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88894
- 條形碼:9787229188894 ; 978-7-229-18889-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記 本書特色
重磅地位:中國文化懸疑小說的殿堂級作品載譽收官!敘事、人物、結構、懸念設計、文化元素、主題思想等,堪稱文化懸疑小說的寫作典范; 榮譽滿載:2022年連續登上日本“這本推理了不起”“周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10”兩大全球權威推理榜單!代表中國小說首次入圍“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全版權呈現:《西游八十一案:西域列王紀》改編為檀健次、周依然主演的影視劇《四方館》,愛奇藝 萬達影業聯手打造;系列作品的中文繁體版、日文版、越南文版相繼出版。 新穎設定:九九八十一難,實為八十一案!將吳承恩筆下的神魔世界,重新還原到歷史現場!十萬八千里漫漫取經路,成為一個接一個的罪案現場! 全新演繹《西游記》:妖魔鬼怪一一現出人形,名著《西游記》煥發新奇光彩!每個人、每尊神、每頭魔、每只怪,全部原型登場!文學名著和真實歷史交相輝映,古典敘事和現代探案融會貫通!從“降妖除魔”取經,到“懲惡緝兇”探案。
名家推薦:導演陸川、表演藝術家陳佩斯、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作家馬伯庸、央視主持人任魯豫、作家雷米、愛奇藝眾拾工作室總經理王旭東、日本推理作家三津田信三……隆重推薦。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記 內容簡介
《西游記》中唐僧師徒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實為八十一案,這些案環環相扣,連綿不絕,
窮盡人世間罪案的種類,案案直指人性深處的貪婪,自私,惡。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大唐使者王玄策受李世民之命,橫跨流沙河,前往天竺,成為玄奘的第三個徒弟“沙僧”。此時玄奘已在天竺修行十二年,聲名赫赫,卻面臨一場空前的陰謀詭局。
原來,天竺戒日王正在主持辯經大會,與會三千教眾、上萬觀眾都可與玄奘斗法,一決高下。這場看似尋常的大會卻只是一場宏大的輪回大戲的開端,牽涉到急需招撫的犍陀羅、爭奪五河地的波斯人、神秘莫測的法師娑婆寐。稍有不慎,不但玄奘灰飛煙滅,整個南亞都將戰火四起。
王玄策深諳大國謀略,他的出現讓玄奘獲得了整個大唐的助力,同時也攪動了歐亞大陸的政治格局,暗殺、綁架、諜案接踵而來。風云際會的天竺,玄奘和王玄策一前一后、平靜地步入這場人間大戲……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記 目錄
目錄
楔子一
楔子二
**章 大乘天
第二章 西游中的西游
第三章 白鹿原上故人來
第四章 長安噩夢
第五章 犍陀羅賭約
第六章 輪回之環,宿命之獄
第七章 佛陀時代的政變、謀殺和愛情
第八章 女兒國的女王
第九章 曲女城的殺手、談判和真相
第十章 三十六年罪與罰
第十一章 李世民:甘露煮酒論帝王
第十二章 貞觀年間的玄武門兵變
第十三章 妖人,妖術,妖言
第十四章 長生大藥,靈山秘社
第十五章 天竺為舞臺,眾生為觀眾
第十六章 靈山腳下取經人
第十七章 印度河:圍城戰場
第十八章 齊王妃
第十九章 帝國盛世,帝王黃昏
