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儒家文化與現代交往理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96546
- 條形碼:9787513096546 ; 978-7-5130-9654-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儒家文化與現代交往理性 本書特色
本書不僅為中西方文化對話提供新的可能,而且對解決現代社會問題具有獨特價值
儒家文化與現代交往理性 內容簡介
本書分析現代西方社會的交往困境和儒家溝通倫理,在中西方文化對比中探究儒家溝通倫理在解決現代社會交往困境中的關鍵作用,并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指出,儒家溝通倫理不僅為中西方文化對話提供新的可能,而且對解決現代社會問題具有獨特價值,為現代性研究提供重要參考。
儒家文化與現代交往理性儒家文化與現代交往理性 前言
前 言
現代化是一個全球性進程,不同的文化圈具有不同的現代性面貌。自 20世紀 80年代以來,許多反思現代性學者,如貝克、吉登斯、鮑曼、阿倫特等人發現,現代社會的個體化進程產生了一系列現代社會的交往弊病。“脫嵌或解域”“去傳統”“時空分離”“全球化”“再嵌”“反思性”等理論成為理解當前現代社會變遷與社會失序的重要維度。如今,現代人的日常交往中充斥著“后真相”“個體孤獨”“知識的不確定”“多元價值與文化沖突”“風險社會”等一系列現代社會的交往困境。
交往是傳播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與傳播、溝通在語義上既有交叉又有區別。交往側重于人與人、個體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建立。現代社會是由眾多社會個體通過連續的交往過程形成的一張超大且復雜的社會之網,參與者通過語言、符號、媒介等賦予彼此溝通與理解的意義,人們在交往的關系中產生了共通性的理解,社會結構也正是由交往的共通性建立起社會秩序的原理。中國儒家文化為現代中國邁入現代化進程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參考與引導,尤其是儒家的溝通倫理讓現代中國社會自我消解很多現代性的弊病。正是儒家的溝通倫理在現代社會中的協調作用,使中西方社會在溝通的倫理上找到共通的語言,從而為中西方文化的對話提供新的可能。
儒家文化與現代交往理性 目錄
目 錄
**章 緒 論
**節 現代社會中的交往困境
第二節 現代社會與儒家倫理的傳播社會學闡釋
第三節 疏解現代交往困境的儒家倫理方案
第四節 研究的理論視角與基本框架
第二章 現代社會的構成與運作
**節 現代社會如何可能
第二節 現代社會秩序如何可能
第三節 現代社會如何變遷
第三章 現代社會的個體化趨勢與交往困境
**節 現代社會的個體化
第二節 現代社會的交往困境與認同危機
第三節 全球化與新技術的沖擊
第四章 儒家“仁愛”溝通倫理的現代性可能
**節 厘清“知識”與“道德”的邊界
第二節 從“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
第三節 對從“人與物”到“人與人”秩序觀的反思
第五章 儒家“仁愛”溝通倫理的現代性轉換
**節 現代社會交往倫理的普遍法則
第二節 現代社會共同價值觀的塑造
第三節 現代社會家庭共同體的再嵌入
第六章 儒家“仁愛”溝通倫理的現代性價值
**節 疏解現代社會的交往困境
第二節 重釋中西方文明的沖突論
第三節 人類命運共同體秩序的打造
第四節 中西方跨文化交往的實踐方案
結 語
參考文獻
后 記
儒家文化與現代交往理性 作者簡介
張立剛,東華理工大學文法與藝術學院講師,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后,主要從事媒介與社會變遷研究;主持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1項、省級社科基金項目2項、市廳級科研項目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參編著作3部,發表論文10余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