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藩屏 : 明代藩王的藝術與權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91761
- 條形碼:9787208191761 ; 978-7-208-19176-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藩屏 : 明代藩王的藝術與權力 本書特色
1. 知名藝術史學者、牛津大學榮休教授柯律格明代藝術代表作
◇ 以藩王為主要研究對象,填補明代藝術史學研究空白
◇ 譯文、插圖全面煥新,增補作者親筆序言
2. 一部向“權威”歷史發問的開拓之作,探索藩王的藝術貢獻與政治意義
◇ 南北兩京是明朝的中心,朝廷與士人是明史的主角。歷史的聚光燈之外,生活在“邊緣”地域、作為“他者”存在的藩王過著怎樣的生活,又如何通過藝術影響王朝的發展?
◇ 以藩王的物質文化為線索,以跨文化的比較視角反思被史學界長期忽視的明代宗藩及其文化參與,力圖構建更全面多元的明史敘事
3. 立足于實地與實物的學術考察,開啟一場豪華豐富的“藩王”主題藝術之旅
◇ 太原的晉祠和崇善寺、武漢的“梁莊王珍藏”、濟南的“魯王之寶”、成都的蜀王陵遺跡……以藩王為線索,串聯中國各省的藝術寶藏
◇ 建筑、書法、繪畫、金銀器、青銅器、樂器……不問媒材,多角度、多層次地展示明代藩王的文化參與
4.巫鴻、趙世瑜、霍吉淑、賴毓芝、黃小峰等中外知名學者聯袂推薦!
◇ 《藩屏》一書的再版證明此書的持續生命力,通過對考古資料、文獻記載以及傳世書畫和文物的綜合研究,揭示出世襲貴族在確立明代文化風尚和藝術趣味中所起的核心作用,矯正了以往研究中對文人和官僚階層的偏重,對理解和研究明代美術史和文化史具有重要意義。此書并為從社會學角度研究文化藝術拓出一條新的路徑,已經激發并將繼續激發進一步的探討。
? 巫鴻(芝加哥大學教授,美國文理學院院士)
◇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說,本書原是寫給對中國歷史文化不太熟悉的英語讀者的,因此,選取明代藩王的藝術品味作為描述對象是不錯的選擇。當然,這一點對歷史學者,特別是明史學者以外的中國讀者來說也適用,畢竟關于明代藩王的研究著作很少。? 趙世瑜(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 針對藩王從事藝術活動的研究非常少,尤其像《藩屏》這樣從藝術作品的角度切入藩王具體生活,通過研究這些視覺圖像的產生與傳播,來掌握藩王的社交活動,溝通起帝王宮廷與民間社會之間的關聯,可以說是**本。
? 黃小峰(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
◇ 柯律格是研究明代的杰出專家和學者,他關于收藏和明代社會的著作已經徹底改變了這一領域。《藩屏》將他的工作引向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它是一項很大的貢獻,將會帶給我們新的、令人振奮的深刻見解。
——雷德侯(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系主任)
◇ 《藩屏》是一次特別的、雄心勃勃的嘗試,目的是同時講述藩國的歷史與地理,寫下藩國藝術生產的歷史。這是一本開拓性的專著,它力圖修正人們對明代藝術的理解。
——裴珍妮(多倫多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藩屏 : 明代藩王的藝術與權力 內容簡介
本書以明代藩王作為考察對象,以書畫、器物、陵墓、建筑等藝術作品作為線索,詳析這些藝術作品在藩王的人際網絡構建、權力傳承與自我尊貴的身份認同上發揮的巨大作用。
藩屏 : 明代藩王的藝術與權力藩屏 : 明代藩王的藝術與權力 前言
新版序:再讀《藩屏》
需要說明的是,我的所有書(自然)都是以英語寫就的,*初面向的是英語讀者。這個讀者群很小,主要由中國藝術史學者與歷史學家組成。這反映了我研究的課題在英國的語境中是很晦澀的。在這里關于明代歷史與文化的知識并不普及,在中國盡人皆知的名字與歷史常識,在英國卻只有極少數專家才會知曉。如果中國讀者能通過翻譯從我的思考中汲取對你們而言有意思的內容,我當然會感到開心與榮幸。但似乎有必要強調,在我*初寫作這本書的時候,縈繞在我腦海中的問題是西方讀者知道(或不知道)什么。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至少能讓英國讀者以對他們有意義的方式,獲得一定對明代歷史文化的了解(當然,這并不取決于我,而取決于他們是否愿意有所了解)。
藩屏 : 明代藩王的藝術與權力 目錄
**章 “藩屏” 1
第二章 王家景觀 33
第三章 晉王的書法 81
第四章 周王的繪畫 125
第五章 梁王的珠寶 175
第六章 潞王的青銅器 211
第七章 燈憶 241
附錄 255
藩屏 : 明代藩王的藝術與權力 作者簡介
柯律格(Craig Clunas)
牛津大學藝術史系榮休教授,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曾于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長期從事策展和研究工作,并先后任教于薩塞克斯大學、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和牛津大學。其研究和出版活動主要圍繞明代中國,同時也涵蓋20世紀及當代藝術。已出版的專著包括:《回音室:1897—1935年跨國的中國畫》《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蘊秀之域:中國明代園林文化》《明代的圖像與視覺性》《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等。
黃曉鵑(譯者)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博士,獨立學者,從事明清社會史、宗教史及藝術史方面的研究。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