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價值心法
-
>
從零開始學炒股:股票入門與實戰
-
>
女人財務自由之路:女人一旦了解理財投資操作.比男人多賺5%
-
>
世界投資經驗:點石成金--投資大師煉金術
-
>
巴菲特投資經驗:跟著巴菲特學投資
-
>
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
-
>
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
通往幸福的理財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71701
- 條形碼:9787521771701 ; 978-7-5217-7170-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通往幸福的理財課 本書特色
1. 月薪幾千元也能玩轉理財!“人大金課”教師肖剛從“認識錢、會花錢、錢生錢、能管錢、控制風險”五大維度,手把手教你理出**桶金,從此告別“月光族”。
2. 從“買房焦慮”到“消費貸陷阱”,給年輕人的理財避坑指南。掏空六個錢包買房值嗎?消費分期是福利還是大坑?——你的靈魂拷問,這本書全接招!沒有艱澀的金融術語,只有質樸溫暖的文字,以及嚴謹的數據分析,教你做收獲幸福的理財決策。
3. 肖剛老師,是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博士生導師、副教授。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于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獲得金融學博士。對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有深入的研究和投資實踐經驗,曾出版《量化投資分析與策略》等投資實踐類圖書。后開設中國人民大學首門財商類通識課程“財富管理與幸福”,該課程2023年被評為“人大金課”,深受學生好評,也是這本書的靈感源頭。
通往幸福的理財課 內容簡介
人大金融系副教授肖剛,給年輕人的理財入門讀物。針對中國年輕一代的痛點問題與獨有優勢,幫助其建立積極財富觀、掌握財富積累與管理方法,盡早過上富足幸福的生活。 財富,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它是讓我們自由和幸福*重要的工具之一。但是,大多數人的教育中缺少了一堂有關管理財富的課程。尤其對年輕人來說,常常面臨本金少的情況,所以會產生“無財不理”“上癮存錢”“高風險投資”等帶偏見或不合理的理財行為。 人大金融系副教授肖剛,基于多年專業投資及授課經驗,結合中國當代年輕人*迷茫、*關心的問題,從“認識財富、合理使用財富、財富增值、財富管理、風險管理”五大維度,介紹了建立積極的財富觀,以及正確積累和管理財富的方法與實踐。語言通俗易懂,案例豐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財富管理通識書。
通往幸福的理財課 目錄
第1章 理財要趁早
通貨膨脹讓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壓力
理財是*好的副業
理財使財務自由成為可能
理財還是要靠自己
第2章 年輕就是資本
年輕人其實很有錢
復利偏愛年輕人
不要害怕虧損,年輕人有足夠的容錯率
努力工作,才能高效理財
財務自由,并不代表躺平
第3章 財富與幸福
幸福的人生需要經營
金錢是幸福的工具,而不是目標
金錢,如何讓我們更幸福?
理財是馬拉松,不是沖刺跑
做金錢的“管家”,不再為錢焦慮
第4章 賺錢之前,先學會花錢
高效儲蓄,積累財富的**步
如何消費讓你更有幸福感?
千萬不要借貸消費
年輕人要不要盡早買房?
建立財富的保障層與增值層
第5章 更適合年輕人的財富增值之道:投資股票
股票的實際收益率更高
關于 A 股市場的常見誤解
如何尋找 A 股的投資機會?
跟巴菲特學習股票商業分析
如何分析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
如何分析企業的盈利情況?
如何分析企業的現金流?
如何判斷股票價格是否合理?
如何構建適合自己的股票投資策略?
第6章 資產配置,穩步積累財富
更有幸福感的理財,需要資產配置
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如何設定合理的理財目標?
如何配置固收產品?
如何配置指數基金?
利用定投打破基金“一投就虧”的怪圈
第7章 做好風險管理,財富人生更安穩
理財一定要控制好風險
如何正確應對股市下跌并降低其對財富的影響?
情緒如何使我們在理財時犯錯?
