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人類溝通的起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1770
- 條形碼:9787100161770 ; 978-7-100-16177-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類溝通的起源 本書特色
本書于2009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艾麗諾麥寇比獎(Eleanor Maccoby Award of the APA)。本書是一本具有宏觀視野的大作,把語言的演化與利他主義、互利共生等文化社會層面相聯系,對生物學、語言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界,都是開創性的新見解。
人類溝通的起源 內容簡介
本書先從動物的溝通開始,概述一般生物的聲音溝通及靈長類的手勢溝通,并強調合作的重要性。書中的第四、五章,分別以個體演化和群體演化,來探討語言的發展與成形。當某個社群發展了具備請求功能的句法后,隨著人類產生了不同的溝通需求,為了因應告知、分享這兩種新的溝通功能,就會漸漸再發展出更復雜的句法來。作者不僅研究人類的近親黑猩猩,也觀察兒童的語言學習,并論及家庭手語(home sign)如何像一般的口說語言,經歷約定俗成的過程。根據實證發現,推論人類今日的語言溝通,始于手勢溝通。
人類溝通的起源 目錄
簡目:
系列前言
前言與謝詞
**章 著眼于基礎結構
第二章 靈長類有意的溝通
第三章 人類的合作溝通
第四章 個體演化發展的起源
第五章 群體演化發展的起源
第六章 語法方面
第七章 從猿類手勢到人類語言
參考書目
作者索引
主題索引
人類溝通的起源 作者簡介
馬塞洛為美國發展心理家,目前擔任德國萊比錫馬克思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領導發展比較心理學系從事人類及靈長類認知方面的研究。亦兼任沃夫岡科勒靈長類研究中心的主任。
蔡雅菁,現為自由譯者。國立臺灣師范大學英語系學士。于威尼斯大學意大利語言文學系取得碩士學位。曾任研究助理、語言中心英語教師及意大利語教師。之后又在香港中文大學取得語言學哲學碩士學位。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