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博集天卷--沉睡美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621840
- 條形碼:9787572621840 ; 978-7-5726-2184-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博集天卷--沉睡美人 本書特色
★東野圭吾的“日常惡意之書”!
東野用“制造意外”得方式,將殺人詭計進行了全新的包裝,極度燒腦的同時,令人細思極恐。
★罕見的心理側寫之作!
7篇充滿“合理的殺人理由與技巧”的故事!拷問人性!東野筆下經典永恒的主題,一本書寫盡,罕見的心理側寫之作!
★短篇版《嫌疑人X的獻身》
“嫌疑人X”后,東野再度挑戰以嫌疑人視角為核心的寫作!原版暢銷加印超20年,被讀者譽為“短篇版《嫌疑人X的獻身》”
★生活瑣事里透析人性善惡與自贖!
情節不停反轉,關于人性的博弈持續深化,每篇都是人性的實驗!
他人即地獄!直抵人性深處的絕妙布局!揭示常人的作惡心理從何而來……
博集天卷--沉睡美人 內容簡介
你我身邊,究竟有多少正在假裝正常的人?
7個東野筆下極為罕見的心理側寫故事:
我好心將房間借給同事約會,不承想某日回家后發現一個陌生女子在我的床上沉睡。
工作狂上司頭部受到重擊死于門反鎖的屋內,難道是機器人失控殺了他?
本該浪漫甜蜜的蜜月旅行卻成了一場謀殺的序曲,丈夫為什么要置新婚妻子于死地呢?
智美收到閨密分享結婚喜訊的信,信中所附的照片卻是陌生人的合影。
…………
悄然而至的意外和不可避免的沖突,定會以不可思議的方式爆發!
博集天卷--沉睡美人 目錄
沉睡美人
我蹲下身,查看箱子上貼的運單,收件人地址是我家,收件人姓名卻是莫名其妙的“宮澤商會”。而寄件人——
居然是我的公司!
不變的判罰
莫非他想起來了?我有些懷疑,但隨即否定了這個猜測。這家伙不可能記得我的,對他來講,那不過是自己職業生涯中成千上萬次判罰中的一次而已。
工作,還是死亡?
因為自己無心的一句話,我的腦子里閃過一個可怕的想法。
宮下前輩似乎也想到了。
我們兩人不約而同地望向了林田股長調試過的機器人——它的長長的鐵臂膀比人的手臂還要靈活。
苦澀的蜜月旅行
“你這是干什么?”她的聲音微微發顫。我的指尖稍稍用力,
她的臉上便滲出恐懼之色。
“回答我。”我用連我自己都覺得毛骨悚然的低啞的聲音逼問道,“宏子是你殺的嗎?”
燈塔之上
早上和他見面時,我稍微做了一點手腳。趁他上廁所,我從他的背包里取出波旁威士忌的酒瓶,把我隨身攜帶的安眠藥放了進去。
所以今晚,他一定會沉睡不醒。
結婚喜報
然而有兩點令人費解,首先是那張照片,其次是典子不告訴曜子自己已經結婚的理由。依照常理,典子的婚訊應當是老友見面時首先要說的核心話題。莫非典子有意隱瞞?她為什么要這樣做?
哥斯達黎加的冷雨
我沒有與他爭執,只是問了問后面我們應該做些什么,順便讓他給我們換了房間。雖然犯人應該不會追到酒店,但只要想到鑰匙還在他們手里,我就心緒不寧。
解說
博集天卷--沉睡美人 相關資料
4
當天不用加班,我直接回到了公寓,一進門就看見那女人坐在床上,正吃著薯片看電視。
“你回來啦。”女人臉朝著電視機,看都不看我一眼。
“找到那個人了嗎?”她輕飄飄地說,哪里知道我找得有多辛苦。
我關掉電視,把三張員工證并排擺在床上。
“你好好看看,應該就在這三個人里面。”
“嗯……”
她瞥了一眼,“啊”了一聲,拿起了本田的員工證。
“是他嗎?”我問道。
“不是,”她搖了搖頭,“我只是覺得,如果按我的喜好,應該會選他。但是這個人我沒見過。”
“誰問你喜歡什么樣的男人了!我是在問你昨晚和誰一起過的夜!另外兩個呢?”
“嗯……不知道哇。”
“你再好好看看。”
“都說過不記得了嘛。”她拿起手邊的遙控器,又打開了電視機。電視機里一檔傻乎乎的綜藝節目剛剛開播,她看得哈哈大笑。
看到她這副模樣,我又開始頭疼了。
博集天卷--沉睡美人 作者簡介
東野圭吾
日本當代作家,理科專業出身,專職創作至今近40年。
東野的寫作生涯穩定且高產,年產推理小說二到四部,堅持大眾小說作家的定位,作品風靡海內外。
東野的作品以邏輯縝密且充滿娛樂性為主,深受影視界青睞,已有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戲劇,如《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流星之絆》《神探伽利略》等。
本作為高口碑日劇《東野圭吾懸疑故事》原著。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