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郵毛公鼎銘文-歷代碑帖法書選-(修訂版)
¥6.6(7.3折)定價:¥9.0毛公鼎為西周宣王(公元前八世紀)銅器,腹內壁鑄有三十二行四百九十八字,長期以其造型端莊和銘文較多、書體精美受到國內外學術界廣泛重視。習篆書者,若能對商周具有代表性的銅器銘文,尤其是毛公鼎銘文字體多加研究,體會其內涵的韻美,就能在繼承古代書法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現將《毛公鼎銘文(修訂版)/歷代碑帖法書選》拓片割裱并作放大本影印出版黑白字帖,為廣大書法愛好者欣賞、臨摹西周金文提供范本...
-
包郵唐王居士磚塔銘
¥26.0(8.1折)定價:¥32.0此書是新版字帖之一。王居士塔銘,是唐上官靈芝撰文,敬客書。原石損泐嚴重,翻刻尤多。今將多種版本影印,可見塔銘損泐變化。王居士塔銘冊后唐程夫人塔銘,冊內另有唐化度寺僧海禪師方墳記,一并印出,可見唐人飄逸書風...
-
包郵新書--歷代碑帖法書萃編 :漢張遷碑:朱翼盦本
¥27.0(6.4折)定價:¥42.0《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張遷碑》古樸淳厚,雄強大氣,堪稱漢碑代表作。此碑傳世舊本,當為民國時期朱翼盦舊藏明拓本,后朱氏在古物同欣社珂羅版影印出版,得以廣泛流傳。 《漢張遷碑(朱翼盦本)/歷代碑帖法書萃編》紙墨相合,“東里潤色”四字絕無填描,為典型明代中葉前后拓本。冊內摹寫桂馥、李威題識一開,原跡在王戟門舊藏本冊尾,今將原跡附此,知摹寫本當為古人資料留存,非帖賈作偽。今將此傳世舊本整理出版,供廣大書法愛好者臨
-
包郵漢楊淮表紀(啟功藏本)
¥19.9(6.6折)定價:¥30.0漢楊淮表紀,全稱司隸校尉楊淮從事下邳湘弼表紀,東漢熹平二年二月刊刻于陜西省褒城縣褒斜谷石門隧道西壁摩崖。隸書,七行,行字不等。一九七六年修建水庫,將此石刻自崖壁鑿出,遷至陜西省漢中市博物館,保存至今。據刻文知,同郡卞玉過石門西壁,拜謁記述楊渙事跡之石門頌,認為楊渙孫楊淮、楊弼亦時之英才,不幸早逝,無文字記其事跡,故將二人的事跡成文,刻于石門頌的附近,以為紀念。 此刻雖晚于石門表頌,然書體與之相近,天然古樸,拙中見之靈秀。今影印者
-
包郵明真賞齋帖:刻本墨跡合輯
¥53.6(7.3折)定價:¥73.0《真賞齋帖》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是魏鍾繇《薦季直表》,中卷是晉王羲之《袁生帖》,下卷是唐王方慶《萬歲通天帖》。真賞齋帖,三卷。明嘉靖改元春正月既望,真賞齋摹勒上石,長沙章簡父鐫,真賞齋為明代收藏家華夏之齋名。帖裝一冊,有火前本、火后本之說,即石火毀,又重刻一石。帖因選本、摹寫、鐫刻俱佳,故名聲遠揚,翻刻者眾。《明真賞齋帖(刻本墨跡合輯)/歷代碑帖法書萃編》將啟功先生藏《真賞齋帖》火前本并三帖傳世墨跡本一并影印,讀者可見刻帖與墨跡之變
-
包郵新書--漢石門頌(啟功本)
¥38.2(6.4折)定價:¥60.0《石門頌》是東漢建和二年(148年)由當時漢中太守王升撰文、書佐王戎書丹刻于石門內壁西側的一方摩崖石刻,是隸書書法作品。現藏于漢中博物館。《石門頌》多用圓筆,逆鋒起筆回鋒收筆,線條沉著勁道,結字舒展放縱,體勢瘦勁,飄逸自然,素有隸書中的草書之稱。它與洛陽的《郙閣頌》、甘肅成縣的《西狹頌》并稱為“漢三頌”,是漢代頌體代表作。此冊啟功先生舊藏的《石門頌》曾經潘祖蔭、陳漢第遞藏,淡墨精拓,且具有一定的版本價值,此前未見出版,具有很高的出版價
