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墨家之謂教:墨學“宗教性”抉微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23391
- 條形碼:9787547523391 ; 978-7-5475-2339-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墨家之謂教:墨學“宗教性”抉微 本書特色
★深度解析墨家的“宗教性”,揭示“天志”“明鬼”“非命”等哲學思想中所蘊含的宗教維度
★從宗教思想、倫理辯難、宗教形態三方面全面探究墨家的信仰體系與精神特質
★引證豐富,在品味《墨子》經典篇章的過程中,體悟墨家思想與儒家、基督教的碰撞與對話
★開創性地以宗教學方法詮釋墨學,為千年絕學注入現代活力,拓展傳統文化研究的新視野
墨家之謂教:墨學“宗教性”抉微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墨家之謂教”這一核心問題,從墨家的宗教思想、墨家涉及的宗教倫理辯難、墨家的宗教形態以及墨家與基督教之間的對話四方面探究墨家的“宗教性”。首先分析了《墨子》書中的《法儀》篇,作為墨家判斷言論、事理之效能、效用的“三表法”,以及“天志”“明鬼”“非命”三論,深入探究墨家思想的宗教維度。在此基礎上,嘗試從宗教的角度對墨家所面臨的一些經典質疑給出新的回應,如反乎人情(非禮非樂、節葬節用)、陳義過高(兼愛不可能)、邏輯不自洽(尊天事鬼卻又非命)等。然后運用宗教學的研究方法推測墨家的宗教形態,就墨家之特性、信仰中心、神論模式,墨子作為“教主”的人格特征,以及墨家的建制組織,分別展開研討。*后考察近代以來中國基督教徒關于“墨教”的論述,呈現作為“墨教”的墨家與基督教之間的對話成果。本書以宗教之維介入墨學研究,有利于創造性地詮釋千年絕學墨學,開創當代墨學研究的新路徑。
墨家之謂教:墨學“宗教性”抉微墨家之謂教:墨學“宗教性”抉微 前言
序一
長期以來,學界對于墨家,主要是將其作為先秦諸子之一來進行研究。從先秦諸子百家的角度來看,墨家與其他諸子的*大不同之處在于其乃是宗教性相對較強的一個學派。惜乎百多年來,學界對于這一點的重視始終不夠。
即如本文所言,近代以來,儒家衰微的同時,“諸子”逢時復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支流和小群的墨家被學人重新發掘出來,用以比附和對接西方先進文化,蒙塵千年的墨家思想一度得到高度重視。當代學人研究墨家主要是遵循哲學史、思想史以及墨家現代轉換的“新墨家”理路,多是繼承近代墨學復興的學術理路。當代墨學研究的熱點主要集中在墨學精神、墨子倫理、墨家道德、墨學與當代社會之關系、墨學的現代性闡釋等議題,“墨教問題”則很少有人關注。而目前學界有關墨家宗教問題或曰墨學宗教向度的研究,多注目于墨家宗教思想;即便在此領域,也以“非命”“尊天”“事鬼”等“墨學十論”的義理研討為主,缺乏系統性研討。
墨家之謂教:墨學“宗教性”抉微 作者簡介
黃蕉風,1988年生。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哲學博士,現為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中國語言文化中心助理教授。學術研究范圍為先秦諸子學、儒家經學和跨文化對話。發表論文若干,收入《人文國際》《東亞人文》《諸子學刊》《國學與西學》《人文與社科亞太學刊》《大學語文論叢》等期刊。主編墨學文化書系“墨教文叢”,現已出版《非儒》《立墨》《歸正墨學》三輯。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