第二十章 宮墻、暗夜與蓮花
第二十一章 帝那伏王
第二十二章 長生藥的秘密
第二十三章 *是倉皇辭廟日
尾聲一
尾聲二
附 錄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記 相關資料
“就像讀以唐代為舞臺的亂步娛樂長篇一樣有趣!這個驚天動地可怕的動機,確實是我的愛好!”——著名推理作家三津田信三◆我一直特別欣賞這樣的創作手法,將現代類型文學范式注入到古代背景上,賦予古人或古代舞臺以超脫傳統的全新形象,讓人耳目一新。——《長安十二時辰》作者馬伯庸◆一個是符合時代背景的細節描寫,勾勒出一個唐代西域的寫實主義風景,這可能與作者大量查閱資料有著直接關系。另外一個,就是這本書采用多線推進的方式寫作,雖然玄奘是主角,但在其他角色視角下進行的故事也非常豐富,多線進行基本沒有散亂,閱讀起來非常舒服。——《北京晚報》樣章
楔子一
大唐武德八年。
二十六歲的玄奘從河北趙州前往長安,行次滎洛之間,時值大唐削平天下未久,荒野古道隨處可見折斷的刀戟和暴露的尸骸。常有野狗叼著人骨在路邊游蕩,血紅的雙眼帶著獰笑,尾隨行人,咯咯嚙齒。極目望去,村莊殘破,蒿草侵凌,殘垣斷壁間涂抹著風干的血痕。
這一日,玄奘夜宿荒林古廟,廟中只有一僧,法名圓觀。昔日避亂山中,種有三畝瓜果、五畝稼禾,藏有經書十卷、古琴一張,自號“富僧”,悠游于山中,不知人間歲月幾何。
圓觀為玄奘撫琴,香爐中點起篝火,供案上擺了瓜果,杯中有泉水山茶,手里有經卷書香。古廟殘破,殿頂缺漏,篩下大唐之夜的星光。琴聲幽謐,山間似有死者醒覺,以人皮做鼓、人骨為槌,敲動著悠遠神秘的鼓點;又有尸骨磷光,化作熒熒蟲火,在星光月色中起舞。
玄奘嘆息:“貧僧游歷十年,禪心不動,勘破輪回,才敢聽你這一曲。”
圓觀長笑:“既然如此,師兄便說說,我避亂山間,此時是生,是死?生死之間,如何勘定?”
玄奘道:“生和死,對貧僧而言,就像一扇門。在屋里憋悶了,貧僧推門走出去,便是另外一生。”
圓觀問:“若我不憋悶,不想走出去呢?”
玄奘道:“我從十歲受戒,就開始行走。我走過王世充和瓦崗寨連年征殺的戰場,走過隋朝末世的長安,走過三峽,走過荊楚,在開皇寺聽到過這世上的真正經義,在丹陽見到大唐擊破輔公祏的遍地尸骸。我行走過這天,行走過這地,行走過這人間和歲月。可我卻受限于這副皮囊,看不到皮囊外的風景。有時候,我向眾生講解佛法,就像對夏天的蟲子講述冬天的故事。可是若有一天,有彌勒化身來向我講述真正的佛法,我定會擔憂自己也是那夏天的蟲子。所以,師兄,若是我在屋內,我會推開這門,看一看院子的模樣。若我在院子中,我要推開這柵欄,看一看大街和城池里的眾生。若是這院子和城池都在他人的缽盂中,我也要敲破這缽盂,撕開這皮囊,看一眼天外世界,看一眼前世今生。”
樣章
楔子一
大唐武德八年。
二十六歲的玄奘從河北趙州前往長安,行次滎洛之間,時值大唐削平天下未久,荒野古道隨處可見折斷的刀戟和暴露的尸骸。常有野狗叼著人骨在路邊游蕩,血紅的雙眼帶著獰笑,尾隨行人,咯咯嚙齒。極目望去,村莊殘破,蒿草侵凌,殘垣斷壁間涂抹著風干的血痕。
這一日,玄奘夜宿荒林古廟,廟中只有一僧,法名圓觀。昔日避亂山中,種有三畝瓜果、五畝稼禾,藏有經書十卷、古琴一張,自號“富僧”,悠游于山中,不知人間歲月幾何。
圓觀為玄奘撫琴,香爐中點起篝火,供案上擺了瓜果,杯中有泉水山茶,手里有經卷書香。古廟殘破,殿頂缺漏,篩下大唐之夜的星光。琴聲幽謐,山間似有死者醒覺,以人皮做鼓、人骨為槌,敲動著悠遠神秘的鼓點;又有尸骨磷光,化作熒熒蟲火,在星光月色中起舞。
玄奘嘆息:“貧僧游歷十年,禪心不動,勘破輪回,才敢聽你這一曲。”
圓觀長笑:“既然如此,師兄便說說,我避亂山間,此時是生,是死?生死之間,如何勘定?”
