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不渡蓬山雪/裁云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625762
- 條形碼:9787573625762 ; 978-7-5736-2576-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渡蓬山雪/裁云刀 本書特色
1.清冷木系法修·沈如晚×灑脫不羈劍修·曲不詢
2.晉江古言黑馬作者裁云刀的仙俠成名作,網絡原名《殺過的白月光來找我了》。
3.天才靈植師與復生白月光攜手追查神秘邪花,揭開十年前的謎團與陰謀,譜寫“劍與劍鞘”式絕世戀歌。
4.外封繪制作者筆下的神州**仙門——蓬山。邪花降世,神山將傾,十年后,碎嬰劍重出江湖,還人間正義昭昭。內含8P精美彩插,再現原著“荒原雪夜”“荷間泛舟”名場面;新增番外《綠湖夜雨》。
5.三次一見鐘情,一次至死方休。
6.隨書附贈:海報*1、明信片*2、人物小卡*1、報紙*1。
不渡蓬山雪/裁云刀 內容簡介
沈如晚向來冷酷。 她一生中只有兩次溫情。**次溫情是為一個少年天才,他人如寒山孤月,劍比紫電青霜,高高在上,沒和她說一句話,卻裝點了她半生仙夢;第二次溫情是為一個落拓劍修,此人慵懶灑脫、洞明世事,浪跡天涯,卻時不時地來尋她靜飲半杯清茶。 她的**次溫情結束于十年前。少年天才墮魔叛門,她奉命追殺,奔赴萬里,將從未出口的情愫一劍斬斷。 而第二次溫情結束于現在。芙蓉帳暖,一晌貪歡,落拓劍修緊緊地摟住她,似笑似嘆,湊在她的耳邊一遍遍地喚她的名字。而她忽然發現,他心口猙獰的劍傷是她留下的。
不渡蓬山雪/裁云刀 目錄
上冊
**章 隔幽窗 1
第二章 煙波望 34
第三章 與君初相識 58
第四章 猶如故人歸 82
第五章 桂魄飲 116
第六章 此夜無月 147
第七章 玉樓春 178
第八章 一聲秋 216
中冊
第九章 蓮燈燃 249
第十章 我亦飄零久 237
第十一章 章臺柳 302
第十二章 冰雪林 336
第十三章 一壺春 361
第十四章 無名之輩 393
第十五章 螳 臂 413
第十六章 浮生夢 432
第十七章 夢為魚 472
下冊
第十八章 幸得相逢 495
第十九章 少年游 530
第二十章 思青鳥 549
第二十一章 雪泥鴻爪 564
第二十二章 執劍尋 593
第二十三章 風煙凈 628
番外一 同心曲 652
番外二 櫻筍時 678
番外三 伴君幽獨 710
出版番外 綠湖夜雨 718
不渡蓬山雪/裁云刀 相關資料
第一章 隔幽窗
沈如晚注意到曲不詢,是因為他在對街看了她三天。
修為越高的人,對他人的注視就越敏感,沈如晚尤甚。到她這樣層次的人,其直覺從不出錯。
三天里,曲不詢清晨就來,傍晚即歸,獨坐在對街的酒樓上臨窗的桌邊,面前只有一只銀盞,安靜地自斟自酌。他放下銀盞前,會隔窗朝她所在的小樓的露臺看上一眼。
他只看一眼,絕不多,短暫到根本不容任何人弄清這一眼究竟是為了什么,即使是沈如晚也不會知曉。
但這不是她格外注意曲不詢的理由。
一個人如果天生美貌,是很難不習慣旁人的注視和癡迷的眼神的,而沈如晚恰好就是最有理由對此習以為常的那種人。她既不自傲,也不會拼命地否認。
她之所以注意曲不詢,是因為每當注視他,總會無端地想起一個故人——她曾經的同門、蓬山十八閣公認的大師兄、曾經修仙界年輕一輩中的第一人,長孫寒。
然而就在十年前,長孫寒滅殺蓬山某家族滿門后墮魔叛逃,震驚了整個修仙界,甚至引得蓬山掌教親自過問。長孫寒在宗門的懸賞追殺下,逃竄了整整十四個州,血濺大半個修仙界,最終伏誅。
十年前,長孫寒是整個修仙界談之色變的大魔頭,但年輕的修士們來了又去,風云人物總是不長久的。到如今還總在午夜夢回時輾轉反側地想起這個人的人,恐怕只有沈如晚了。
一個人只在夜深人靜時咬牙切齒地想著另一個人,那多半愛他或者恨他。對于沈如晚來說,這兩者她兼有。
她自覺這兩者她無論有哪一個都理由充分——知慕少艾,她喜歡上全宗門乃至全天下最矯矯不群的天才師兄,再正常不過了;道義為先,她憎恨心狠手辣、令宗門蒙羞的墮魔大惡人,更是挑不出毛病。
然而有意思的是,無論是從前還是如今,所有認識她的人中,沒有任何一個人猜到她的感情——一個人都沒有。
