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郵姚永樸講中國文史/大師講堂學術經典
¥20.1(3.4折)定價:¥59.8民國三年(1914)應聘為北京大學文科教授。其間著《文學研究法》四卷二十五篇和《史學研究法》一卷,均為授課的講義。本書將《文學研究法》與《史學研究法》合輯為《姚永樸講中國文史》。《文學研究法》是桐城派作家系統闡述桐城派文論的專享專著,其體例模仿《文心雕龍》有關文章的生成、構選、風格、流變及作家修養等,均有詳盡引證討論。作者強調文學和語言學的結合,資料宏贍,行文嚴密,文字雅潔,對研究中國文學和語言學極有參考價值。《史學研究法》講述治史方
-
包郵姚永樸講文學研究法/大師講堂學術經典
¥16.9(3.4折)定價:¥49.8本書重新闡釋文學的原理,而且植根于經史傳統之學,對作為雜文學特征的中國文章學體系的建構作出了有益的探討與貢獻。值得一讀。...
-
包郵論語解注合編(八品)
¥12.5(3.5折)定價:¥36.0《論語》作為儒學經典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自漢代起,注釋《論語》的著作汗牛充棟,如三國時代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皇侃《論語義疏》,宋邢昺《論語義疏》,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等。《論語解注合編》博觀約取,自漢代始,至近代乃至外國學者如賈誼、董仲舒、韓愈、司馬光、方以智、方苞、戴震、俞樾、孫詒讓及日本學者物茂卿、龜井魯諸先賢,計達三百人之眾。并以按語的形式出以己見,可說是一部《論語》注解的精編本...
-
包郵論語解注合編
¥26.9(7.5折)定價:¥36.0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長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鄉黨第十、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慶問第十四等...
-
包郵文學研究法 史學研究法
¥10.3(4折)定價:¥25.8文學研究法》是在舊學與新學交替之際,桐城派作家系統闡述桐城派文論的*專著,對桐城派文論進行了新的整理和闡述。《史學研究法》系統闡述了姚永樸治史的理論與方法,以經學家眼光論史學研究,條分縷析,極為周詳,有理有據,令人折服。...
-
包郵起鳳書院答問-外一種 《左傳義法》
¥18.0(7.2折)定價:¥25.0對于任何一種文明的深切把握,都需要通過精心研讀支撐這種文明的經典著作來完成。華夏文明亙古綿長,經典富贍,尤其需要后世學人潛心向學,孜孜研求。清代至民國初年,中國傳統學術經歷了一個大總結時期,清代學者重視文字考據,遵沿“由小學人經學,由經學人史學”的治學路徑,使傳統經典中的
-
包郵文學研究法(八品)
¥8.0(3.6折)定價:¥22.0《文學研究法》是桐城派末期主要作家姚永樸任北京大學教席時所撰寫的文學研究教材,也是一部繼劉勰《文心雕龍》以后有關中國文學研究的理論力作。《文學研究法》不僅在新、舊學術交替之際試圖以桐城派古文的“義法”說,重新闡釋文學的原理,以適應時代的需求,而且植根于經史傳統之學,從語義、語用及篇章結構、風格等方面,對作為“雜文學”特征的中國文章學體系的建構作出了有益的探討與貢獻。吳孟復先生稱此書為“中國之‘篇章語言學’與‘文章學’也”(《書姚仲
-
包郵文學研究法(八品)
¥7.6(3.5折)定價:¥22.0《文學研究法》是桐城派末期主要作家姚永樸任北京大學教席時所撰寫的文學研究教材,也是一部繼劉勰《文心雕龍》以后有關中國文學研究的理論力作。該書不僅在新、舊學術交替之際試圖以桐城派古文的“義法”說,重新闡釋文學的原理,以適應時代的需求,而且植根于經史傳統之學,從語義、語用及篇章結構、風格等方面,對作為“雜文學”特征的中國文章學體系的建構作出了有益的探討與貢獻。吳孟復先生稱此書為“中國之‘篇章語言學’與‘文章學’也”(《書姚仲實先生(文學研
-
包郵文學研究法 史學研究法
¥24.3(5.5折)定價:¥44.0本書分為兩部分,《文學研究法》是在舊學與新學交替之際,桐城派作家系統闡述桐城派文論的重要專著,對桐城派文論進行了新的整理和闡述。其內容上強調文學和語言學的結合,強調文學風格存在于作品和創作主體之中,將桐城文論與時代接軌,開創中國傳統文論向現代文論轉向的先河;而其文資料豐富、行文嚴密、文字雅潔,頗具桐城風采。《史學研究法》系統闡述了姚永樸治史的理論與方法,以經學家眼光論史學研究,條分縷析,極為周詳,有理有據,令人折服。從他所論史學的意義
-
包郵安徽古籍叢書萃編論語解注合編
¥86.4(7.2折)定價:¥120.0《安徽古籍叢書》既重視整理出版像朱熹、方以智、戴震、吳汝綸這樣的大家名家之作,也重視那些在全國范圍內可能名聲不顯,但在某一地域、某一方面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人物,如吳肅公、朱書、方孝標、趙吉士、胡賡善、汪宗沂等;有些在當時就是著名人物或具有重要的影響,但由于某種(主要是政治)原因,尚不被當今學術界普遍知曉,更缺乏應有的評價和研究,如明清之際的吳應箕、錢澄之,清末的楊仁山、蕭穆、馬其昶、姚永樸等,對他們的著作,更是整理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