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語言、使用與認知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47504
- 條形碼:9787100247504 ; 978-7-100-24750-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言、使用與認知 本書特色
作者結合自己對語言使用和語法化的研究成果,提出語言產生、語言共性、語言相異性的兩個動態過程即漸變性和適應性,對于研究語言變化和語言處理提供了廣泛的理論參照。
語言、使用與認知 內容簡介
語言顯示結構,同時也多有變異,可見于各個層級。語言彼此有別,但形塑的機理相同;同一語言的某些話語,盡管意義不同,但呈現出相同的結構樣式;語言因時而變,但頗有規律可循。本書重點探究語言生成、組構和變異背后的動態過程。作者直面語法本質問題,同時兼顧變異和遞差,提綱契領地提出語言新論,以伴隨語言使用的復現過程為視點探尋解釋。其論據涵蓋基于大型口筆語語料庫的研究發現、語言變遷的相關知識以及語言使用者作為受試的實驗結果。本成果圍繞語言使用和語言變遷這一論題,提出了一套整合型理論,對認知過程和語言演變研究具有啟示意義。
語言、使用與認知 目錄
致謝
**章 基于使用的語言觀
第二章 語言的豐富記憶:樣例表征
第三章 組塊化與自治度
第四章 類推與相似性
第五章 范疇化和語料庫的構式分布
第六章 構式之所源:基于使用的理論之共時和歷時分析
第七章 再分析抑或新范疇的漸進創造?以英語助動詞為例
第八章 遞度組構性和漸進性再分析
第九章 規約化及局部與一般之對比:以現代英語can為例
第十章 樣例與語法意義:具體與一般
第十一章 語言即復雜適應性系統:認知、文化和使用的互動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語言、使用與認知 作者簡介
瓊·拜比,美國新墨西哥大學語言學系榮休杰出教授,曾任美國語言學會會長(2004)。主要從事音系學、形態學、語言共性和語言演變研究。主要著作有《形態學:意義與形式的關系研究》、《語法演化:世界語言的時體態》、《音系學與語言使用》、《使用頻度與語言組織》、《語言、使用與認知》、《語言演變》等。
李瑞林,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中國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語言服務行業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翻譯》《Babel》《英語世界》編委,榮獲全國第六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獎、中國第一屆英語優秀教學論文二等獎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