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考試達人:2025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醫學綜合試題金典(配增值)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76310
- 條形碼:9787117376310 ; 978-7-117-37631-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考試達人:2025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醫學綜合試題金典(配增值) 本書特色
本套叢書具有以下特色:
1.名師輔導,輕松應考 參與編寫工作的專家教授長期參與中醫類醫師資格考試命題研究和考前輔導工作,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豐富的培訓經驗,并且熟悉考試大綱的要求與考試動向,編寫的內容緊扣考試大綱,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實用性,能夠幫助考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所有考點,順利通過考試。
2.強化訓練,點撥技巧 參與編寫試題金典的專家根據相應新版考試大綱和《考試指導用書》編制了新題,并在分析大量考題的基礎上,編入了歷年考試中經常出現的考點和考生復習中的易錯習題,所有入選習題按照真實考試要求設置題型,并通過適當解析分析所考核的知識點。大量優質的習題將為考生高效復習提供有力的支持。
3.全真模擬,提高成效 高質量的模擬試卷十分有利于考生備考沖刺和復習自測。專家們精心準備的模擬試卷是按照實際考試科目、題型匹配、題量設計等原則進行組卷。這些試題既突出了各學科的重點內容,又兼顧體現考核內容的全面性,可使考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把握命題規律,旨在幫助考生熟悉考試題型,了解考試題量,準確把握和分配答題時間。
考試達人:2025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醫學綜合試題金典(配增值)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新版考試大綱要求和相應考試指導用書進行編寫,題量豐富,題型全面。除根據考試大綱和指導用書要求的知識點范圍編寫習題外,還在分析大量考題的基礎上,編入了歷年考試中經常出現的習題和考生復習中的易錯習題,所有入選習題的題型均與真實考試題型保持一致,并設置“重點解析”模塊(少數單元沒有該項)對重點、難點、易錯習題進行解析。通過分析所考核的知識點,幫助考生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大量優質的習題將為考生高效復習提供有力的支持。
考試達人:2025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醫學綜合試題金典(配增值) 目錄
中醫基礎理論 / 1
**單元 中醫學理論體系/ 1
第二單元 精氣學說/ 2
第三單元 陰陽學說/ 3
第四單元 五行學說/ 5
第五單元 藏象學說/ 7
第六單元 五臟/ 8
第七單元 六腑 / 12
第八單元 奇恒之腑 / 13
第九單元 精、氣、血、津液、神 / 14
第十單元 經絡 / 16
第十一單元 體質 / 18
第十二單元 病因 / 18
第十三單元 發病 / 21
第十四單元 病機 / 22
第十五單元 防治原則 / 25
第十六單元 養生與壽夭 / 28
中醫診斷學 / 29
**單元 緒論 / 29
第二單元 望診 / 29
第三單元 望舌 / 35
第四單元 聞診 / 40
第五單元 問診 / 42
第六單元 脈診 / 52
第七單元 按診 / 56
第八單元 八綱辨證 / 58
第九單元 病因辨證 / 62
第十單元 氣血津液辨證 / 63
第十一單元 臟腑辨證 / 66
第十二單元 六經辨證 / 72
第十三單元 衛氣營血辨證 / 74
第十四單元 三焦辨證 / 75
第十五單元 中醫診斷思維與應用 / 76
中藥學 / 79
**單元 中藥的性能 / 79
第二單元 中藥的作用 / 81
第三單元 中藥的配伍 / 82
第四單元 中藥的用藥禁忌 / 83
第五單元 中藥的劑量與用法 / 84
第六單元 解表藥 / 85
第七單元 清熱藥 / 88
第八單元 瀉下藥 / 92
第九單元 祛風濕藥 / 94
第十單元 化濕藥 / 95
第十一單元 利水滲濕藥 / 96
第十二單元 溫里藥 / 97
第十三單元 理氣藥 / 99
第十四單元 消食藥/ 101
第十五單元 驅蟲藥/ 102
第十六單元 止血藥/ 102
第十七單元 活血化瘀藥/ 104
第十八單元 化痰止咳平喘藥/ 106
第十九單元 安神藥/ 108
第二十單元 平肝息風藥/ 110
第二十一單元 開竅藥/ 111
第二十二單元 補虛藥/ 112
第二十三單元 收澀藥/ 117
第二十四單元 攻毒殺蟲止癢藥/ 119
第二十五單元 拔毒化腐生肌藥/ 120
方劑學 / 121
**單元 總論/ 121
第二單元 解表劑/ 122
