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再無孤島:跨學科的邏輯、路徑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620793
- 條形碼:9787547620793 ; 978-7-5476-2079-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再無孤島:跨學科的邏輯、路徑與實踐 本書特色
面對全球氣候變暖、人工智能崛起、公共衛生危機頻發,我們還能僅靠單一學科的知識去應對嗎?
當氣象科學無法獨自解決氣候問題,當技術的發展超越了倫理和法律的邊界,當醫學在面臨復雜社會因素時顯得力不從心......
現實一次次告訴我們,孤立的學科無法回答復雜的時代挑戰。
破界而生,以跨學科思維重構認知邊疆,才能有力構筑我們的未來。
再無孤島:跨學科的邏輯、路徑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不僅對跨學科理論進行了全面探討,還結合豐富的案例深入剖析,使理論具有科學性和可讀性。內容涵蓋了跨學科的本體論、哲學基礎、類型論、主體論、思維論、方法論等多個方面,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跨學科的概念、特征、類型、意義、基本原則與方法,創立了跨學科學的完整學科知識體系。通過對跨學科理論和實踐的系統研究,本書旨在推動我國跨學科活動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實踐意義。
再無孤島:跨學科的邏輯、路徑與實踐 目錄
目 錄
前 言
上編 “跨學科”學總論
**章 跨學科本體論 ……………………………………003
**節 跨學科的概念 ……………………………………005
第二節 跨學科的特征 ……………………………………014
第三節 跨學科的基本原則 ………………………………017
第四節 跨學科與創新 ……………………………………021
第五節 跨學科的意義 ……………………………………023
第二章 跨學科的哲學基礎 ………………………………027
**節 普遍聯系 …………………………………………029
第二節 對立統一 …………………………………………031
第三節 亦此亦彼 …………………………………………034
第四節 永恒發展 …………………………………………037
第五節 個性與共性 ………………………………………040
第六節 分析與綜合 ………………………………………042
第三章 跨學科類型論 ……………………………………045
**節 交叉學科的類型 …………………………………047
第二節 交叉層次的類型 …………………………………050
第三節 交叉要素的類型 …………………………………052
第四節 實踐主體的類型 …………………………………055
第五節 研究目的的類型 …………………………………058
第四章 跨學科主體論 ……………………………………061
**節 濃厚的科學興趣 …………………………………063
第二節 強烈的好奇心 ……………………………………067
第三節 合理的知識結構 …………………………………070
第四節 頑強的意志 ………………………………………072
第五節 深刻的洞察力 ……………………………………075
第六節 科學預見能力 ……………………………………077
第七節 優異的操作能力 …………………………………079
第八節 群體協作的能力 …………………………………083
第五章 跨學科思維論 ……………………………………085
**節 聯想思維 …………………………………………087
第二節 魔球思維 …………………………………………091
第三節 發散思維 …………………………………………095
第四節 類比思維 …………………………………………098
第五節 想象思維 …………………………………………101
第六節 因果思維 …………………………………………103
第七節 批判思維 …………………………………………106
第八節 轉換思維 …………………………………………108
第九節 逆向思維 …………………………………………109
第十節 打破思維定式 ……………………………………113
第十一節 直覺思維 ………………………………………116
第十二節 靈感思維 ………………………………………120
第六章 跨學科方法論 ……………………………………125
**節 交叉的方法 ………………………………………127
第二節 集中智慧的方法 …………………………………150
第三節 研究的方法 ………………………………………162
第四節 系統科學方法 ……………………………………181
下編“跨學科”學分論
第七章 當代教育的學科跨越 ……………………………199
**節 當代教育理念的學科跨越 ………………………201
第二節 當代教學模式的學科跨越 ………………………222
第三節 跨學科主題學習 …………………………………263
第四節 跨學科教育的活動形式 …………………………274
