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媒介倫理導論:基礎、議題與前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38647
- 條形碼:9787565738647 ; 978-7-5657-3864-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媒介倫理導論:基礎、議題與前沿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新的社會和媒介語境下傳播倫理議題面臨的嬗變與挑戰。全書共分為三篇:上篇“媒介倫理基礎”從倫理學的基本概念出發,解析媒介倫理以及數字媒介倫理的內涵外延;中篇“媒介倫理議題”遴選了六個信息傳播領域重大且常新的議題展開分析,突出其中的倫理爭議及道德反思;下篇“媒介倫理前沿”追蹤數字時代、智能時代媒介倫理的新趨勢和新變化。
媒介倫理導論:基礎、議題與前沿 目錄
上編 媒介倫理基礎
**章 倫理學基礎
**節 倫理學的含義
第二節 倫理與道德的關系
第三節 倫理學的分支
第四節 倫理抉擇的模式
第五節 四種倫理準則
第二章 媒介倫理
**節 媒介倫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媒介倫理的起源和發展
第三節 媒介倫理的來源和層次
第四節 代表性的媒介倫理規范
第三章 數字媒介倫理
**節 智媒時代與人工智能
第二節 “算法正義”:公平透明
第三節 技術倫理視野下的新聞業變革
第四節 平臺媒體與平臺經濟:平臺算法下的倫理困局
第五節 數字鴻溝新樣態
第六節 數字身份與身體媒介
第七節 元宇宙的倫理展望
第八節 時代議題:建構“數字新秩序”
中編 媒介倫理議題
第四章規范理論與媒介體制
**節《傳媒的四種理論》:經典范式的確立與形成
第二節 超越《傳媒的四種理論》:批評、完善與創新
第三節 媒介體制研究:全球視野與中國語境
第五章 客觀公正與事實真相
**節 數字化浪潮下的新聞業
第二節 歷久彌新的命題:新聞真實與客觀公正
第三節 新技術與“后真相”時代真實客觀的倫理議題
第四節 追尋真相、報道事實是媒介倫理永恒的價值追求
第六章 保守秘密與信息公開
**節 從報刊到互聯網:變化的媒介、不變的矛盾
第二節保守秘密與信息公開:思想脈絡、概念界定與實踐基礎
第三節保守秘密與信息公開的沖突:利益權衡的過程
第四節新環境、新技術、新挑戰:媒介倫理的視角
第七章 隱私信息與公共利益
**節 從國內“人臉識別**案”說起:數字時代的隱私信息難題
第二節 溯源、定義與發展:隱私信息困境的歷時性視角
第三節 隱私信息保護的內在價值沖突:理論與實踐的視角
第四節 隱私信息保護的路徑:從法律規制到關系倫理
第八章 媒介審判與司法獨立
**節 媒介與司法的交集:從“藥家鑫案”到“江歌案”再到“鮑毓明案”
第二節 媒介審判與司法獨立的概念及相關理論
第三節 議題中的倫理困境及爭議
第四節 重視輿論監督與司法獨立的平衡
第九章 版權保護與開放共享
**節 矛盾主體:知識的雙重屬性
第二節 思想溯源:版權制度下版權思想的歷史發展與建構邏輯
第三節 現實難題:版權中的倫理困境與爭議
第四節 舊矛盾與新挑戰:把握數字時代版權問題中的倫理路徑
第十章 公關倫理與媒介組織
**節 實踐范式的固化
第二節 新媒體的發展加劇兩難困境
第三節 公關倫理與社會生態的整體協同
下編 媒介倫理前沿
第十一章 自媒體傳播倫理
**節 自媒體及其傳播特征
第二節 自媒體傳播倫理的存在基礎
第三節 自媒體傳播中常見的倫理問題
第四節 自媒體傳播倫理分析框架
第十二章 人工智能與算法倫理
**節 智能技術與媒介生活
第二節 人工智能與算法的發展及其在媒介中的應用
第三節 人工智能與算法應用引發的倫理爭議
第四節 人工智能、算法與倫理規約
第五節 算法倫理風險治理的“變”與“不變”
參考文獻
后記
媒介倫理導論:基礎、議題與前沿 作者簡介
龍耘,教授、博士生導師。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傳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數字倫理研究所所長。關注領域涉及媒介倫理、跨文化交流、新聞傳播教育等。主講“傳播倫理研究”“當代中國國際傳播”等課程。發表中英文論文數十篇,出版著作及譯著多部。
李唯梁,博士,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講師。研究領域包括媒介與社會理論、傳播倫理、出版研究。主講“中國新聞史”“傳播學研究方法”等課程。主持及參與各類課題三項,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