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咖啡小百科 本書特色
1.簡明咖啡新手小百科,一本輕松掌握美味咖啡背后的奧秘與訣竅。
“怎樣才能把咖啡沖得好喝呢?”本書以一位咖啡店店主的視角,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語言娓娓道來一杯美味咖啡背后的奧秘。它意味著咖啡豆挑選、沖煮方法以及風味品鑒等多方面的配合,而作為讀者,閱讀這本簡單明了的咖啡小百科,可讓你掌握沖煮一杯好喝的、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咖啡所需的方方面面。
2.沖煮咖啡、了解咖啡、咖啡逸聞、享受咖啡,4個角度體系化解讀關于咖啡的一切。
①沖煮咖啡:磨豆機、手沖壺、濾布等工具的介紹與挑選,悶蒸、萃取等沖煮咖啡的方法與訣竅;關注酸苦平衡、研磨度和濃度等與咖啡風味強相關的變量,品鑒風味;
②了解咖啡:關于全球經典咖啡生豆產地、生豆處理法及其原理特點、烘焙程度、豆子拼配的介紹,幫助你更好地挑選適合自己的咖啡豆;
③咖啡逸聞:貓屎咖啡趣聞、精品咖啡大勢下為深烘“平反”、探索咖啡之源埃塞俄比亞、開咖啡館的體驗;
④享受咖啡:淡味、中庸、濃厚、濃縮等不同程度的萃取方法,與巧克力、吐司、威士忌能互相成就的配餐咖啡,以及蕪木招牌維也納咖啡、皇家咖啡、咖啡凍等花式咖啡的制作與品鑒。
3.理論與實操兼顧,語言通俗、圖表直觀、參數翔實、步驟清晰,旨在為想學習沖好咖啡的人提供一點線索,閱讀本書不需要已對咖啡有深厚造詣。
本書包含大量配圖及表格,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拆解理論知識,讀起來毫不費力。同時包含沖煮步驟、萃取、制作配餐咖啡和花式咖啡等的詳細實操參數與步驟,新手也能按照步驟學習、練習沖煮和享受專屬自己口味的美味咖啡。
咖啡小百科 內容簡介
“怎樣才能把咖啡沖得好喝呢?”相信每個喜愛咖啡的人都曾發出這樣的疑問。 本書從選咖啡、聊咖啡、煮咖啡、品咖啡四個角度,深入淺出地為此疑問提供了一個“授之以漁”的簡明解法。這本咖啡小百科,可幫助仍為新手的你,輕松沖煮出一杯好喝的、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咖啡。 從挑選咖啡豆需要了解的產地、處理法、烘焙程度,到沖煮咖啡所需的各種器具與使用方式,用不同的沖煮方法分步驟萃取、呈現、擴展咖啡風味,再到挑選配餐、制作花式咖啡、品鑒咖啡……本書以通俗直觀的語言、圖表數據講述了理論知識,并分步驟、列參數,介紹了輕松可復刻的實操手法。 在這本《咖啡小百科》中,東京名咖啡店“蕪木”的店主將幫助仍為新手的你,輕松沖煮出一杯好喝的、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咖啡。 “閱讀此書不需要對咖啡已有深厚造詣,本書希望為想學習沖好咖啡的人提供一點線索,讓享受咖啡的時光變得更加美好。”
咖啡小百科 目錄
第1章 沖煮咖啡 —1
工具 —2
儲存罐 —4
磨豆機 —6
手沖壺 —8
法蘭絨濾布 —10
杯子 —12
沖咖啡的方法 —14
沖咖啡的步驟 —16
沖咖啡的訣竅 —20
調整風味 —23
萃取的應用 —29
第2章 了解咖啡 —31
選擇咖啡 —32
咖啡產地 —34
非洲 —36
拉丁美洲 —38
東南亞 —39
生豆處理 —40
烘焙 —50
拼配咖啡 —56
第3章 咖啡閑談 —59
享受好咖啡*重要的事 —60
麝香貓咖啡 —63
為深烘愛好者辯護 —66