用保險“四件套”做好人生的風險管理
通往幸福的理財課 相關資料
梁晶 中國人民大學漢青研究院前執行院長,知名教育家、出版家《通往幸福的理財課》這本書是作者基于其在中國人民大學講授的理財通識課創作而成,旨在向大眾普及理財相關知識與方法,幫助大眾提升人生幸福的高度。這本書不僅可以幫你提升金融素養,而且將幫助你對幸福與人生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識,最終通過科學理財,踐行幸福人生!幫助公眾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并學會管理財富是金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帶著這份責任感,肖剛老師經過四年精心打磨,成就了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教育歷史上第一門校級核心通識課“財富管理與幸福”,并基于課程內容創作了《通向幸福的理財課》。這本書不僅可以幫助大家正確認識和理解財富,而且會讓大家學會如何管理財富,為人生帶來幸福。司馬遷說,“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學而俱欲者也”。人類天生有對財富的渴望和對幸福的向往。理財已成為中國老百姓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大家需要樹立正確的理財觀!锻ㄍ腋5睦碡斦n》以融入生活又高于生活、基于理財又超越理財的視角,為讀者建立了理財的新思維框架,讀來深有啟迪和裨益!前言
我是 2007 年大學畢業的, 那一年工作很好找。但懷著金融報國的理想, 我選擇出國攻讀金融學博士學位, 一心想學習最前沿的金融知識, 回國幫助國家建立更完善的金融體系。這顆理想的種子埋在了我的心里, 一直鼓勵著我。然而, 直到 2012 年博士畢業, 我也沒有想明白, 到底怎樣做才能“建立更完善的金融體系”。
回國工作了兩三年后, 我對國內的金融體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才意識到, 盡管我們有了龐大的銀行體系、活躍的金融市場及眾多上市公司, 但是在現有的金融體系中, 我們依然缺乏面向大眾的、優質的財富管理服務。而要補齊這張拼圖, 需要國家、金融機構和公眾共同的努力。在公眾層面, 我們需要普及財富管理的理念, 讓更多老百姓樹立正確的財富觀, 掌握財富管理的知識。 特別是在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的當下, 通過科學合理的財富管理, 為自己的老后人生提供充足的財務支持, 對于每個年輕人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此, 本書作為一本旨在向大眾傳遞財富管理通識的書, 也是我學生時代理想的延續。
財富管理, 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有些陌生, 但若說起理財, 大多數人都不陌生。 那么, 財富管理與理財有什么關系呢? 日常生活中, 理財常被與投資聯系在一起, 以致許多人以為理財就是通過投資來賺錢。 但實際上, 理財指的是對收入、消費、儲蓄、借貸、投資等與錢相關的方方面面進行合理規劃和科學管理。理財, 顧名思義, 就是管理財富, 也是本書中提到的財富管理, 其內容涵蓋金錢的賺取與使用, 兼顧日常生活開支與長期財富增值, 可為個人與家庭的生活提供長遠的財務保障。
事實上, 理財是一個伴隨我們終身的行為。從孩童時代的壓歲錢、零花錢, 學生時代的生活費, 工作之后的工資、獎金, 到退休后的養老金, 這一生之中我們都在與錢打交道。 當這些錢到達我們手里時, 它們就像種子, 若得到耕種和持續滋養, 假以時日, 就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但即使是顆粒飽滿的種子, 也可
能因為被扔在路邊、被石頭縫夾住而失去生命力。我們手中的財富也是有生命力的?茖W合理的財富管理, 將有助于你實現財富長期、顯著的增值,為你的未來提供開支上的保障, 也將幫助你在當下抱有美好的盼望。你在財富管理上付出的努力, 不僅會讓你個人受益, 而且將為你的整個家庭提供庇蔭。因此, 作為一本旨在傳遞正確財富管理理念和財富觀、價值觀的書, 本書發出了當下年輕人憧憬幸福生活、暢想美好未來的時代呼喚。
我在和朋友及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 發現許多人對理財感到茫然。我看到有些人在做儲蓄、消費、買房、投資等決策時犯的錯誤, 對個人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且產生的影響十分深遠, 這讓我感到驚訝。我更驚訝的是, 盡管我是學金融的, 甚至有金融學博士學位, 但我在理財時也常常做出讓自己感到懊悔的決策。因此, 我對人們在理財中遇到的困惑感同身受。我多么希望在自己更年輕的時候, 比如學生時代, 有老師能細致地告訴我如何打理好手中的財富。我希望有老師, 不僅教授我理財的知識, 而且從理念、認知上幫助我避免人性的弱點對理財帶來的影響, 同時幫助我在實操層面有實質性的提升。