第三單元 瀉下劑/ 124
第四單元 和解劑/ 126
第五單元 清熱劑/ 127
第六單元 祛暑劑/ 129
第七單元 溫里劑/ 130
第八單元 表里雙解劑/ 133
第九單元 補益劑/ 134
第十單元 固澀劑/ 136
第十一單元 安神劑/ 138
第十二單元 開竅劑/ 140
第十三單元 理氣劑/ 141
第十四單元 理血劑/ 143
第十五單元 治風劑/ 145
第十六單元 治燥劑/ 148
第十七單元 祛濕劑/ 149
第十八單元 祛痰劑/ 152
第十九單元 消食劑/ 154
第二十單元 驅蟲劑/ 155
第二十一單元 治癰瘍劑/ 156
中醫經典 / 159
中西醫結合內科學 / 165
**單元 呼吸系統疾病/ 165
第二單元 循環系統疾病/ 173
第三單元 消化系統疾病/ 182
第四單元 泌尿系統疾病/ 189
第五單元 血液及造血系統疾病/ 193
第六單元 內分泌與代謝疾病/ 196
第七單元 風濕性疾病/ 201
第八單元 神經系統疾病/ 204
第九單元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209
第十單元 內科常見危重癥/ 210
第十一單元 肺系病證/ 212
第十二單元 心系病證/ 213
第十三單元 脾系病證/ 214
第十四單元 肝膽病證/ 215
第十五單元 腎系病證/ 217
第十六單元 氣血津液病證/ 217
第十七單元 肢體經絡病證/ 220
中西醫結合外科學 / 223
**單元 中醫外科證治概要/ 223
第二單元 無菌術/ 225
第三單元 麻醉/ 226
第四單元 體液與營養代謝/ 227
第五單元 輸血/ 228
第六單元 休克/ 229
第七單元 圍術期處理/ 230
第八單元 重癥救治/ 231
第九單元 疼痛與治療/ 231
第十單元 內鏡與腔鏡技術/ 232
第十一單元 外科感染/ 233
第十二單元 損傷/ 235
第十三單元 常見體表腫物/ 237
第十四單元 甲狀腺疾病/ 237
第十五單元 胸部疾病/ 238
第十六單元 乳房疾病/ 240
第十七單元 胃與十二指腸疾病/ 242
第十八單元 原發性肝癌/ 243
第十九單元 門靜脈高壓癥/ 243
第二十單元 急腹癥/ 244
第二十一單元 腹外疝/ 246
第二十二單元 肛腸疾病/ 248
第二十三單元 泌尿與男性生殖系統疾病/ 249
第二十四單元 周圍血管疾病/ 251
第二十五單元 皮膚及性傳播疾病/ 252
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 / 255
**單元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 255
第二單元 女性生殖系統生理/ 256
第三單元 妊娠生理/ 257
第四單元 產前保健/ 258
第五單元 正常分娩/ 259
第六單元 正常產褥/ 260
第七單元 婦產科疾病的病因與發病機制/ 260
第八單元 婦產科疾病的中醫診斷與辨證要點/ 261
第九單元 治法概要/ 262
第十單元 妊娠病/ 262
第十一單元 妊娠合并疾病/ 266
第十二單元 異常分娩/ 268
第十三單元 胎兒窘迫與胎膜早破/ 269
第十四單元 分娩期并發癥/ 269
第十五單元 產后病/ 270
第十六單元 外陰色素減退性疾病/ 273
第十七單元 女性生殖系統炎癥/ 274
第十八單元 月經病/ 276
第十九單元 女性生殖器官腫瘤/ 280
第二十單元 妊娠滋養細胞疾病/ 282
第二十一單元 子宮內膜異位癥及子宮腺肌病/ 283
第二十二單元 子宮脫垂/ 284
第二十三單元 不孕癥/ 285
第二十四單元 計劃生育/ 286
中西醫結合兒科學 / 289
**單元 兒科學基礎/ 289
第二單元 新生兒疾病/ 290
第三單元 呼吸系統疾病/ 291
第四單元 循環系統疾病/ 293
第五單元 消化系統疾病/ 295
第六單元 泌尿系統疾病/ 296
第七單元 神經系統疾病/ 299
第八單元 小兒常見心理障礙/ 300
第九單元 造血系統疾病/ 301
第十單元 內分泌疾病/ 302
第十一單元 免疫系統疾病/ 303
第十二單元 營養性疾病/ 305
第十三單元 感染性疾病/ 307
第十四單元 寄生蟲病/ 309
第十五單元 小兒危重癥的處理/ 310
第十六單元 中醫相關病證/ 311針灸學 / 315
**單元 經絡系統/ 315
第二單元 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 317
第三單元 腧穴的分類/ 317
第四單元 腧穴的主治特點和規律/ 318
第五單元 特定穴/ 318
第六單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 320
第七單元 手太陰肺經、腧穴 / 321
第八單元 手陽明大腸經、腧穴 / 322
第九單元 足陽明胃經、腧穴 / 322
第十單元 足太陰脾經、腧穴 / 323
第十一單元 手少陰心經、腧穴 / 324
第十二單元 手太陽小腸經、腧穴 / 325
第十三單元 足太陽膀胱經、腧穴 / 326
第十四單元 足少陰腎經、腧穴 / 327
第十五單元 手厥陰心包經、腧穴 / 327
第十六單元 手少陽三焦經、腧穴 / 328
第十七單元 足少陽膽經、腧穴 / 328
第十八單元 足厥陰肝經、腧穴 / 329
第十九單元 督脈、腧穴 / 330
