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最美國寶全書
-
>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犢皮紙博物畫
-
>
西洋鏡第八集--中國古典家具圖錄
-
>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國古代藏書
-
>
西藏瑰寶:吐蕃 分治時期壁畫精選
-
>
西藏瑰寶:歷代炊具餐具精選
-
>
木趣居:家具中的嘉具(套裝精裝 全二冊)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四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552996
- 條形碼:9787508552996 ; 978-7-5085-5299-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四季) 本書特色
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對歷史展開了詩意與理性并存的思索。其深邃的人文情懷與獨特的解說文案把眾多國寶捧成了超級網紅。文物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冰冷器物,而是帶有歷史余溫的華夏文明傳承。從新石器時代到宋元明清,“金的、銀的、銅的、木的、石頭的;宗教的、人文的、現實的、抽象的;高大的、威猛的、小巧的、精致的”,統統紀錄下來。透過文物,照見生命。
《如果國寶會說話》的同名系列圖書,旨在原汁原味呈現紀錄片的精彩圖案和優美文案之外,還拓展了廣度和深度,帶領讀者實現上下八千年、縱橫兩萬里的文物縱覽,能對基于文物的中華文明建立印象,同時又能深入了解某件具體文物的信息。本套書充分展現文物內涵以及歷史背景,帶領讀者深入領略中國文物風采和中華文化精粹,具有很強的人文性、知識性和藝術性。適合讀者沉心靜氣,細細品味中華民族的“根”與“魂”。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四季) 內容簡介
本書完整呈現了《如果國寶會說話》第四季25 件國寶的故事內容, 以流暢生動的語言講述國寶背后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和曲折經歷,在引人入勝、跌宕起伏的故事中, 尋找中華魂魄,引領讀者領略中華國寶不朽的價值與魅力。此外, 圖書增加了大量有關文物的制作工藝、相關中國文化、中外文化對比的輔文, 使本書更具人文性、知識性和藝術性, 使歷史文物愛好者和廣大讀者繼紀錄片后, 能對文物傳奇、歷史探索、中華文化有更為深入的探尋。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四季)如果國寶會說話(第四季) 前言
前言
在時光的長河中,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的低語,是文明的印記,它們靜靜地躺在博物館的展柜里,卻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滄桑與輝煌。自《如果國寶會說話》**二三季圖書出版以來,我們收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讀者的熱烈反響與深情反饋。讀者們對知識的渴望與對文化的熱愛,如一股股暖流,匯聚成我們前行的動力。今天,我們帶著滿滿的誠意與敬畏,推出《如果國寶會說話》第四季。
第四季依舊秉承前三季的編輯思路,原汁原味地還原了紀錄片的精彩文案與文物高清細節畫面,甚至將紀錄片中的動畫圖也一一呈現,力求為讀者呈現一個全方位、多維度的文物世界。同時,我們針對每一件國寶增加知識鏈接的輔文,希望可以進一步拓展讀者的視野,深化讀者對文物的理解與感悟。
從景德鎮窯青白釉刻劃嬰戲圖紋碗的細膩溫婉,到定窯白釉孩兒枕的純真無邪;從早春圖的生機盎然,到春水秋山玉的雄渾壯美;從故宮漆器的精致華美,到宋瓷的溫潤如玉……25件國寶,如同25顆明珠,鑲嵌在中華文明的璀璨星河之中。它們跨越時空,連接古今,讓我們得以在上下八千年、縱橫兩萬里的文物縱覽中,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四季) 目錄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劃嬰戲圖紋碗:一只碗 002
定窯白釉孩兒枕:與誰同眠 010
早春圖:春日永恒 022
春水秋山玉:春水秋山 032
宋瓷:心有所住 056
故宮漆器:漆的紅 中國紅 044
黃州寒食帖:失意人生 064
宋刻本《昌黎先生集》:一只蠹魚的自白 074
枯木龍吟琴:載道之器 086
瑞鶴圖:皇帝的心事 096
居庸關云臺:臺閣到天端 106
朝元圖:神仙的樣子 118
晉祠圣母殿侍女像:我不是工具人 128
針灸銅人:我就是工具人 138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和平使者 148
泥塑彩繪關羽像:神的人設 158
陳國公主金面具:你的模樣 168
富春山居圖:時間的河流 180
泉州灣后渚港宋代海船:福船回家路 190
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水月觀音 200
苗族百鳥衣:媽媽的盛裝 210
金絲翼善冠:置頂天下 218
黃花梨夾頭榫畫案:明式家具 228
胤禛耕織圖冊:完美的一年 242
九龍圖:你是什么樣的龍 254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四季) 相關資料
人類最早的“碗”,就是掬起的雙手。手是靈活敏感的身體末梢,而碗則成為手的延伸。端起碗,不過是平凡的日常;放下碗,人類免除饑渴,迎接生命生長。
最初,人類曾嘗試用木頭做碗,木碗輕巧但容易腐壞,在木頭的表面施加漆,它就變得耐用和美觀。人類用火焙燒土,發明出了陶。堅固的陶碗,來自水與火,也善于與水火相處。后來,更細膩的土,更熾烈的火,孕育了瓷。瓷碗誕生,走在時代的最前沿,至今未被時間超越。又過去很長時間,一個地名流傳開來——景德鎮。釉色如玉的青白釉瓷器,從景德鎮去向四方,邂逅不同的山水、家園、面孔。
其中一件瓷碗,今天完整保存于故宮博物院。輕盈的碗內,兩個嬰孩仍然在蓮花旁嬉戲。清冽的水,浣洗著花與葉,每一次舉起它,對著陽光或燈火,主人就從碗的外側,看見它們閃動的影子。
無數次,我們向碗里探望,用手端起碗,送到唇齒邊,飲用,進食,碗體的材質,碗壁的線條,碗口的厚薄,為我們的身體所感知。有時候,我們借助勺子、筷子,幫助水或食物入口,建筑從碗到人的橋梁,撰寫禮儀的法則和傳說。
我們以身體為尺度,不斷重塑碗的形狀和大小。當食物被煮熱,碗底慢慢升高;當碗的容量增加,端碗的手便虎口張開;當我們的眼睛停留在碗的內外,碗就出現了繽紛的裝飾。目力可及的位置,才有描繪或書寫的需要。
永遠中空的碗,是為了實現容納,保存了人類感官體驗的歷史,也為了盛放文明的細節。一萬年過去了,碗還是碗,透過它,我們仍能看見每一個人最真實樸素的生活愿望。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四季) 作者簡介
《如果國寶會說話》創作團隊隸屬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以總導演徐歡為核心,一直是中央電視臺歷史人文類紀錄片重要的創作力量,從《東方時空》創辦起開始從事紀錄片創作,近二十余年堅持創作大量歷史文化紀錄片,主要作品有《故宮》《故宮100》《我在故宮修文物》《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china·瓷》《園林》《我從漢朝來》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