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百讀不厭的經典故事:孫子兵法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238088
- 條形碼:9787570238088 ; 978-7-5702-3808-8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讀不厭的經典故事:孫子兵法的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為張軍教授專為孩子撰寫的《孫子兵法》通俗讀物。
《孫子兵法》,中國古代軍事家孫武著,不僅是中國,也是全世界軍事理論發展中*早形成完整戰略體系的兵書之一,被譽為“兵學圣典”。本書在原文中精選積極正面的段落進行注釋和講解,以生動形象的故事詮釋《孫子兵法》,使抽象的軍事理論變得通俗易懂,趣味盎然。想讓孩子了解《孫子兵法》,學習傳承千年的中國軍事智慧,修煉勇氣與謀略,就從這本書開始吧!
百讀不厭的經典故事:孫子兵法的故事 目錄
**:計篇1
不要輕易發動戰爭2
要認真分析戰爭雙方的情勢8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16
興兵作戰,要出其不意20
第二:作戰篇29
兵貴神速30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要會“借勢”35
第三:謀攻篇43
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取勝44
國君不宜盲目指揮戰事50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57
第六:虛實篇63
掌握戰爭的主動權64
根據敵情變化調整戰術70第七:軍爭篇75
把握戰機76
第八:九變篇81
將領有五種致命弱點82
第九:行軍篇89
觀察敵情須心細且敏銳90
第十:地形篇97
統兵作戰,地形因素不可忽視98
將領指揮作戰要有原則101
將領應關愛士兵106
第十一:九地篇111
置之死地而后生112
結盟須謹慎119
第十二:火攻篇125
勿因一時之怒發動戰爭126
第十三:用間篇131
間諜的使用需要智慧和技巧132
《孫子兵法》原文137
后記156
百讀不厭的經典故事:孫子兵法的故事 相關資料
第一 計篇
不要輕易發動戰爭
原文
孫子曰:兵①者,國之大事②,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③也。
注釋
①兵:本義為兵械。《說文》云:“兵,械也。”意為作戰所用之器械,后引申為兵士、軍隊、戰爭等。此處指戰爭。
②國之大事:國家的重大事務。
③察:考察,分析、研判。
譯文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是事關軍民生死、國家存亡的大問題,不可不慎重考察研判。
解讀
人類自有國家觀念以來,戰爭便是國家的重大事務。它關系著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因而不能不予之全面考察、細致分析、慎重研判。“慎戰”,這是《孫子兵法》統領全篇的戰略思想。這一思想告訴我們,國家安全是頭等要事,沒有國家安全,便沒有生活的安寧、生命的保障;而戰爭作為主導國家安危的主要方式,勝之則安、敗之則危,所以不能不慎重對待;切忌輕率發動戰爭。歷史上,“國雖大”出自春秋時軍事著作《司馬法》之句,相傳該著作為姜太公所撰。,好戰而亡者,不可勝數。這方面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第一 計篇
不要輕易發動戰爭
原文
孫子曰:兵①者,國之大事②,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③也。
注釋
①兵:本義為兵械。《說文》云:“兵,械也。”意為作戰所用之器械,后引申為兵士、軍隊、戰爭等。此處指戰爭。
②國之大事:國家的重大事務。
③察:考察,分析、研判。
譯文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是事關軍民生死、國家存亡的大問題,不可不慎重考察研判。
解讀
人類自有國家觀念以來,戰爭便是國家的重大事務。它關系著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因而不能不予之全面考察、細致分析、慎重研判。“慎戰”,這是《孫子兵法》統領全篇的戰略思想。這一思想告訴我們,國家安全是頭等要事,沒有國家安全,便沒有生活的安寧、生命的保障;而戰爭作為主導國家安危的主要方式,勝之則安、敗之則危,所以不能不慎重對待;切忌輕率發動戰爭。歷史上,“國雖大”出自春秋時軍事著作《司馬法》之句,相傳該著作為姜太公所撰。,好戰而亡者,不可勝數。這方面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戰例分析(故事鏈接):
苻堅貿然發動的一場戰爭,讓前秦土崩瓦解
苻堅何許人也?他是南北朝時期北方前秦國的皇帝,氐族人。雖說出身少數民族,但他受過嚴格的儒家文化教育,博學多能、胸懷大志。當時北方戰亂頻仍,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趁勢殺入,劫掠搶燒,建立政權,中原大地上出現了“五胡亂華”的混亂局面。苻堅有意結束戰亂、一統天下,他的身邊,聚集著呂婆樓、強汪、梁平老、薛贊、權翼等諸多俊彥,時刻準備著為他所用。
在這批槃槃大才中,王猛的識見最令人敬服。王猛字景略,北海劇縣今山東省壽光市。人,其學問淵博,性格沉毅,氣度雄遠;對于浮浪庸俗之人,他根本不拿正眼相看。苻堅聞其名,約他見面,相談之后,大為驚異。苻堅發現王猛的高遠志向及其對時勢的透徹分析,甚合己心,還以劉備遇見諸葛亮來比喻他們的相見相識。王猛遂為苻堅所用。
這樣,在王猛等人的輔佐下,苻堅內修法度,外強武備;懲治豪強,倡導良善;破除門第,起用人才;尊儒奉孔,遍施教化;融合胡漢,和諧民族;大興水利,廣筑道路。關隴地區,因此社會安定、百姓富足。自長安至各州的道路,寬廣暢達;路旁槐柳,茁壯齊整;路上二十里設亭,四十里設驛,商者販運貨物,行者奔波于途,飲食住宿都有保障,商貿旅行、農業生產因此大增,前秦國勢日漸強盛。
不久,苻堅對外發動了系列戰爭。到王猛去世前,他們已擊敗羌族首領斂岐的武裝,打退晉朝東晉,下同。權臣桓溫的隊伍,俘虜前燕皇帝慕容暐,俘獲前涼重要將領陰據,前涼皇帝張天錫為此惶惶不可終日。
只可惜此時王猛忠心國事,憂勞成疾,最終病入膏肓,臥床不起了。臨終前,王猛對前來探視的苻堅說:“晉朝雖然處在偏僻的吳、越之地,但是傳承正統,仁愛百姓、親愛友鄰,這是國家難得的財富呀!我去世之后,希望不要圖謀晉朝。鮮卑人、羌人,終究會成為我們的禍患,應該逐漸清除他們,以利社稷穩固。”苻堅聽罷,悲慟不已。后來在靈堂上,他撫棺流淚,對太子苻宏說:“這是老天不讓我統一天下啊,不然怎么這么早要了景略的命呢?”
然而,以前對王猛言聽計從的苻堅,在王猛死后收降了前涼和代國、統一北方之后,很快就置王猛的遺言于腦后,開始打起了晉朝的主意。……
百讀不厭的經典故事:孫子兵法的故事 作者簡介
張軍,湖北經濟學院教授,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新四軍研究會會長,湖北省第二屆“最美社科人”,中共湖北省委及武漢市委宣講團成員,湖北省基層“十佳宣講員”。主要致力于中共黨史、戰爭史等教學研究,出版《陳誠:1940-1943》《血戰大武漢》等著作26部。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