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tǒng)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廉政大智慧:歷史上的清官廉吏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20737920
- 條形碼:9787520737920 ; 978-7-5207-3792-0
- 裝幀:平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廉政大智慧:歷史上的清官廉吏 本書特色
1.詳細品讀狄仁杰、徐有功、包拯、海瑞等古代十大清官廉潔從政的智慧。
2.提醒廣大黨員領(lǐng)導干部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為百姓謀福利、為國家謀發(fā)展、為民族謀復興。
廉政大智慧:歷史上的清官廉吏 內(nèi)容簡介
在封建社會,民間將廉潔公正的官吏譽為清官。歷史上出現(xiàn)的太平盛世,都銘記著清官廉吏的功勛。清官廉吏不僅在歷史上對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和文化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也為今天端正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樹立了典范。
作者在查閱大量史料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當前反腐倡廉的形勢,描寫了狄仁杰、徐有功、包拯、海瑞等古代十大清官廉潔從政的智慧, 針對當前領(lǐng)導干部思想、工作和生活實際,結(jié)合當前反腐倡廉新形勢進行了評述,幫助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正確權(quán)力觀,提醒廣大黨員、領(lǐng)導干部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全面查找廉潔風險點,筑牢思想防線,堅守法紀紅線,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廉政大智慧:歷史上的清官廉吏 目錄
一、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西門豹:治鄴理漳民愛戴
二、臨陣勇,臨財廉,臨事勤,臨民仁
——趙廣漢:能勤廉名滿長安
三、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狄仁杰:杰出封建政治家
四、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guī)矩
——徐有功:名垂青史大法官
五、廉潔公正,不附權(quán)貴,鐵面無私
——包拯:史上*有名的清官
六、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陳希亮:為官正直百姓頌
七、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
——況鐘:治吏肅貪甘冒險
八、能吏尋常見,公廉**難
——海瑞:鐵面無私以死諫
九、以清正涵養(yǎng)正直、正氣
——于成龍:天下廉吏數(shù)**
十、為政:民有所呼、我有所應(yīng)
——湯斌:仁厚愛民廉政官
廉政大智慧:歷史上的清官廉吏 相關(guān)資料
海瑞(1514—1587),字汝賢、國開,自號剛峰,回族,廣東瓊山(今屬海南省海口市)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zhuǎn)折時期。當時國家表面一片升平,其實危機四伏。海瑞年輕時,便對社會問題給予了極大的關(guān)注,寫了兩篇策論《治黎策》《平黎策》。放棄參加科舉考試后,他出任福建地方教諭。
后進入官場,他歷任知縣、州判官、尚書丞、右僉都御史等職。在戶部供職時,出于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皇帝,海瑞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這次他呈上的奏疏就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后人稱為《治安疏》。奏疏遞上后,海瑞被打入大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聽從了丞相徐階的勸說,海瑞獲得赦免,官復原職,并逐步升至應(yīng)天府巡撫等職。之后,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力主恢復、施行明太祖時制定的“八十貫絞”等嚴刑。
鐵面無私的海瑞,對一直有恩于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將徐家仗勢多占的40 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20 多個家人依律問罪。縱觀海瑞為官,歷經(jīng)嘉靖、隆慶、萬歷三朝,多次冒死進諫,雖然是為了維護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根本利益,但他嚴于執(zhí)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撫流亡,注意發(fā)展生產(chǎn),興修水利,限制大地主無止境的盤剝,改革落后的風俗習慣……諸多善政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護,其行為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作用。
他為政清廉,潔身自愛,為人正直剛毅,職位低下時就敢于蔑視權(quán)貴,從不諂媚逢迎。海瑞一生忠心耿耿,直言敢諫,曾買好棺材,告別妻子,遣散童仆,冒死上疏。他平生清貧,抑制豪強,安撫窮困百姓,打擊奸臣污吏,因而深得民眾愛戴。后人稱他為“海青天”,與宋代包拯齊名。他的生平事跡在民間廣泛流傳,成了許多戲曲節(jié)目的重要內(nèi)容。