玄奘道:“生和死,對貧僧而言,就像一扇門。在屋里憋悶了,貧僧推門走出去,便是另外一生。”
圓觀問:“若我不憋悶,不想走出去呢?”
玄奘道:“我從十歲受戒,就開始行走。我走過王世充和瓦崗寨連年征殺的戰場,走過隋朝末世的長安,走過三峽,走過荊楚,在開皇寺聽到過這世上的真正經義,在丹陽見到大唐擊破輔公祏的遍地尸骸。我行走過這天,行走過這地,行走過這人間和歲月。可我卻受限于這副皮囊,看不到皮囊外的風景。有時候,我向眾生講解佛法,就像對夏天的蟲子講述冬天的故事。可是若有一天,有彌勒化身來向我講述真正的佛法,我定會擔憂自己也是那夏天的蟲子。所以,師兄,若是我在屋內,我會推開這門,看一看院子的模樣。若我在院子中,我要推開這柵欄,看一看大街和城池里的眾生。若是這院子和城池都在他人的缽盂中,我也要敲破這缽盂,撕開這皮囊,看一眼天外世界,看一眼前世今生。”
圓觀折斷古琴,嗚咽痛哭。
第二日,得知玄奘要西去長安,向天竺來的僧人波頗法師學習說法,圓觀執意要陪伴玄奘西行。一路上談古論道,如遇知音。半月后,二人抵達白鹿原上,灞陵橋東。圓觀向玄奘辭行,想繞過長安,獨自前往終南山求道。玄奘不解:“長安就在眼前,何必繞行?”
圓觀嘆息:“師兄有所不知,我的命格與長安相抵,此生不能入此城。”
玄奘笑了:“所謂命理,不過是因果循環。若你種下此因,則果報如影隨形,君不入長安,長安也會奔你而去。”
圓觀思忖良久:“師兄說得沒錯。走哪條路,既然是命中注定,我又何必繞遠?”
兩人過了灞橋西行,從延興門入長安,掛單大覺寺。大覺寺在崇賢坊十字街西北角,靠近西市,胡人多有聚居。這一日,二人外出,過清明渠時,見有幾個胡人婦女負甕取水,其中一婦人身穿錦衣,似已懷孕,身上掛著紛繁的飾物。圓觀望著這個婦人,不知不覺眼淚流淌。
圓觀道:“師兄,我不想來長安,就是怕見到這個婦人。”
玄奘驚訝:“我們這一路走來,見過的胡家婦人無數,你為何單單怕見此人?”