前言
我是 2007 年大學畢業的, 那一年工作很好找。但懷著金融報國的理想, 我選擇出國攻讀金融學博士學位, 一心想學習最前沿的金融知識, 回國幫助國家建立更完善的金融體系。這顆理想的種子埋在了我的心里, 一直鼓勵著我。然而, 直到 2012 年博士畢業, 我也沒有想明白, 到底怎樣做才能“建立更完善的金融體系”。
回國工作了兩三年后, 我對國內的金融體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才意識到, 盡管我們有了龐大的銀行體系、活躍的金融市場及眾多上市公司, 但是在現有的金融體系中, 我們依然缺乏面向大眾的、優質的財富管理服務。而要補齊這張拼圖, 需要國家、金融機構和公眾共同的努力。在公眾層面, 我們需要普及財富管理的理念, 讓更多老百姓樹立正確的財富觀, 掌握財富管理的知識。 特別是在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的當下, 通過科學合理的財富管理, 為自己的老后人生提供充足的財務支持, 對于每個年輕人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此, 本書作為一本旨在向大眾傳遞財富管理通識的書, 也是我學生時代理想的延續。
財富管理, 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有些陌生, 但若說起理財, 大多數人都不陌生。 那么, 財富管理與理財有什么關系呢? 日常生活中, 理財常被與投資聯系在一起, 以致許多人以為理財就是通過投資來賺錢。 但實際上, 理財指的是對收入、消費、儲蓄、借貸、投資等與錢相關的方方面面進行合理規劃和科學管理。理財, 顧名思義, 就是管理財富, 也是本書中提到的財富管理, 其內容涵蓋金錢的賺取與使用, 兼顧日常生活開支與長期財富增值, 可為個人與家庭的生活提供長遠的財務保障。
事實上, 理財是一個伴隨我們終身的行為。從孩童時代的壓歲錢、零花錢, 學生時代的生活費, 工作之后的工資、獎金, 到退休后的養老金, 這一生之中我們都在與錢打交道。 當這些錢到達我們手里時, 它們就像種子, 若得到耕種和持續滋養, 假以時日, 就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但即使是顆粒飽滿的種子, 也可
能因為被扔在路邊、被石頭縫夾住而失去生命力。我們手中的財富也是有生命力的?茖W合理的財富管理, 將有助于你實現財富長期、顯著的增值,為你的未來提供開支上的保障, 也將幫助你在當下抱有美好的盼望。你在財富管理上付出的努力, 不僅會讓你個人受益, 而且將為你的整個家庭提供庇蔭。因此, 作為一本旨在傳遞正確財富管理理念和財富觀、價值觀的書, 本書發出了當下年輕人憧憬幸福生活、暢想美好未來的時代呼喚。
我在和朋友及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 發現許多人對理財感到茫然。我看到有些人在做儲蓄、消費、買房、投資等決策時犯的錯誤, 對個人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且產生的影響十分深遠, 這讓我感到驚訝。我更驚訝的是, 盡管我是學金融的, 甚至有金融學博士學位, 但我在理財時也常常做出讓自己感到懊悔的決策。因此, 我對人們在理財中遇到的困惑感同身受。我多么希望在自己更年輕的時候, 比如學生時代, 有老師能細致地告訴我如何打理好手中的財富。我希望有老師, 不僅教授我理財的知識, 而且從理念、認知上幫助我避免人性的弱點對理財帶來的影響, 同時幫助我在實操層面有實質性的提升。
經過多年的思考和鉆研, 自2021年春季學期開始, 我在中國人民大學開設了一門面向全校本科生的財富管理通識課程“財富管理與幸福”。從2021年到 2024 年, 我連續7個學期教授這門課, 選課人數也從最初的30人上升到了 330 人。這是人大歷史上首門財富管理通識課程, 并在 2023 年入選了“人大金課”, 被列作本科生的通識核心課程。在這門課上, 我不僅教學生財富管理方面的知識、技能, 也花了很多時間和學生一起討論財富管理所需要的品格、心態、 價值觀和財富觀。作為老師, 每一次講授這門課, 都是對我自己的一個激勵, 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財富與人生的意義。因此, 我基于這門課程的內容創作了本書, 它不僅是一個財富管理通識教育的載體, 也代表了我作為一名大學老師, 對于幫助更多人, 特別是年輕人, 通過財富管理獲得幸福、成就人生的使命擔當。
