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全景圖說中國文明:我們的學校(彩圖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51098
- 條形碼:9787518451098 ; 978-7-5184-5109-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景圖說中國文明:我們的學校(彩圖版) 本書特色
學校,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場所。
關于學校的這些問題,你知道嗎?
*古老的學校是什么?
古代上學竟然還要占卜?
古代有幼兒園嗎?
古代的學費真的是肉干嗎?
古代也有“開學典禮”嗎?
古代的學生有哪些假期呢?
官學和私學是怎么回事?
古代有大學嗎?
全景圖說中國文明:我們的學校(彩圖版) 內容簡介
《全景圖說中國文明:我們的學校》講述了中國學校從古至今的發展與演變。從夏朝“序”“校”的設立到商朝的占卜上學,再到西周官辦學校的興起,教育體系逐漸形成。春秋戰國私學興起,秦朝重視法律教育,漢朝太學開官辦高等教育之先河。魏晉南北朝,教育在動蕩中堅守。隋朝首創科舉制度。唐宋時期,書院發達,大師輩出。元朝農民學校,明朝武學,各具風采。清朝末年,近代新式學堂興起,教育開始邁向現代化。新中國成立后,人人享有上學的權利。未來,學校會是什么樣呢?
全景圖說中國文明:我們的學校(彩圖版)全景圖說中國文明:我們的學校(彩圖版) 前言
夏朝有國學“序”、鄉學“校”
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夏朝統治者非常重視教育,為了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制定了完善的教育制度并建立了學校以培養人才。當時國都的學校稱為“序”,地方的學校稱為“校”。
什么是序
序是國都里的學校,有東序、西序之分,其中東序為大學,西序為小學。序*初是教習“射”的場所,后來發展成以軍事教育為主,兼有議政、祭禮、養老乃至教育管理職能的學校。
人們對云霧雷電、風雨霜雪等自然現象有著強烈的敬畏之心,希望通過一些儀式與上天和神靈溝通,以求得庇護。
人倫道德課,學習如何孝敬長輩,做到父子有親、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優秀的武士教授士兵如何使用青銅兵器,比如青銅戈、青銅刀等。
全景圖說中國文明:我們的學校(彩圖版) 目錄
導讀
原始時期,學校開始萌芽
夏朝有國學“序”、鄉學“校”
商朝,上學得先占卜
西周,學校都是官辦的
春秋時期,私學興起,“教室”可以自由選擇
官家舉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稷下學宮
大一統的秦朝,學法懂法更重要
去漢朝當太學生
魏晉南北朝,在亂世中求學
短暫的隋朝,開創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
去大唐上學,與留學生做同學
宋朝書院盛行,名師輩出
元朝,農民有了專屬學校
明朝武學,正宗的官辦軍事學校
清朝,學習為科舉服務
走進近代新式學堂
新中國,接受教育是兒童的權利和義務
未來的學校
全景圖說中國文明:我們的學校(彩圖版) 作者簡介
楊理勝
歷史學博士,湖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湖北省博物館學術研究中心主任。
已出版、主編著作5部,在《光明日報》《人民日報》《中國文物報》《中國博物館》《江漢考古》《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藝術報》《中國文化報》等報刊雜志發表各類文章70余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