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民族文化的啟蒙之旅:幼兒園地方民族文化課程的實踐案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77758
- 條形碼:9787559877758 ; 978-7-5598-7775-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族文化的啟蒙之旅:幼兒園地方民族文化課程的實踐案例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12個生動的課程故事與12篇深度教育隨筆,完整記錄了師幼在探索主題課程過程中的精彩互動與成長故事,全方位展現了廣西河池市直屬機關幼兒園在構建民族文化課程體系方面的實踐成果,呈現了以打扁擔、猴鼓舞、依飯節、搶粽粑、舞草龍等民族文化元素為主題脈絡,以幼兒園現有的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及人文資源為載體的課程設計思路。透過精選示范性案例的展示,本書直擊幼兒園課程改革痛點,為改善活動設計與幼兒興趣不符、民族文化資源整合不足、缺乏創造性轉化等問題提供了寶貴經驗,為建設幼兒園民族文化課程提供了參考方案。
民族文化的啟蒙之旅:幼兒園地方民族文化課程的實踐案例 內容簡介
本書以廣西河池市直屬機關幼兒園的“合聲”課程為藍本,生動展現了如何將打扁擔、猴鼓舞、螞拐節、搶粽粑等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幼兒課堂,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園本課程體系。“合聲”課程倡導以“體驗為先,鼓勵創造、潤養情感”為核心的課程目標,突破了傳統流程式教學的局限,為幼兒園教師提供了可操作的課程設計思路。通過“12 12”課程故事與教育隨筆,本書不僅記錄了幼兒在探究性學習中的成長軌跡,也呈現了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的心路歷程與深刻反思,為幼兒園教師構建扎根本土文化且具可持續性的園本課程提供了參考范例,有助于幫助教師更科學地觀察、理解并支持兒童的成長與發展。
民族文化的啟蒙之旅:幼兒園地方民族文化課程的實踐案例 目錄
**章 民族藝術文化資源融入課程的實踐
課程故事1 咚咚噠,打扁擔啦
教育隨筆 我們來打扁擔啰
課程故事2 嘿!打猴鼓啰
教育隨筆 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課程故事3 萌娃唱山歌
教育隨筆 山歌激活童子心
第二章 民族習俗文化資源融入課程的實踐
課程故事4 這個“螞拐”有點意思
教育隨筆 幼兒園民族文化課程開展過程中的那些事
課程故事5 我的依飯巡游,很精彩
教育隨筆 那個叫豪豪的孩子
第三章 民族游戲文化資源融入課程的實踐
課程故事6 “趣”搶粽吧
教育隨筆 放手,與孩子共成長
課程故事7 哇,珠珠草龍“飛”起來啦
第四章 民族文學文化資源融入課程的實踐
課程故事8 騎飛馬的人——探尋英雄莫一大王
教育隨筆 讓“子彈”飛一會兒——不再做判官老師
第五章 民族技藝文化資源融入課程的實踐
課程故事9 “編”玩“編”樂
教育隨筆 挖掘幼兒成長的力量
課程故事10 解“綁”美食密碼
教育隨筆 開展幼兒園民族食育課程的思考
課程故事11 童“針”童“繡”
教育隨筆 又要做課程啦
課程故事12 自然而“染”“布”可思“藝”
教育隨筆 不斷成長的我
教育隨筆 幼兒園里的“扎染”
后記
民族文化的啟蒙之旅:幼兒園地方民族文化課程的實踐案例 作者簡介
主編:
黃雪萍
河池市直屬機關幼兒園園長、黨支部副書記,高級教師,廣西壯族自治區示范幼兒園評估專家,全區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評委;主持多項自治區級、市級科研課題,在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多項原創自制教玩具獲全國、全區一等獎;參與編著《幼兒園生態教育活動教材》《嬰幼兒健康照護》。
劉瀟
河池市直屬機關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副園長,高級教師;主持多項自治區級科研課題,在2023年自治區級和河池市市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評定中均獲一等獎;參與《廣西學前兒童壯漢對照早期閱讀課程》等編寫工作。
韋瑩瑩
河池市直屬機關幼兒園副園長,高級教師;參與多項自治區級科研課題,主持多項市級科研課題,曾公開發表多篇論文,包括《地方民俗文化在幼兒園課程中的實踐探究》《幼兒園藝術教育中非遺文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