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人文巴蜀·大美天府”文旅叢書——川菜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84783
- 條形碼:9787545584783 ; 978-7-5455-8478-3
- 裝幀:軟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文巴蜀·大美天府”文旅叢書——川菜卷 內容簡介
“人文巴蜀·大美天府”文旅叢書是一套全面反映四川富集文化資源、深厚歷史底蘊的文旅叢書,由政協四川省委員會組織編寫。本叢書圖文并茂,全方位地展現了四川文化資源,彰顯了巴蜀文化在中華文化傳承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傳承價值,有利于廣大讀者深入了解巴蜀文化的底蘊及豐富內涵,增強對巴蜀文化及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理解,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出版價值。《“人文巴蜀 大美天府”文旅叢書——川菜卷》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簡潔生動的語言講述川菜的起源、發展、特點與流派,同時講述歷史上川籍文化名人稱頌的家鄉美味和闡述的精到食論,介紹入川的文化名人體驗川菜魅力所留下的詩詞文章和故事以及對川菜發展的貢獻。全書通過以人為本、以點帶面的闡述,多維度展示了充滿魅力的川菜歷史文化內涵。
“人文巴蜀·大美天府”文旅叢書——川菜卷“人文巴蜀·大美天府”文旅叢書——川菜卷 前言
四川地處中國西南腹地、長江上游,高山比肩,江河縱橫,鐘靈毓秀,人杰地靈,且膏腴萬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四川不僅山美水美人美,而且飲食也美。有道是:“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川菜是川人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所形成的飲食生活方式和飲食智慧的結晶。先秦時期,川菜已孕育萌芽。漢晉時期,川菜“尚滋味”“好辛香”的風味初顯。唐宋時期,川菜蓬勃發展,京城出現了“川飯店”和“川飯分茶”。明清時期,川菜成熟定型,成為特色鮮明的地方風味菜。民國時期,川菜穩步發展,餐飲市場多元薈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川菜持續繁榮,創新之路越走越寬。
川菜特性突出,民俗特色明顯。絲綢之路、長江水道、民族走廊等自然地理環境和歷史上的多次大移民、民眾“五方雜處”,使川菜形成極強的包容性、創新性與親民性等文化特征。川菜依傍長江而發展,在不同流域地段形成不同特色,各有成都幫、重慶幫、大河幫、小河幫、自內幫之謂;若從地理板塊看,可分為川東風味、川西風味、川南風味、川北風味;若從制作工藝和屬性著眼,可分作菜肴、面點小吃和火鍋三大類;若從制作與食用場景考察,則有民間菜、公館菜、寺觀菜、市肆菜、民族菜等類別。如今,川菜為中華飲食四大菜系之一,其烹飪技藝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人文巴蜀·大美天府”文旅叢書——川菜卷 目錄
上 篇 川菜縱橫談
**章 山高水長,樹綠根深——川菜的歷史與足跡
第二章 一半煙火,一半清歡——川菜的特性與民俗
第三章 川江噴珠,蜀山吐玉——川菜的流派與品類
第四章 兄弟四海,川菜五洲——川菜的海外傳播與傳承創新
下 篇 名人川菜緣
**章 口舌之欲,巴蜀之源——古代文化名人與川菜
第二章 香縈群賢,情滿川菜——近現代文化名人與川菜
第三章 親力親為,好吃好香——近現代美食名人與川菜
主要參考文獻
后 記
“人文巴蜀·大美天府”文旅叢書——川菜卷 作者簡介
政協四川省委員會是四川省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四川省實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機構和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人文巴蜀·大美天府”文旅叢書是由政協四川省委員會組織省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以及相關領域的資深研究人員,秉承“三親”(親歷、親見、親聞)的原則進行創作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