第八章 心理學的學科交叉 ………………………………283
**節 心理:人類生活中的普遍現象 …………………285
第二節 心理學與文學 ……………………………………287
第三節 心理學與音樂 ……………………………………290
第四節 心理學與醫學 ……………………………………293
第五節 心理學的廣泛學科交叉 …………………………296
第九章 文學的學科交叉 …………………………………301
**節 文學與天文 ………………………………………303
第二節 文學與地理 ………………………………………305
第三節 文學與生物 ………………………………………307
第四節 文學與物理 ………………………………………309
第五節 文學與音樂 ………………………………………310
第十章 藝術的學科交叉 …………………………………313
**節 音樂藝術的學科交叉 ……………………………315
第二節 繪畫藝術的學科交叉 ……………………………318
第三節 書法藝術的學科交叉 ……………………………320
第四節 攝影藝術的學科交叉 ……………………………325
第五節 建筑藝術的學科交叉 ……………………………327
第十一章 天文學的學科交叉 ……………………………331
**節 天文學與人類 ……………………………………333
第二節 天文學與地學 ……………………………………335
第三節 天文學與物理 ……………………………………338
第四節 天文學與生物 ……………………………………342
第五節 天文學與化學 ……………………………………347
第十二章 地學的學科交叉 ………………………………349
**節 地學與物理 ………………………………………351
第二節 地學與生物 ………………………………………355
第三節 地學與人類 ………………………………………358
第四節 地理與語盲 ………………………………………364
第五節 地理與藝術 ………………………………………366
第十三章 物理學的學科交叉 ……………………………371
**節 相對論的學科交叉 ………………………………373
第二節 量子力學的學科交叉 ……………………………376
第三節 激光技術的學科交叉 ……………………………380
第四節 超導技術的學科交叉 ……………………………382
第五節 納米技術的學科交叉 ……………………………383
第十四章 化學的學科交叉 ………………………………387
**節 化學與地學 ………………………………………389
第二節 化學與生物 ………………………………………392
第三節 化學與物理 ………………………………………395
第四節 化學與文學 ………………………………………397
第十五章 生物學的學科交叉 ……………………………399
**節 生物與音樂 ………………………………………401
第二節 生物與美術 ………………………………………404
第三節 生物與體育 ………………………………………406
第四節 生物與物理學 ……………………………………408
第五節 生物工程的學科交叉 ……………………………413
第十六章 數學的學科交叉 ………………………………415
**節 數學與天文學 ……………………………………417
第二節 數學與地學 ………………………………………419
第三節 數學與物理 ………………………………………421
第四節 數學與生物 ………………………………………424
第五節 數學與藝術 ………………………………………426
第十七章 新能源科學的交叉 ……………………………429
**節 太陽能 ……………………………………………431
第二節 核能 ………………………………………………433
第三節 海洋能 ……………………………………………435
第四節 風能 ………………………………………………437
第五節 生物質能 …………………………………………441
第六節 地熱能 ……………………………………………443
第十八章 信息科學的交叉 ………………………………447
**節 人類信息交流的傳統方法 ………………………449
第二節 電話的歷史 ………………………………………452
第三節 信息科學的5G時代 ………………………………452
第四節 信息科學與大數據 ………………………………454
第五節 信息科學與區塊鏈 ………………………………455
第六節 信息科學與云計算 ………………………………458
第七節 信息科學與人工智能 ……………………………462
第八節 信息科學與物聯網 ………………………………465
附錄 跨學科的歷史發展 …………………………………470
**節 我國跨學科的歷史發展 …………………………470
第二節 國外跨學科的歷史發展 …………………………475
參考文獻……………………………………………………479
再無孤島:跨學科的邏輯、路徑與實踐 作者簡介
趙傳棟,江西省贛州教育學院教授。研究領域主要有語言學、邏輯學,創造學、跨學科學等。已出版著作主要有《論辯勝術》《論辯原理》《論辯史話》《雄辯的邏輯》《杠精的詭計》《跨學科學習》《跨學科教育原理》等45種。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