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水滸江湖: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另一條線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76874
- 條形碼:9787559876874 ; 978-7-5598-7687-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水滸江湖: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另一條線索 本書特色
《水滸江湖: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一種另一條線索》是王學泰關于《水滸傳》的研究專著,具有學術開拓性和研究深度。從文學研究入手,對江湖社會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梳理,對“游民”這一主流社會之外的邊緣人群做了深入研究。作者行文邏輯嚴密,脈絡清晰,學術視野廣闊,思考有深度,批判有理有據,可讀性強。
編輯推薦
《水滸江湖: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另一條線索》是王學泰先生的學術論著,作者另辟蹊徑,從社會學的視角,運用史學和文學的方法,以“江湖”為切入點,對《水滸傳》這部名著進行了全方位研究。江湖的前世今生、水滸故事形成的過程、水滸主要人物點評,尤其是對水滸主題的闡釋,跳出農民起義的范式,打破前人評價的條框,給出獨到的論斷。雖是學術著作,但寫得情趣盎然,讀來引人入勝。
水滸江湖: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另一條線索 內容簡介
《水滸江湖: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另一條線索》以獨特的視角對中國社會進行了解讀,剖析了宋元時期“水滸”中存疑之處、“水滸”的呈現方式、《水滸傳》的成書、《水滸傳》的主題、《水滸傳》的思想傾向與創新等,并對《水滸傳》中的各種人物進行了分門別類的解讀:成功的江湖領袖——宋江,江湖中的中堅力量,江湖中的特類,江湖上的蕓蕓眾生等。“水滸”是游民、江湖、秘密會社研究學者王學泰先生多年潛心的另一領域,是游民與“水滸”研究的拓展、延伸。
水滸江湖: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另一條線索水滸江湖: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另一條線索 前言
引 言
從江湖的泛化說起
20世紀80年代,金庸武俠小說以及流行港臺的一些通俗小說、通俗電影進入大陸,使得思想領域里的一元化狀態逐漸瓦解(在歷史的進程中文藝的演變往往起著先頭兵的作用)。它對大眾文化影響尤劇,甚至在這種影響下構筑出一套有別于主流社會的“大眾話語”,流播于“大眾”,特別是青少年“大眾”之間,進而滲透到主流文化或精英文化之中。
水滸江湖: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另一條線索 目錄
引 言/ 001
江湖溯源及歷史/ 013
《水滸傳》**個告訴讀者游民江湖的存在/ 035
游民的江湖社會/ 036
成熟的游民是江湖的主體/ 051
江湖的中堅和領袖——社會邊緣人/ 055
江湖人中的特類——江湖藝人/ 083
宋代“水滸”故事形成及其要素考辨/ 093
“水滸”故事所依據的歷史真實/ 095
南“水滸”故事鉤沉及其要素/ 116
南“水滸”故事中有重要影響的諸要素/ 120
元代的北“水滸”/ 151
東平——元初雜劇創作中心/ 154
北“水滸”故事及其要素/ 158
《水滸傳》的成書/ 173
從事敘事性作品創作和演出的江湖藝人/ 174
“說話”的門類/ 182
“樸刀桿棒”背后的生活與臺前的故事/ 187
《水滸傳》的主題/ 221
簡單的回顧/ 222
《水滸傳》是什么人的故事?/ 224
《水滸傳》的主題——江湖人奮斗成功與失敗的故事/ 238
江湖人的夢/ 249
底層人的“快活”夢/ 250
梁山人的皇帝夢/ 253
梁山人的平等夢/ 259
《水滸傳》的思想傾向與創新/ 265
《水滸傳》的思想傾向/ 266
《水滸傳》的思想創新(上)/ 286
《水滸傳》的思想創新(下)/ 309
《水滸傳》中的江湖人物/ 321
成功的江湖領袖——宋江/ 322
江湖的中堅力量(上)/ 340
江湖的中堅力量(下)/ 369
江湖上的蕓蕓眾生(上)/ 387
江湖上的蕓蕓眾生(下)/ 401
不是結語的結語/ 417
水滸江湖: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另一條線索 相關資料
個人的社會閱歷讓王學泰先生對歷史有了更深的洞察力,一般的學者在這方面的體會沒有他深。正是這些經歷,讓他能夠深入了解最底層和邊緣的人群,他們是被拋出社會秩序之外的一群人,這大大加深了他對于社會與人性的理解,為他的游民研究打下了基礎。——雷頤 學泰先生不僅是當代少有的、在中國學術史上有地位的學者,而且是一位確有獨立創見、洞察社會的思想家。他外表平和,內心熾熱,是純正的學者,是光明、人道、正義的探尋者,他對社會、人性和中國古典小說有獨到認知。尤其讓我感佩的,是在他將近六十年的探索中,他一直是一位獨立思考的先行者,盡管為此歷盡坎坷,仍矢志不渝,且結出了碩果。——羅炤
水滸江湖: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另一條線索 作者簡介
王學泰,原籍山西清源,1942 年底生于北京。1964 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2003 年退休前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后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比較關注文學史與文化史的交叉研究。2014年12月被中國食文化研究會授予“食文化終生成就獎”。著作有《水滸·江湖》《“水滸”識小錄》《中國流民》《中國古典詩歌要籍叢談》《中國人的飲食世界》《中國飲食文化史》《幽默中的人世百態》《中國式幽默》《燕譚集》《多夢樓隨筆》《偷閑雜說》《重讀江湖》《采菊東籬下》《坎坷半生唯嗜書》等。整理了《杜工部集》《唐詩評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