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醫藥歷史與文化(第六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46203
- 條形碼:9787522746203 ; 978-7-5227-4620-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藥歷史與文化(第六輯) 內容簡介
本刊第六輯共收錄學術論文20篇。“名醫·名家訪談”欄目介紹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張伯禮教授從中醫藥學傳承發展、中醫藥臨床特點和評價、中醫藥走向國際三方面,對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思考。“《本草綱目》整理與研究”欄目既介紹了《本草綱目》的定位評說與整理方法破局,也梳理了文樹德教授對《本草綱目》30多年的翻譯及研究歷程。“中醫藥文化與考古”欄目首先分析了醫學考古學的興起、在中國的實踐及其當代意義,其次通過出土文物簡牘、出土秦漢禁方、出土寫本藥方、簡帛醫藥文獻、醫療考古遺存探討了早期中醫、針灸文獻,*后從漢鏡銘文入手研究了古代煉丹術的發展。“中醫方藥文化”欄目探究了古方書煮散法的興衰與相關機制,分析了民國時期生藥基原研究的本土化與研究模式。“學術動態”欄目以清代中醫藥文獻研究的立體化與新推進為視角,評介了楊東方教授的新著《清代整理中醫藥文獻研究》。
中醫藥歷史與文化(第六輯) 目錄
名醫·名家訪談
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深度思考與解答——張伯禮院士訪談
《本草綱目》整理與研究
《本草綱目》英譯的歷程與心得
《本草綱目》定位評說與整理方法破局
《本草綱目》研究的傳承創新——以《本草綱目研究集成》為例
文樹德與助其力的中國學者——讀文樹德譯《本草綱目》(英文全本)
中醫藥文化與考古
醫學考古學的興起及其意義
疾病考古學及其在中國的實踐
出土文物與文獻視角下早期中醫針灸知識與技術
出土秦漢禁方及其流傳
秦漢時期西北甘肅出土的簡牘與疾病史析論
秦漢時期針灸術的數術化
出土材料校釋針灸文獻詞語舉隅
出土寫本藥方中道地藥材觀念的早期生產與傳播
敦煌吐魯番出土本草寫本與朱墨雜書研究
簡帛醫藥文獻醫方禁忌探析
秦漢時期醫療考古遺存研究述要
從漢鏡銘文考察煉丹術的早期發展——兼論漢代“尚方”主“方技”職能
中醫方藥文化
古方書煮散法的興衰與相關機制研究
民國時期生藥基原研究的本土化與研究模式分析——以《現代本草生藥學(上編)》出版后為例
學術動態
清代中醫藥文獻研究的立體化與新推進——評楊東方《清代整理中醫藥文獻研究》
注釋凡例
征稿啟事
中醫藥歷史與文化(第六輯) 作者簡介
陳玉梅,1961年生,吉林九臺人。1984年畢業于吉林財貿學院,獲學士學位。1984年至今在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工作。1998年任科研管理處副處長,2001年5月至2014 年5月任科研管理處處長,2014 年6月任《社會科學戰線》主編。2001年評聘為研究員,2011年評聘為二級研究員。主要從事城市經濟、區域經濟研究。出版《小城鎮發展論》《東北地區城鎮化道路》等6部著作,在《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成果要報》(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編發)等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科技發展計劃項目1項、吉林省社科基金項目和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5項。獲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現兼任吉林省管理學學會副會長、吉林省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吉林省圖們江國際合作學會常務理事等。在吉林師范大學、吉林財經大學、北華大學等多所省屬高校擔任研究生導師、客座教授。2005年始,先后獲得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吉林省高級專家、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稱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