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生生之道:中華文明宇宙觀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37302
- 條形碼:9787300337302 ; 978-7-300-33730-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生之道:中華文明宇宙觀 內容簡介
本書源于中國人民大學與南平市政府在南平市舉辦的武夷系列講演,活動邀請了哲學、文學等領域的學術大家,圍繞中華文明宇宙觀這一主題進行分享。渠敬東、臧峰宇、向世陵、陳衛平、王子林等12位學者分別從人文與自然、哲學思想史、紫禁城與中華文明、天下觀與天命觀等角度,深刻闡釋中華文明蘊涵的豐富精神內涵。編者經過認真梳理后將這些文章集結成書。書中的每位作者都有極深厚的人文學養,對中華傳統文化有精道的理解,他們博古論今給讀者帶來知識的盛宴。無論是學術界的師生還是普通大眾讀者都可以讀得懂,能夠從本書中汲取智慧,得到古文化的涵養。本書是這個系列的**輯,后續還會圍繞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主題繼續推出新書。
生生之道:中華文明宇宙觀 目錄
1.中華文明的宇宙觀/臧峰宇
中國古代典籍中有關宇宙的認知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的基本內涵
中華文明的宇宙觀與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2.中華文明與哲學智慧/向世陵
“宇宙”與“宇宙觀”
“中國”“世界”與“宇宙”
經典講述的文明起源
3.中國近代哲學與傳統哲學的轉化創新/陳衛平
中國近代的歷史觀與傳統哲學轉化創新
中國近代的認識論(知行觀)與傳統哲學轉化創新
中國近代的邏輯和方法論與傳統哲學轉化創新
中國近代的理想社會和理想人格與傳統哲學轉化創新
4.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與當代生態文明建設/李宗桂
天人合一思想的真義
天人合一思想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價值
5.中華民族大一統觀念的文化地理建構——《尚書·禹貢》的早期書寫研究/趙敏俐
歷代《禹貢》研究簡述及當下困境
大禹的神話與《禹貢》的書寫方式
《禹貢》生成歷史背景的文化考察
《禹貢》的經典價值和文化意義
6.天下、天命格局下的《詩》《書》篇章/李山
“天下”與“天命”
格局與心胸
尚德即“人心換人心”
余論:文化的融合與禮樂的創制
7.山林與社會/渠敬東
政統與道統
非社會性的山林
人文化的自然
士人的內在世界
山林的多重社會交往
余論
8.從甲骨文看殷商人的宇宙觀/張玉金
人間的結構
鬼神的世界
結語
9.揭暄對歐洲宇宙學與理學宇宙論的調和/石云里
10.紫禁城文武建筑布局與文德光華/王子林
文武建筑布局
文武二樓的起源
文武建筑布局是對天下太平的向往
文武二樓與重其文德
體仁、弘義二閣與仁義之道
文武二樓與天之大德
道統的傳承與核心價值
結論
11.蠡測中華文明的唐代高度/劉后濱
走向盛唐的歷史節拍
制度創造的自我作古
精神活動的探險開拓
對外交往的世界格局
承前啟后的歷史地位
12.宋代家禮的書寫者/陸敏珍
書寫者的角色:隱身的與在場的
書寫者的立意:情感的與有序的
儀式:意義的與重復的
話外之音:書寫中的其他思考
生生之道:中華文明宇宙觀 相關資料
在中國文明中,宇宙論一直是哲學思想最核心的母題,也是構成中國文明連續性最重要的根基。天地大化流行,文明生生不息,使作為文明體的中國始終獨立天壤。理解中國傳統的宇宙論,實質上便是探求中國文明的深層理解之道,在這一意義上,《生生之道:中華文明宇宙觀》做出了富有意義的探索。——陳壁生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當代中國面臨著重建文化自信的迫切任務,重建文化自信的一大關鍵是深刻認識中華文明的特性。中華文明的宇宙觀突出展現了中華文明在人類文明范疇內的一般性與特殊性。只有“仰觀宇宙之大”,方可“俯察品類之盛”。——朱滸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院長、中華文明研究院院長
生生之道:中華文明宇宙觀 作者簡介
臧峰宇,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教授。
向世陵,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衛平,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
李宗桂,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趙敏俐,首都師范大學燕京人文講席教授。
李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渠敬東,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
張金玉,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
石云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講席教授兼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執行院長。
臧峰宇,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教授。
向世陵,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衛平,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
李宗桂,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
趙敏俐,首都師范大學燕京人文講席教授。
李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渠敬東,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
張金玉,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
石云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講席教授兼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執行院長。
王子林,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院執行院長兼秘書長、二級研究館員。
劉后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
陸敏珍,浙江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主要致力于宋史研究。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