圓觀道:“這個婦人是昭武九姓的粟特人,姓康。在河洛山中,我已經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而她就是我投生之所。她懷孕三年,遲遲未生,那是我還沒有來的緣故。如今我既然和她相遇,這場輪回便無法再躲過,這就是我們佛家所說的六道往生。師兄,今夜子時我必死,等我死后,你把我埋在白鹿原上。或許數十年后,你也會葬在那里,那時,我再以瓜果琴聲來迎接師兄。”
玄奘悲傷不已,和圓觀回到大覺寺。圓觀沐浴凈身后,換上新衣,點燃熏香,等待子時的來臨。玄奘靜靜地守著他。亥時漏盡,圓觀告訴玄奘:“師兄,三日后那胡人家舉辦洗兒禮,希望你能去看看我。若是我對你一笑,便是記起了你我今生的友誼。十六年后,我們會在一個末法亂世中相逢。”
子時一到,圓觀靜坐垂眸,呼吸斷絕。而那胡人家中卻傳來新生兒呱呱墜地的哭聲。
玄奘大慟,將圓觀葬在白鹿原上,墳塋聳立,可得見長安。
第三日,玄奘尋到那胡人家中,果然在辦新生兒洗禮。玄奘將那男嬰抱到光亮處仔細觀看,男嬰是胡人血統,眼睛大且呈褐色,和圓觀并無相似之處。似乎是看見了玄奘,男嬰露顏一笑,一剎那,玄奘淚濕衣襟。
楔子二
時值大唐貞觀十四年,波斯歷伊嗣侯紀元九年,天竺戒日王在位三十五年。
薩珊波斯帝國東部山區,呼羅珊行省。夏末午夜,大雨。
暴雨沖刷著山脈和戰場,波斯帝國和大食之間一場慘烈的戰役剛剛結束。山谷里到處是戰死者的尸體、折斷的長矛、彎曲的利劍、碎裂的皮盾。被砍倒的戰旗卷在泥地里,死亡的戰馬和戰象身上插滿了箭鏃,戰士的尸體大都殘缺不全,殘肢斷臂和孤單的頭顱分散在戰場的每一個角落。雨水混合鮮血,在地面沖刷出一條條溝壑。
戰場上,一群白衣不凈人正在收攏尸體,他們用白麻布將尸體包裹起來,兩人一組,抬上一座山峰。不凈人仿佛搬運東西的螞蟻,在山道上組成長長的隊列。山雨路滑,不少不凈人一經滑倒,便順著斜坡滾落山崖,卻沒有人說什么,后來者接過前面的尸體,默默前行。
他們知道,伊嗣侯三世皇帝在山上等待著他們。確切地說,皇帝在等待著這些勇士的尸體,要以最盛大的禮儀,將他們葬進寂靜之塔,讓他們回歸拜火教的神祇——阿胡拉·馬茲達的懷抱。
不凈人抬著尸體抵達山峰,伊嗣侯三世站在路邊等候。雨水澆透了他全身,他的目光呆滯,臉上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有內侍打算給他撐起傘蓋,被伊嗣侯三世推開。看著戰士們的尸體運到,伊嗣侯三世沙啞著聲音吩咐:“給朕穿上王服和正道之衫,朕要迎接他們。”
內侍給他穿上金絲袍服,在外面套上白色的正道之衫,又系上七十二根白色牛尾毛編織成的圣腰帶,戴上皇帝的冠冕,又遞來黃金鑄就的權杖。伊嗣侯握著權杖行禮,平靜地看著不凈人抬著遺骸,走過自己身邊,走向山脈的高處。在那里,聳立著五座圣火祭壇,祭壇上,圣火熊熊燃燒。五座圣火,薩珊之火、祭祀之火、勝利之火、戰士之火和伊嗣侯之火。前四座圣火已經燃燒了四百年不曾熄滅,它們分別象征著薩珊波斯的國運、拜火教的氣運、薩珊軍方的武運和士兵的命運。而最后一座則象征著他伊嗣侯三世的個人命運,至今僅僅燃燒了九年。
大雨中,大麻葛(祭司)和信徒不停地添加木材和火油,維持著圣火的不熄。因為,這是薩珊波斯帝國和拜火教最后的圣火了。四年前,伊嗣侯三世在大食人的攻勢下放棄國都,逃往帝國的東部邊境,大食人幾乎摧毀了拜火教所有的祭壇和圣火。這四年來,伊嗣侯三世率領波斯皇族和追隨他的子民且戰且逃,一路被大食人向東驅趕,攜帶的圣火幾乎損失殆盡。