埃塞俄比亞紀行 —69
咖啡館的體驗 —86
第4章 享受咖啡 —93
各種萃取 —94
清晨的明亮咖啡 —96
午后強勁的咖啡 —98
黃昏的深烘 —100
思索的時間 —102
搭配其他嗜好品 —104
巧克力 —106
核桃餅干 —108
吐司—110
威士忌 —112
花式咖啡 —114
牛奶咖啡 —116
維也納咖啡 —118
皇家咖啡 —120
冰咖啡 —122
愛爾蘭咖啡 —124
阿芙佳朵 —126
咖啡凍 —128
寫在*后 —135
咖啡小百科 相關資料
咖啡,并不是生存的必需品。但我認為,如果想獲得豐富的人生體驗,它就是一種必要的“癮品”。
咖啡喚起的更多的是我們的理性,而非感性。它能讓思考變得深邃,使人們在交談時心靈相通,心情平靜。更迷人的是,它能夠貼近那些幽暗的情緒。無論是在嘆氣的時候,還是在咀嚼情感、陷入沉思的時候,咖啡都能讓脆弱不安的心靈,得到更深的撫慰。
極端點說,我甚至覺得作為咖啡店,我們所提供的是“給弱者的癮品”。即使是最堅強的人,也一定會有脆弱的時刻。奔跑著,就會疲憊,會沮喪暴躁,會感到孤獨和虛無。在這樣的時候,想請你停下腳步,沖一杯咖啡,細細品味它,它總能帶給你平靜與安寧。把咖啡融入你的日常,會發現情緒的起伏能得到緩解,也更容易保持平穩的心態。
咖啡使人平靜、加深思考的功效,可能部分歸功于咖啡因。然而,我覺得起到更關鍵作用的,是它所包含的令人愉悅的苦味、酸味,和豐富的香氣。這種美好、香醇的液體令人陶醉,這才是咖啡的意蘊悠長之處。
咖啡的奧妙之處在于,即使用同樣的原料,不同的注水方式和時間也能帶來不同的結果。不同的沖煮手法,能夠讓咖啡的風味千變萬化。
經常有客人問我,“怎樣才能把咖啡沖得好喝呢?”。我會告訴客人基本的沖煮方法,也很高興客人不僅喜歡我們呈現的味道,還想還原它。但我更希望的是,客人能在家里做出更加“有自己風格”的咖啡。
味道是沒有正確答案的。用多少克的豆子、多少度的熱水,萃取出多少毫升,如果只是照著這個來做,那就不是你自己的咖啡,而是別人的咖啡,是非常乏味無趣的。咖啡明明是一種包容度很高的飲料。那么,如何才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味道呢?
由于在店里能進行的對話有限,我一直為無法深入探討這個話題而焦躁,這次我有機會能夠以書籍的形式來好好聊聊它,因此動筆寫下這本書。
咖啡豆是大自然的產物,以它為原料,加上研磨、沖煮這些手工程序,咖啡自然會融入人的個性、審美和品味。每個人的口味的基礎也正是建立于此。但是,在這個基礎上,如果能掌握一點理論和概念,就能擴大咖啡風味的表現范圍,更接近自己想呈現的味道。甚至,還可能開發出新的味覺。不僅僅局限于復制別人的配方,而是在自己的一生中,慢慢創造和構建出屬于自己的各種味道,這個過程是優雅而深刻的。
不過,咖啡并不是什么需要一板一眼、鄭重其事地沖煮,才能享用的東西。即使按一樣的方法沖煮,根據當時心情的微妙不同,味道也會發生變化,有時濃一點,有時淡一點,有時酸一點,有時苦一點。享受這些變化,也是一種樂趣。慢慢地,做出來的咖啡就會一點點染上自己的喜好,帶來細微的喜悅和安心。更進一步的境界是,“心情舒暢的早上,沖一杯風味明亮澄凈的咖啡吧”、“來一杯濃咖啡,安撫一下混亂的情緒吧”,能像這樣配合著心情和時間來沖咖啡,就太棒了。
咖啡小百科 作者簡介
蕪木祐介
咖啡烘焙師、巧克力師。出生于福島縣。
東京·臺東區咖啡店“蕪木”店主。
巖手·盛岡咖啡店“羅盤針”經營者。
曾出版圖書《關于巧克力的一切》。 自由譯者,視頻制作人,關注跨文化傳播與生活方式領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