廉政點評
不怕丟官殺頭一心為民
海瑞的事跡流傳至今,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他真正做到了“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雖然海瑞不是一個會辦事的官員,但他的存在是一種象征,象征明朝吏治清廉的一面,象征黎民百姓的福音。細細品味其歷史,感慨良多。出身貧寒,立志從政。他立志“讀圣賢書,做天下事”,自號“剛峰”,就是說要做一個不牟取私利、不諂媚權(quán)貴、剛正不阿的好官。少年時的貧寒以及母親的言傳身教,讓海瑞逐漸成長為一個能體恤民情、體察民間疾苦的人,也讓他從小就樹立了服務(wù)于公眾而犧牲自我的志向。“丈夫所志在經(jīng)國,期使四海皆衽席。”海瑞一生,志存高遠,報效國家。
海瑞(1514—1587),字汝賢、國開,自號剛峰,回族,廣東瓊山(今屬海南省海口市)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zhuǎn)折時期。當時國家表面一片升平,其實危機四伏。海瑞年輕時,便對社會問題給予了極大的關(guān)注,寫了兩篇策論《治黎策》《平黎策》。放棄參加科舉考試后,他出任福建地方教諭。
后進入官場,他歷任知縣、州判官、尚書丞、右僉都御史等職。在戶部供職時,出于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皇帝,海瑞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這次他呈上的奏疏就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后人稱為《治安疏》。奏疏遞上后,海瑞被打入大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聽從了丞相徐階的勸說,海瑞獲得赦免,官復原職,并逐步升至應(yīng)天府巡撫等職。之后,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力主恢復、施行明太祖時制定的“八十貫絞”等嚴刑。
鐵面無私的海瑞,對一直有恩于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將徐家仗勢多占的40 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20 多個家人依律問罪。縱觀海瑞為官,歷經(jīng)嘉靖、隆慶、萬歷三朝,多次冒死進諫,雖然是為了維護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根本利益,但他嚴于執(zhí)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撫流亡,注意發(fā)展生產(chǎn),興修水利,限制大地主無止境的盤剝,改革落后的風俗習慣……諸多善政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護,其行為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作用。
他為政清廉,潔身自愛,為人正直剛毅,職位低下時就敢于蔑視權(quán)貴,從不諂媚逢迎。海瑞一生忠心耿耿,直言敢諫,曾買好棺材,告別妻子,遣散童仆,冒死上疏。他平生清貧,抑制豪強,安撫窮困百姓,打擊奸臣污吏,因而深得民眾愛戴。后人稱他為“海青天”,與宋代包拯齊名。他的生平事跡在民間廣泛流傳,成了許多戲曲節(jié)目的重要內(nèi)容。
廉政點評
不怕丟官殺頭一心為民
海瑞的事跡流傳至今,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他真正做到了“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雖然海瑞不是一個會辦事的官員,但他的存在是一種象征,象征明朝吏治清廉的一面,象征黎民百姓的福音。細細品味其歷史,感慨良多。出身貧寒,立志從政。他立志“讀圣賢書,做天下事”,自號“剛峰”,就是說要做一個不牟取私利、不諂媚權(quán)貴、剛正不阿的好官。少年時的貧寒以及母親的言傳身教,讓海瑞逐漸成長為一個能體恤民情、體察民間疾苦的人,也讓他從小就樹立了服務(wù)于公眾而犧牲自我的志向。“丈夫所志在經(jīng)國,期使四海皆衽席。”海瑞一生,志存高遠,報效國家。
對照當今社會,海瑞就是一個厲行節(jié)儉、走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為官典范,也是一個身體力行、操勞奔忙、造福百姓的實干家。海瑞那種剛正不阿、以“卑”抗尊,勇于斗爭、敢說真話,不怕丟官殺頭的精神,為政清廉、不徇私情、憂國憂民,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減輕人民負擔的美德,在今天看來都不過時,仍然值得黨員、干部學習和發(fā)揚。
“在其位,謀其政”,黨員、干部選擇了做人民的“公仆”,就要切實為民排憂解難,謀福造利。人民心中有桿秤,是輕是重,一稱便知;人民心中有把尺,是長是短,一量便曉。黨員、干部要將人民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是否取得實效的標準,要不斷艱苦奮斗,造福于民。
廉政大智慧:歷史上的清官廉吏 作者簡介
程繼隆,滿族,吉林省長春市人,中共黨員,報告文學作家、社會文化學者,出版著作50多部。曾為吉林省省刊編輯、記者,編輯部主任,省軟科學研究所所長,39歲被特招入伍,任教于武警學院,被多所高校聘為客座教授。結(jié)合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的新形勢,撰著出版了《從政提醒:黨員干部值得記取的100句廉政箴言》《古詩文里的廉政大智慧》《廉政語錄100句》《古廉今鑒:領(lǐng)導干部實用100箴言》《廉潔自律八要義》。其中,《古詩文里的廉政大智慧》一書,成為中紀委推薦干部閱讀的56本書之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