財富管理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在第1章, 你將讀到, 通過財富管理, 你能從容應對通貨膨脹、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沖擊,以及在當下更有勇氣去抵御“內卷”對身心的消耗。盡管年輕人對財富管理有諸多顧慮, 但我在第2章還是鼓勵他們盡早開始。財富管理就像播種, 越早播種, 就越早享受復利的奇妙功效, 實現財富的增值。年輕人不僅需要有理財的意識與勇氣, 更需要有正確的財富觀和價值觀。因此, 你在第3章將讀到財富管理所需要的品格, 深刻理解財富的意義, 以及如何用“管家”心態打理所擁有的財富。前3章的內容是基本功, 將為你做財富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第4章, 你將學習到財富管理相關的知識, 包括如何通過合理的消費和高效的儲蓄為財富管理提供好的開始。在第5章, 你將系統學習股票投資的知識。 很多人對國內A股市場有誤解。通過這一章的學習, 你將消除這些誤解, 并認識到A股市場獨特的優勢和實實在在的投資機會。在這一章, 你還會學習到股票的分析思路, 并掌握搭建選股策略的方法。通過股票投資的豐厚收益實現財富的顯著增值, 是財富管理的重中之重。有很多年輕人鐘愛固收類產品, 也買基金, 第6章就專門從資產配置的角度講解這些資產的選擇和配置方法, 幫助你更清楚地理解固收這類產品在理財中的定位, 并解決基金投資者中普遍存在的“一投就虧” 的問題。在第7章, 你將學習到在財富管理中控制風險的方法, 比如如何降低股市下跌及情緒波動對財富的影響, 以及用保險 “四件套” 做好人生的風險管理。
本書從構思到寫作, 毫無疑問是一個領受恩惠的旅程, 我得到了許多人的鼓勵和支持。梁晶老師、龐虹老師、祝小芳老師、扈企平老師是我從教生涯的引路人。他們就像燈塔一般, 讓我懂得身為人師, 不僅要承擔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而且要肩負起塑造靈魂、啟迪人生的崇高使命。我也十分感謝我的朋友郭銳老師,和他的數次討論幫助我對財富管理的理解從知識層面提升到了品格和價值觀、 財富觀的高度。人大外國語學院的黃曉敏老師和李華老師對講課的熱情和對提升教學質量的執著一直激勵我永不懈怠、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本書特別得益于我能夠在人大持續開設“財富管理與幸福”這門課, 而這離不開人大財政金融學院院長莊毓敏老師、應用金融系主任譚松濤老師的大力支持, 以及我的同事黃繼承老師、殷軼瑾老師和方坤老師的鼎力相助。我也十分感謝歷年來上過這門課的學生, 他們用心的聽講、認真的討論給了我很多鼓勵。這門課往年的助教也給了我非常多的協助, 他們是: 江一帆、曹智寧、商紫帆、毛涵潔、楊盛琦、王穎、湯璐、唐于程、孫鶴溪、潘絲雨、汪亞平等。
本書得以出版, 也離不開中信出版集團的大力支持, 特別是吳長莘編輯為我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建議, 拓寬了我的思路, 以及許志編輯給了我諸多指導和幫助。
最后感謝的是我的妻子, 張方志女士。她無怨無悔的付出和一以貫之的支持與愛, 使我得以前行不輟。
精彩文摘
節選自第一章的第一、第二節
理財, 對于每個年輕人都意義非凡。通過理財, 你更有可能從容應對通貨膨脹、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沖擊, 也更有可能實現財務自由。 實際上, 理財是你最好的副業, 理財收益能成為你長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理財不僅為你提供財務保障, 也讓你對生活保持美好的期待。
第一節 通貨膨脹讓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我們都希望成為時間的朋友。 然而, 我們手里的錢會因為通貨膨脹, 隨時間的推移逐漸貶值。通貨膨脹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經濟現象, 它是指隨著經濟的發展, 受成本不斷上升的影響, 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等涉及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 呈現逐步上漲的現象。
通貨膨脹侵蝕著你的財富
以我的親身經歷為例。
2000—2003年, 我在上高中時, 午飯在學校旁邊的快餐店吃, 3元可以買兩葷一素。 每次打飯的阿姨都會遞給我兩個沉甸甸的白色一次性飯盒, 一盒裝飯, 一盒裝菜, 且時常有豆泡燒肉、獅子頭這樣的菜品。
2003—2007 年, 我讀大學時, 3元只能買一份葷菜, 連一個小碗也裝不滿。
2012 年, 我參加工作時, 同樣是3元, 只能買一份素菜。
2024 年, 3元在食堂連一份素菜也買不了了。
