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世界史的理念:蘭克史學文選之二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57316
- 條形碼:9787301357316 ; 978-7-301-35731-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史的理念:蘭克史學文選之二 本書特色
1. 收錄18篇*能體現蘭克史學精神的作品;
2. 呈現蘭克對近現代歐洲列強政治博弈的深刻洞見;
3. 為國內史學界和讀者大眾提供全面了解蘭克史學的路徑。
世界史的理念:蘭克史學文選之二 內容簡介
本書是蘭克史學文選第二輯,導言由德國史學理論家約恩·呂森和斯特凡·約爾丹撰寫,介紹了蘭克的生平,并評述蘭克的重要著作和史學思想,為讀者大眾了解蘭克和蘭克史學提供了幫助。正文收錄體裁多樣、主旨豐富的十八篇文章:有詩作、信函、著作前言、遺作草稿、講座導言、雜志文章等等,從中可管窺蘭克的“歷史神學”、歐洲中心主義思想和普遍歷史理論,了解他對客觀性、個體性的認知,對人類精神活動的哲學觀點,以及對歷史學家特殊任務和特殊素養的總結。 雖然蘭克《全集》多達54卷,但他的史學理論和史學方法散布于諸多論著之中,他本人從未作專門著述。本套“蘭克史學文選”收錄體現蘭克史學精神的篇章,自德文譯出,為國內史學界提供全面了解蘭克史學的路徑。
世界史的理念:蘭克史學文選之二 目錄
編者導言/約恩·呂森 斯特凡·約爾丹 1
未完成的作品 001
致弟弟海因里希的一封信 003
《羅曼與日耳曼族群史》前言 007
致弟弟海因里希的書信 011
理論的影響 018
論精神活動 023
關于世界史的理念的講座的導言 028
列強——歷史觀點的未完成作品 047
當代史講座導言 093
政治對話 099
歷史與政治的關系和區別 132
自《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以來的近代史講座的導言 146
古代世界的歷史講座導言 155
中世紀史講座導言 164
歷史委員會備忘錄 171
《17世紀英國史》第8卷導言 179
沉 思 183
口述記錄摘要 185
附 錄 190
譯后記 195
世界史的理念:蘭克史學文選之二 作者簡介
作者
利奧波德·馮·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19世紀德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蘭克年輕時受到良好的文科教育,獲萊比錫大學博士學位,曾執教中學,后為柏林大學教授。他一生著述頗豐,《全集》有54卷,述及西方歷史的諸多政治實體,如日耳曼族群、教皇、德意志、法國、英國等,對歷史、哲學、國家、民族等有著深刻洞見。
譯者
王韶陽,講師,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2000年至2007年留學德國,獲波鴻魯爾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并于馬格德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深耕德語教學多年,先后獲得上海交通大學優秀教師獎、年度教學成果獎,參與《基礎德語》教學改革與一流課程建設。
燕宏遠,教授,1964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先后任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山東社會科學院、山東師范大學和湖南師范大學,長期從事研究、教學和翻譯工作。
齊樹仁,1964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先后在北京語言大學、外事部門、駐聯邦德國使領館工作。
作者
利奧波德·馮·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19世紀德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蘭克年輕時受到良好的文科教育,獲萊比錫大學博士學位,曾執教中學,后為柏林大學教授。他一生著述頗豐,《全集》有54卷,述及西方歷史的諸多政治實體,如日耳曼族群、教皇、德意志、法國、英國等,對歷史、哲學、國家、民族等有著深刻洞見。
譯者
王韶陽,講師,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2000年至2007年留學德國,獲波鴻魯爾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并于馬格德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深耕德語教學多年,先后獲得上海交通大學優秀教師獎、年度教學成果獎,參與《基礎德語》教學改革與一流課程建設。
燕宏遠,教授,1964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先后任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山東社會科學院、山東師范大學和湖南師范大學,長期從事研究、教學和翻譯工作。
齊樹仁,1964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先后在北京語言大學、外事部門、駐聯邦德國使領館工作。
校者
楊璇,歷史學博士,202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研究方向為史學理論與19世紀德國史學史。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