-
包郵歷代碑帖法書萃編·唐虞世南書孔子廟堂碑(啟功藏西安、城武本)
¥61.8(6.3折)定價:¥98.0《孔子廟堂碑》,有數種,以唐虞世南所書非常有名,故單稱《孔子廟堂碑》或《夫子廟堂碑》,多指此碑。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刻。虞世南撰書。為初唐碑刻中杰出之作,亦為歷代金石學家和書法家公認之虞書妙品。此碑是為記述高祖武德九年(626)封孔丘二十三世孫孔德倫為褒圣侯及修葺孔廟事而立。此碑在唐代被毀,后翻刻有西安本和城武本,后世稱為東西廟堂。今影印者為明拓東西廟堂兩種,原為清姚鵬圖舊藏,內有姚氏題簽、題跋,兩冊合裝一函,啟功先生一九九
-
包郵歷代碑帖法書萃編—北魏王遠石門銘(啟功藏本)
¥43.2(6.4折)定價:¥68.0石門銘為摩崖刻石。鐫刻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五〇九年)。王遠書丹。楷書二十八行,滿行二十二字。銘文系記載漢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開褒斜道的始末。此銘書法超脫,和穆飛逸,為北魏碑志中的杰作。此冊“此”字完好無損,系滕縣顏逢甲藏明拓本,拓工精良。現將啟功舊藏版影印出版為四色字帖,供廣大書法愛好者臨習參考...
-
包郵明拓松江本急就章:啟功藏本
¥53.7(6.3折)定價:¥85.0《急就章》是研究古代章草的重要資料,傳為三國吳皇象所書,有摹本流傳。宋葉夢得曾以摹本刻石,明正統四年(1439年)吉水楊政得葉刻拓本,覆刻于松江,石在松江府學,世稱“松江本急就章”。此刻石經明清不斷椎拓,筆畫損泐很多,原石近年已毀。此本僅第二十三章“礜”字稍模糊,字形尚能辨識,余皆完整無缺,為極難得之初拓本。《明拓松江本急就章(啟功藏本)/歷代碑帖法書萃編》為啟功先生舊藏,冊頁裝,44開,縱24、橫14厘米,冊內有容庚引首,尾有馬
-
包郵唐杜牧書張好好詩 未入土前影本
¥14.0(6.7折)定價:¥21.0本書出版的是杜牧所書《張好好詩》墨跡,白麻紙本,縱28.2cm,橫162cm,全文48行。此詩又載于《樊川集》,內容記敘歌伎張好好的坎坷際遇,但流傳刻本與墨跡本在文字上頗多不同處,今人研究此詩多將二者對勘,有較大的文獻學價值。是帖曾經《宣和書譜》《悅生所藏書畫別錄》《清河見聞錄》《珊瑚網書跋》《平生壯觀》《式古堂書畫匯考》《石渠寶笈》等書著錄,董其昌又曾將其刻入《戲鴻堂法帖》,歷代流傳有序,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從書法結體和用筆來
-
包郵唐顏真卿書爭座位帖 四種合輯
¥47.5(6.3折)定價:¥75.0顏真卿(七〇八-七八五),字清臣,唐京兆萬年(今西安附近)人。郡望瑯玡(今山東臨沂),常用自署。官至工部尚書、尚書右丞,封魯郡公,世稱顏魯公。以曉諭叛臣李希烈被害。他是唐代有名的大書家。正楷敦厚凝重,卻并不失血脈貫通的靈活之美。所寫碑版極多,相互間又常見變化。行書道勁流暢,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諸書家都極推重他的行書,常稱顏行。由于行書多用于寫信札、起草稿,紙質容易損壞,不如碑版刻石那樣耐久。所以今傳顏公行書只有三個長卷(即《爭座位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