在鑄幣或紙幣盛行的時候, 人們的財富可能會因為貨幣本身的磕碰磨損而減少。 現在我們已經很少使用硬幣和紙幣, 財富的形式更多是手機上顯示的一個數字。 但你是否意識到, 即使這個數字不發生變化, 其對應的實際價值, 也會因為通貨膨脹的存在而逐漸降低。也就是說, 通貨膨脹正在悄無聲息地侵蝕我們的財富。錢, 越來越不值錢了!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 自2000年以來, 我國每年的通貨膨脹率平均為 2.17%。 在過去23年的時間里, 累計通貨膨脹水平達到63. 49%。這意味著, 同樣的100元, 現在相比23年前, 價值已經折損了超過 63% !
通貨膨脹增加了你的開支
通貨膨脹不僅侵蝕我們的財富, 也顯著增加未來的開支。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上漲, 特別是服務業相關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 明顯高于物價平均的上漲水平。以理發為例, 2012年我剛來到北京, 一家理發店每次理發是10元。此后每年, 理發的價格都會上漲。到2023年, 同一家店的同一位師傅, 理發的價格已經上漲到35元。然而, 即使上漲了這么多, 這家店的理發價格依然是附近最便宜的!
通貨膨脹使人們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而且,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 許多新需求被激發出來, 開支也隨之增多。大家買的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 價格也越來越高; 給父母買的保健品越來越多, 給孩子買的教育產品也越來越豐富, 這些都帶來了支出的持續增加。
然而, 盡管物價上漲、開支增加, 但工資的上漲速度卻相對較慢。這就導致我們的存款不斷減少, 而財務上的緊張帶來的就是對當下和未來的焦慮。
“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 從通貨膨脹的角度來看, 這是一句大實話。我們手里的錢因為通貨膨脹價值日漸折損。因此,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盡早開始理財, 以應對通貨膨脹對我們的財富和生活的影響。
第二節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壓力
人口老齡化正快速地改變著我們的社會。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2023 年年底, 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高達 15. 4% , 我國已步入深度老齡化階段。國家將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當作國家重大戰略。應對人口老齡化不僅是一項國家重大戰略, 也和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 特別是和每一個年輕人緊密相連, 其影響會伴隨我們終生。
贍養老人的財務壓力顯著增加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 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 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1990年, 我國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為66. 4 歲, 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0. 5 歲。到了2020年, 我國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延長到73. 6歲, 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延長到 79 歲。現在,我們走在大街上、小區里, 經常能遇見 80 多歲、精神矍鑠的老者,
他們能自己買菜做飯、獨立生活, 而且充滿活力。
長壽是一種莫大的祝福。中國人常說“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 孝敬老人是自古就有的意識和觀念。這也意味著, 當父母逐漸變老, 我們做子女的就需要承擔起贍養老人的義務。
