因為周濤散文把握世界的方式是詩性的,更重要的是,周濤散文體現(xiàn)了詩的精神:自由、抒情和想象。
周濤曾經(jīng)說過:“散文的散的意思就是自由,散文的意思就是自由文,自由是散文的生命。”在創(chuàng)作上,周濤很好地實踐了這個理念,他的散文如書法中的“狂草”,有著*自由隨意的表達,讀他的散文就像跟隨作者作一次天馬行空式的精神漫游。比如在《游牧長城》這一輯里,作者時而帶著你穿越時間的隧道去驗證歷史,點評史實和傳說,時而同你討論長城這古老城墻的文化底蘊。構(gòu)成各篇作品主體的是作者豐富的聯(lián)想和關(guān)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無處不在的議論。其中絕少連貫的敘述,內(nèi)容和思維之跳躍令人稱奇。在周濤的手里,散文成了作家思想*自由的表達方式。
出于藝術(shù)趣味的原因,周濤對寫實如記敘生活經(jīng)歷、客觀描寫景物沒有什么興趣,而偏愛表現(xiàn)想象的內(nèi)容。于是,他熱衷于觸摸“歲月的墻”(《歲月的墻--時間漫筆之二》),捕捉“時間的鼬鼠”(《捉不住的鼬鼠--時間漫筆之一》),表現(xiàn)心中的鷹的印象(《猛禽》),即使是描寫具體的事物,也融合了相當瑰麗寬遠的想象。如在《吉木薩爾紀事•麥子》中有這樣的描寫:
我們的麥子就倒進這令人可疑的陳舊作坊里,緩慢遲重地在這生活的水磨上被磨損,被咀嚼,被粉化。我想著那一顆顆麥粒被壓扁、擠裂、磨碎時的樣子,想著它們漸漸麻木、任其蹂躪的狀態(tài),有一絲呻吟和不堪其痛的磨難從胸膛里升起,傳染給我的四肢,我真真實實地感到了我和它們一樣……和這些麥子一樣,我正在一座類似的生活的水磨上,被一點一點地慢吞吞地,磨損著。
這是一段充滿想象的描寫。在這段文字里,作者完全是按照詩的想象邏輯,將人與物合一,抒寫作者深切的人生體驗。
正因為周濤的散文有著詩一般細膩而熾熱的感情和瑰麗寬遠的想象,因而被詩人章德益看成是“另一形態(tài)上的更廣義的詩,是更具魄力與風度的詩”。在當代,周濤是少見的將詩的想象邏輯和詩的情感結(jié)構(gòu)運用于散文創(chuàng)作,即“以詩為文”的作家。
周濤散文:插圖珍藏版 目錄
一個牧人的姿態(tài)和幾種方式
二十四片犁鐘
紅嘴鴉及其結(jié)局
過河
鞏乃斯的馬
猛禽
天似穹廬
憂郁的鞏乃斯河
伊犁秋天的札記
博爾塔拉冬天的惶惑
捉不住的融鼠
瓶中何物
凝視片刻
全是哭聲
隔窗著雀
令箭荷花
黃蜂筑巢
吃曇花
秋風的手
老屠格
夢之隊
呼救
行者
大雪飄,飽子包
領(lǐng)略巫山
游太保山記
不去
讀童話
出新書
談友誼
人錢小事
文章武談
追趕自己的鞋子
哈拉沙爾隨筆
吉木薩爾紀事
祖脈的意義
西部與西部
遷徙者的家園
河與沙
歷史與山河同在
混血的城
天山的額頂與皺褶
大樹和我們的生活
看那個馬車夫犯錯誤
還是應該常去看望一下土地
干爽的高地
谷倉頂上的羊
蟲子,爬吧
從前
老將暮年
貪官九像
關(guān)于自己
周濤散文:插圖珍藏版 作者簡介
周濤,1946年生,詩人、散文家。祖籍山西,在京發(fā)表,少年隨父遷徒新疆。1969年畢業(yè)于新疆大學中文系,現(xiàn)為新疆軍區(qū)創(chuàng)作室主任。 出有詩集、散文集二十余種,曾獲全國詩集獎,第一屆魯迅(散文)獎和全軍八一獎等。生性隨和偶有固執(zhí),小事認真大事糊涂;平生無大志,詩是否家事。如此而已 ,死而后已。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