山頂上,波斯人已經建造好了寂靜之塔。這座塔極為巨大,以石塊砌成,環形、無頂。塔內是條石砌成的圓形平臺,為了不讓尸體污染土地,條石之間切合整齊。平臺分成三圈,每一圈用顏料畫出一格格的位置,用來擺放尸體。根據拜火教的教義,外圈擺放男尸,中圈擺放女尸,內圈擺放童尸。各圈和各停尸位之間預留了過道,以便不凈人抬尸。
這時,不凈人抬著尸體按性別和老幼擺放整齊,須臾間,密密麻麻的尸體覆蓋了寂靜之塔,堆積如山。有些尸體仍然流淌著鮮血,在雨水的沖刷下,鮮血順著溝槽流淌到內圈的中間位置。那是一眼深井,井底和井壁鋪以石板,井底連接著四條排水溝,排水溝末端置有木炭和沙石。若是以往,尸體經過長年日曬鷹啄,會在這里過濾掉細碎骨質和尸液,而此時流過的卻是鮮血。經過第一層過濾,雨水澄清了一些,接著流進地下井,井底鋪有一層厚沙。最后一抹血水在這里過濾,變成純凈的雨水,進入江河大地。
這是拜火教教徒的最終歸宿,不以自身污染任何一寸土地。
辛苦了整整一夜,不凈人將所有尸體都運進了寂靜之塔。此時已經是清晨時分,雨依然在下,山間霧靄蒼茫。伊嗣侯三世率領波斯皇族和麻葛們開始祭祀,麻葛們唱著拜火教古老的祭詞,伊嗣侯三世解下圣腰帶雙手托起,微微擺動著。
我們贊美正教徒純潔、善良而強大的眾靈體,他們是最矯健的騎手、最機智的首領、最堅定的支持者、最銳不可當的武器。
當斯潘德·邁紐擎起蒼穹,創造大地、牲畜、江河和植物,保護母腹中的胎兒,使其維持生命,待到分娩,將其骨肉、毛發、手足、五臟六腑和生殖器官合為一體時,馬茲達神召喚眾靈體前來協助保護天、地、江河和植物。
我們贊美正教徒純潔、善良而強大的眾靈體。他們異常英勇地從高處給敵人以有力的打擊,在戰場上將邪惡仇敵的強壯臂膀斬斷落地。
我們贊美正教徒純潔、善良而強大的眾靈體。他們組成披堅執銳的無數軍隊,高擎著閃光的旌旗。
這時,山谷間響起沉悶的聲音,一支波斯重騎兵奔馳到了山下。當先的將軍在侍從的幫助下,摘下盔甲、胸甲、頭盔、護臂等物,這才能跳下馬,幾乎手腳并用往山上爬。山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伊嗣侯三世靜靜地注視著,臉色緊張發白。
大麻葛低聲道:“陛下,是菲魯贊將軍。恐怕大食人又要進攻了。您還是帶著皇族先行離去吧!出此山區幾百里,就是印度河。這片五河之地河汊縱橫,在沙漠里長大的大食人斷然無法越過。咱們薩珊波斯,就能留下最后的圣火。”
伊嗣侯三世握緊權杖,五指蒼白:“若是沒有子民和軍隊,朕渡過印度河又有何意義?況且渡過印度河又如何?難道讓戒日王抓獲,押到曲女城絞死?朕還不如與我的子民死在這里,死在我波斯的土地上!”
大麻葛苦勸:“陛下,您的安危關系到我波斯的存續啊!”
伊嗣侯三世終于流出了淚水,說道:“四年前朕不戰而逃,舍棄了國都,這才導致了亡國滅種的命運。從那以后,朕就決定,無論走到哪里,都要跟朕的子民在一起,絕不再放棄一人。”
這時年過五旬的軍方統帥菲魯贊爬到了山頂,向伊嗣侯三世鞠躬施禮:“臣菲魯贊參見波斯的王,偉大的萬王之王。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陛下,大食人退兵了。”
伊嗣侯三世愣了:“退兵?他們已經將朕包圍,為何會退兵?”