這些人猜不到這份感情的理由很充分,充分到沈如晚自己都覺得他們才是對的。她拜入蓬山門下整整二十年,前十年,和長孫寒沒有半點兒交集,甚至連一句話都沒有說過;后十年,長孫寒已成冢中枯骨,而她退隱于小樓,不問世事,就連昔日的同門也鮮有知道她尋了一座繁華的大城,過上了日上三竿才起、每日只有玩樂的頹廢的養老生活,風云已成往事。
但這都不算什么,最具戲劇性的另有其事。
第一章 隔幽窗
沈如晚注意到曲不詢,是因為他在對街看了她三天。
修為越高的人,對他人的注視就越敏感,沈如晚尤甚。到她這樣層次的人,其直覺從不出錯。
三天里,曲不詢清晨就來,傍晚即歸,獨坐在對街的酒樓上臨窗的桌邊,面前只有一只銀盞,安靜地自斟自酌。他放下銀盞前,會隔窗朝她所在的小樓的露臺看上一眼。
他只看一眼,絕不多,短暫到根本不容任何人弄清這一眼究竟是為了什么,即使是沈如晚也不會知曉。
但這不是她格外注意曲不詢的理由。
一個人如果天生美貌,是很難不習慣旁人的注視和癡迷的眼神的,而沈如晚恰好就是最有理由對此習以為常的那種人。她既不自傲,也不會拼命地否認。
她之所以注意曲不詢,是因為每當注視他,總會無端地想起一個故人——她曾經的同門、蓬山十八閣公認的大師兄、曾經修仙界年輕一輩中的第一人,長孫寒。
然而就在十年前,長孫寒滅殺蓬山某家族滿門后墮魔叛逃,震驚了整個修仙界,甚至引得蓬山掌教親自過問。長孫寒在宗門的懸賞追殺下,逃竄了整整十四個州,血濺大半個修仙界,最終伏誅。
十年前,長孫寒是整個修仙界談之色變的大魔頭,但年輕的修士們來了又去,風云人物總是不長久的。到如今還總在午夜夢回時輾轉反側地想起這個人的人,恐怕只有沈如晚了。
一個人只在夜深人靜時咬牙切齒地想著另一個人,那多半愛他或者恨他。對于沈如晚來說,這兩者她兼有。
她自覺這兩者她無論有哪一個都理由充分——知慕少艾,她喜歡上全宗門乃至全天下最矯矯不群的天才師兄,再正常不過了;道義為先,她憎恨心狠手辣、令宗門蒙羞的墮魔大惡人,更是挑不出毛病。
然而有意思的是,無論是從前還是如今,所有認識她的人中,沒有任何一個人猜到她的感情——一個人都沒有。
這些人猜不到這份感情的理由很充分,充分到沈如晚自己都覺得他們才是對的。她拜入蓬山門下整整二十年,前十年,和長孫寒沒有半點兒交集,甚至連一句話都沒有說過;后十年,長孫寒已成冢中枯骨,而她退隱于小樓,不問世事,就連昔日的同門也鮮有知道她尋了一座繁華的大城,過上了日上三竿才起、每日只有玩樂的頹廢的養老生活,風云已成往事。
但這都不算什么,最具戲劇性的另有其事。
十年前,當長孫寒墮魔叛門,遠遁三萬里、血濺十四州、無人能阻時,是沈如晚親自奉命執劍,把昔日的“白月光”斬落于歸墟,讓他尸骨無存的。
這些加在一起,無論在誰看來,都不會認為沈如晚對長孫寒有什么超出尋常的同門情誼。就算沈如晚親自承認,恐怕他們也只會震驚地看著她,小心翼翼地說一句:“這怎么可能呢?這不可能的!”
這確實奇怪,卻確實發生了。而更讓人不解的是,即使這一切都發生了,十年過去了,沈如晚至今仍然時不時地想起長孫寒。
“年少心動,總是難忘。”唯一與沈如晚還有聯系的舊友邵元康曾經這樣總結,“這也不算什么刻骨銘心之事,可人就是忘不掉那種情竇初開、怦然心動的感覺。”
沈如晚想到這里,忍不住皺眉。
她是那種愁苦來時寧愿橫眉而非嘆氣的人,就好像這樣能表現出心頭的一二分不服氣,還不算對誰低頭認輸,總要再做出些反抗一般。
當麻煩來自某些特定的人時,她可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可當愁苦來自世事和命運,她又能去反抗誰呢?
自然,她痛過、恨過之后,所有的不服氣只能體現在這一個輕輕的皺眉動作上了。
沈如晚走到了窗邊。
臨街的屋舍總是很吵,窗外小樓林立,視野也不算開闊,其實這里不是幽居歸隱的好地方。但她舉目可望朱樓畫閣,此處繁華熱鬧,也算別有一番人間煙火氣。
沈如晚生在長陵沈家,長在蓬山第九閣,多的是仙氣、靈氣,唯獨就差這么點兒人間煙火氣。住在這里對她的修行或許沒什么增益,但她每日晨起聽見外頭此起彼伏的小販的叫賣聲,才真切地感覺到自己活著,在這十丈軟紅里終于有了一點兒牽絆。
她想:其實生活本來就該是這樣的,修仙不過讓她多些神通和手段,延續幾十年壽元。
不渡蓬山雪/裁云刀 作者簡介
裁云刀,晉江文學城簽約作者。
一點點糖,一點點刀,夢想寫出輕快的小甜餅,但落筆盡是荒蕪,如果能帶給你快樂,那就太幸福啦。
新浪微博:@裁云刀urs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