贍養老人會帶來不小的財務壓力, 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 保健費用。年紀的緣故, 父母身體里各種營養元素都在流失。他們需要補充必要的保健品, 比如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魚油、防止骨質疏松的鈣片等。 此外, 定期的深度體檢、腫瘤篩查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 護理費用。當老人因身體的問題, 不方便買菜做飯, 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時, 就需要有人長期陪護照顧。一般來說, 護理老人通常由子女來承擔。人們常說“養兒防老”, 孩子小的時候, 父母帶; 父母老了, 就由子女來照料。但子女如果還有工作, 往往就需要聘請保姆來幫忙照顧, 或是將父母送到專業的養老中心。 這些都是不小的開支。
第三, 醫療費用。 這是贍養老人所需開支的“大頭”。隨著年齡的增長, 細胞的老化更有可能引發重大惡性疾病。盡管很多治療都有醫保報銷, 但在實際看病過程中, 個人承擔的費用依然是非常多的。 原因在于以下三個方面。
1. 醫保報銷的比例有限, 大多只能報60%~70% , 剩余的30%~40% 依然要自己來負擔。 比如, 治療癌癥的開銷通常是30萬元, 這就意味著自己還得出10萬元左右。
2. 醫療升級也會帶來更多的費用。在一些大城市的知名醫院,患者很多, 掛號通常比較困難, 做 CT 等檢查也要排好幾個星期。但當病情緊急、治療不能再拖延時, 為了讓老人能及時得到治療, 子女就不得不掛特需號或住國際醫療部。這些
費用都是不能報銷的, 需要完全自費。
3. 特效藥的價格昂貴。許多大病、罕見病的特效藥并不在醫保報銷范圍之內, 而很多老人也過了商業醫療保險的投保年齡, 不能購買相應的保險去報銷這些特效藥的費用, 只能自費。
2020 年, 我國 65 歲及以上的人口已經接近 2 億。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數據, 到2035年, 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將增長到3. 5 億, 并在2050年接近 4. 5 億, 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37%。這也意味著, 到2050年, 我國每3個人里, 就有一位是達到或超過65歲的老人。隨著老年人口數量的大幅增長, 人們對保健、護理、醫療的需求也會增長。再加上通貨膨脹的影響, 可以預見的是, 贍養老人的費用將在未來30年里大幅增加。
然而, 如今的80后、90 后, 甚至00后大多是獨生子女, 這意味著盡管贍養父母的財務支出將來會大幅增長, 但承擔贍養義務的子女卻只有一位。落在當代年輕人肩上的贍養責任之重可想而知。
養老金儲備不足,個人養老壓力增大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 我們個人退休養老所需的資金儲備也不斷上升。當下, 我們的父輩依然是通過國家建立的社保體系養老金, 支撐老后生活。在這個社會保障體系中, 工作的人通過繳納五險一金, 為這個社保體系提供資金, 用于支付老年人的養老金。我國現在領取養老金的老年人口占比是15%左右, 按當前的人口結構, 對應每位老年人的養老支出, 差不多有5位處于勞動年齡的人在提供支持。
老年人口迅速增加, 越來越多的人退休, 但是勞動人口卻在逐步減少。預計到2050年, 支持每位領取養老金的老年人所對應的勞動年齡人口只有1. 5位, 比現在下降了超過 70% !
未來, 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 將直接影響社保體系對個人養老金的支持力度?梢源_定的是, 當代年輕人需要更多地通過個人財富的積累去應對退休之后的各項開支。所以你現在就需要制訂財富管理計劃, 為退休養老做財務準備。
隨著壽命的延長, 我們的財務負擔也越來越重。在漫長的歲月中, 相比父輩, 我們需要在有限的職業生涯中, 為更長的退休養老生涯做更充足的財務準備, 這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在人口老齡化的浪潮下, 當代年輕人只有盡早開始理財, 讓財富的雪球早一點滾起來, 才能為今后做更加充足的財務準備, 讓自己在面對贍養的重擔和自身的養老時, 能從容應對。
通往幸福的理財課 作者簡介
肖剛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博士生導師、副教授。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于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獲得金融學博士。
開設中國人民大學首門財商類通識課程“財富管理與幸福”,該課程2023年被評為“人大金課”,因理論聯系實際,講授生動有趣,涵蓋使年輕人受益終身的理財通識,以及傳遞正確的價值觀與財富觀,深受學生好評。獲“明星教師”“年度最佳教師”“人民大學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