第二十單元 任脈、腧穴 / 330
第二十一單元 奇穴/ 331
第二十二單元 毫針刺法/ 332
第二十三單元 灸法/ 333
第二十四單元 拔罐法/ 334
第二十五單元 其他針法/ 334
第二十六單元 針灸治療總論/ 335
第二十七單元 內科病證的針灸治療/ 336
第二十八單元 婦兒科病證的針灸治療/ 339
第二十九單元 皮外傷科病證的針灸治療/ 341
第三十單元 五官科病證的針灸治療/ 342
第三十一單元 急癥及其他病證的針灸治療/ 343
診斷學基礎 / 345
**單元 癥狀學/ 345
第二單元 問診/ 350
第三單元 檢體診斷/ 351
第四單元 實驗室診斷/ 357
第五單元 心電圖診斷/ 360
第六單元 影像診斷/ 362
第七單元 病歷與診斷方法/ 364藥理學 / 365
**單元 藥物作用的基本規律/ 365
第二單元 擬膽堿藥/ 367
第三單元 有機磷酸酯類中毒與膽堿酯酶復活藥/ 368
第四單元 抗膽堿藥/ 368
第五單元 擬腎上腺素藥/ 369
第六單元 抗腎上腺素藥/ 371
第七單元 鎮靜催眠藥/ 371
第八單元 抗癲癇藥/ 372
第九單元 抗精神失常藥/ 373
第十單元 抗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藥/ 373
第十一單元 鎮痛藥/ 374
第十二單元 解熱鎮痛抗炎藥/ 375
第十三單元 抗組胺藥/ 376
第十四單元 利尿藥、脫水藥 / 377
第十五單元 抗高血壓藥/ 378
第十六單元 抗心律失常藥/ 380
第十七單元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藥/ 381
第十八單元 抗心絞痛藥/ 383
第十九單元 血液系統藥/ 383
第二十單元 消化系統藥/ 385
第二十一單元 呼吸系統藥/ 385
第二十二單元 糖皮質激素/ 387
第二十三單元 抗甲狀腺藥/ 388
第二十四單元 降血糖藥/ 389
第二十五單元 合成抗菌藥/ 391
第二十六單元 抗生素/ 392
第二十七單元 抗真菌藥與抗病毒藥/ 394
第二十八單元 抗菌藥物的耐藥性/ 395
第二十九單元 抗結核病藥/ 396
第三十單元 抗惡性腫瘤藥/ 397傳染病學 / 399
**單元 傳染病學總論/ 399
第二單元 病毒感染/ 400
第三單元 細菌感染/ 410
第四單元 消毒與隔離/ 416醫學倫理學 / 419
**單元 醫學倫理學與醫學目的、醫學模式/ 419
第二單元 中國醫學的道德傳統/ 420
第三單元 醫學倫理學的理論基礎/ 420
第四單元 醫學道德的規范體系/ 421
第五單元 處理與患者關系的道德要求/ 422
第六單元 處理醫務人員之間關系的道德要求/ 422
第七單元 臨床診療的道德要求/ 423
第八單元 醫學研究的道德要求/ 424
第九單元 醫學道德的評價與良好醫德的養成/ 424
第十單元 醫學倫理學文獻/ 425衛生法規 / 427
**單元 衛生法概述/ 427
第二單元 衛生法律責任/ 429
第三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 / 430
第四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 432
第五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 434
第六單元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 435
第七單元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 437
第八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 / 438
第九單元 《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范》 / 439
第十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
健康促進法》 / 439
考試達人:2025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醫學綜合試題金典(配增值) 作者簡介
李雁,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從事中西醫急診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30余年,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模擬醫院院長、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級中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辦公室主任、東直門醫院教育處副處長。以中醫藥防治心肺腦系統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為主要研究方向。為北京市第四批及國家級第五批名老中醫杜懷棠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