菲魯贊將軍道:“臣一開始也不解,于是冒險抓獲了一名敵軍審訊。原來大食的哈里發傳來命令,要將咱們只擊潰,不殲滅,重兵壓迫,向東驅趕。”
大麻葛吃驚:“大食人究竟什么意思?”
伊嗣侯三世慘笑:“因為大食人已經知道,朕要突破印度河,進入天竺避難。他們只怕也想進入天竺,只是苦于印度河天險,所以才驅使朕和天竺的戒日王開戰。一旦朕沖破印度河,大食人就會尾隨而進。”伊嗣侯三世繼而憤怒起來,“難道朕現在讓大食人輕視到了這種地步嗎?難道在他們眼里,波斯人就是一群綿羊,任由他們在草原上放牧嗎?”
周圍的皇族和麻葛一個個心情沉重,縱有清晨的冷雨澆頭,也敵不過內心的冰涼。伊嗣侯三世向東眺望,雨霧山巒之外,就是犍陀羅之地,過了犍陀羅,就是五條河流所匯聚成的印度河,被天竺人稱為五河地的地方。五河地仿佛梵天神張開了巨大的手掌,用縱橫的河汊、神秘的沼澤、湍急的水流守護著它身后那片廣袤、富饒、溫暖,到處流淌著奶與蜜之地。可是,即便他用幾十萬子民的尸體擊穿這河流進入天竺,也終究是在為大食人作嫁衣。前有戒日王,后有大食人,薩珊波斯帝國唯一的結局就是被這兩大帝王一口一口地咀嚼磨滅,化作塵埃。
伊嗣侯三世心中茫然,朕到底能往何處去?
菲魯贊建議:“陛下,咱們往北如何?若是能得到吐火羅國的接納,咱們進可以憑借地勢抵抗大食人,退可以進入大唐的邊界,得到大唐帝國的庇護。三年前您向李世民皇帝遞交國書,懇求他的援助,他認為路遠莫及,沒有出兵。咱們若是靠近……”
伊嗣侯三世悲哀地搖頭:“吐火羅隸屬西突厥,突厥人的性情你比朕更清楚,咱們這幾十萬人一旦進入草原,就會被這頭狼徹底吞掉。朕已經決定——”
伊嗣侯三世狠狠地拽掉皇冠,披散著頭發,任憑大雨澆頭。他揮起黃金權杖指著東方大聲嘶吼:“朕要帶領你們,擊破這印度河!朕要在天竺奪取一片土地,讓我薩珊波斯帝國的圣火永遠燃燒!朕要向兩大帝國同時開戰,不能生存,那就死亡!”
周圍的皇族、麻葛和將士一起狂呼:“生存!生存!生存——”
伊嗣侯三世大吼:“抬起圣火,跟隨朕的腳步,我們要渡河!”
“渡河!”
“渡河!”
“渡河!”
吶喊聲仿佛雷霆,震動山野。波斯人用巨大的圓木捆縛好圣火祭壇,上百人一組,呼喊著抬上肩膀。伊嗣侯三世走在最前面,他用黃金權杖撐地,迎著風雨在山路上跋涉而行。五百多人抬著五座巨大的圣火祭壇跟隨在他身后,圣火照耀著薩珊波斯帝國最東部的邊境,指引著最后的波斯人走向流淌著奶與蜜的土地。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記 作者簡介
陳漸
著名作家,編劇,中國作協會員,河南省作協理事。創作有《大學橋》《地下有耳》《弗洛伊德禁地》《帝世紀》等小說十余部,《西游八十一案》系列是其研究古典名著《西游記》,嘔心瀝血13年創作的小說巨著,被譽為中國文化懸疑小說的殿堂級作品。
《西游八十一案》系列于2022年連續登上日本“這本推理了不起”“周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 10”兩大權威推理榜單,代表中國小說首次入圍“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中文繁體版、日文版、越南文版已相繼出版。其中《西域列王紀》已被改編為影視劇《四方館》由愛奇藝播出,《大唐泥犁獄》《長安擊壤歌》均已進行影視化改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