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駱駝祥子(“名師精講整本書閱讀”叢書)/老舍 著 熊偉 導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32394
- 條形碼:9787521232394 ; 978-7-5212-3239-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駱駝祥子(“名師精講整本書閱讀”叢書)/老舍 著 熊偉 導讀 本書特色
沉浸式閱讀:邊聽邊玩,經典名著輕松讀完。
精講微課·精選名言·原文暢聽
閱讀訓練營:精品課堂,讀寫能力快速提升。
閱讀點撥·寫作指導·經典精讀
閱讀工具包:高效便捷,閱讀之旅異彩紛呈。
閱讀打卡·閱讀心語·錯題收集
駱駝祥子(“名師精講整本書閱讀”叢書)/老舍 著 熊偉 導讀 內容簡介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主要寫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北平城里,一個朝氣蓬勃、充滿干勁的人力車夫祥子在經歷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后變成冷漠麻木、茍且偷生的“末路鬼”的悲劇故事。老舍以現實主義的筆法與悲天憫人的情懷,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駱駝祥子》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駱駝祥子(“名師精講整本書閱讀”叢書)/老舍 著 熊偉 導讀 目錄
目錄
導 讀 ………………………………………… 1
一……………………………………………… 1
二………………………………………………11
三………………………………………………19
四………………………………………………30
五………………………………………………39
六………………………………………………48
七………………………………………………58
八………………………………………………67
九………………………………………………77
十………………………………………………85
十一……………………………………………95
十二………………………………………… 104
十三………………………………………… 113
十四………………………………………… 123
十五………………………………………… 132
十六………………………………………… 142
十七………………………………………… 152
十八………………………………………… 163
十九………………………………………… 172
二十………………………………………… 182
二十一……………………………………… 192
二十二……………………………………… 201
二十三……………………………………… 211
二十四……………………………………… 219
駱駝祥子(“名師精講整本書閱讀”叢書)/老舍 著 熊偉 導讀 相關資料
導 讀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戲劇家,他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于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父母為他取名“慶春”。舒慶春上學后,為自己取字 “舍予”,此字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這一筆名,是他在 1926 年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時首次使用的。
老舍出身貧苦,自幼愛憎分明,他總是能以強烈的正義感去觀照城市底層人民的生活,并以之為文學題材。老舍 1924年開始創作,一生寫了800余萬字的作品,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四世同堂》《駱駝祥子》《二馬》《離婚》等;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月牙兒》等;短篇小說集《火車集》《櫻海集》等;劇本《茶館》《龍須溝》等;報告文學《無名高地有了名》。
創作背景
這部作品是怎么創作出來的呢?老舍怎么對洋車夫的生活如此了解呢?1936年,老舍從一位山東大學朋友那里聽說了他雇用車夫的一段經歷:這位車夫買了一輛“洋車”,不久之后便賣掉,如此這樣三起三落,最終還是沒能逃脫貧苦的命運。同樣出身貧苦、飽嘗艱辛的老舍對這位車夫的經歷表現出了無限的同情,并在其內心和靈魂深處開始慢慢體味像車夫這一類生活在黑暗、畸形、失衡的舊社會的勞苦群眾。這些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和經歷為老舍創作《駱駝祥子》提供了素材。后來,老舍的朋友又說起另外一個車夫的真實經歷:該車夫被軍隊抓走后,他趁著軍隊轉移時,竟然牽回了三匹駱駝。這個故事中的車夫便成了老舍筆下《駱駝祥子》的原型,他將駱駝和車夫結合在一起,用駱駝引出主人公的出場,并將故事的發生地放在了最熟悉的北京。
老舍醞釀寫這部小說,于是到處打聽駱駝的生活習性、洋車夫的生活狀況,請教各位專家洋車夫的日常生活和內心世界。當然老舍寫這部小說也不是從 1936年才開始的,他有獨特的生活基礎。老舍生于貧苦家庭,長于貧民大院,經歷底層人民的一切困難,對京城貧民世界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了如指掌,他的哥哥和表哥就當過洋車夫,可以說老舍是伴著洋車夫長大的。他在《三年寫作自述》中說:“積了十幾年對洋車夫的生活的觀察,我才寫出《駱駝祥子》。”
閱讀價值
導 讀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戲劇家,他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于1899年2月3日生于北京,父母為他取名“慶春”。舒慶春上學后,為自己取字 “舍予”,此字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這一筆名,是他在 1926 年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時首次使用的。
老舍出身貧苦,自幼愛憎分明,他總是能以強烈的正義感去觀照城市底層人民的生活,并以之為文學題材。老舍 1924年開始創作,一生寫了800余萬字的作品,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四世同堂》《駱駝祥子》《二馬》《離婚》等;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月牙兒》等;短篇小說集《火車集》《櫻海集》等;劇本《茶館》《龍須溝》等;報告文學《無名高地有了名》。
創作背景
這部作品是怎么創作出來的呢?老舍怎么對洋車夫的生活如此了解呢?1936年,老舍從一位山東大學朋友那里聽說了他雇用車夫的一段經歷:這位車夫買了一輛“洋車”,不久之后便賣掉,如此這樣三起三落,最終還是沒能逃脫貧苦的命運。同樣出身貧苦、飽嘗艱辛的老舍對這位車夫的經歷表現出了無限的同情,并在其內心和靈魂深處開始慢慢體味像車夫這一類生活在黑暗、畸形、失衡的舊社會的勞苦群眾。這些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和經歷為老舍創作《駱駝祥子》提供了素材。后來,老舍的朋友又說起另外一個車夫的真實經歷:該車夫被軍隊抓走后,他趁著軍隊轉移時,竟然牽回了三匹駱駝。這個故事中的車夫便成了老舍筆下《駱駝祥子》的原型,他將駱駝和車夫結合在一起,用駱駝引出主人公的出場,并將故事的發生地放在了最熟悉的北京。
老舍醞釀寫這部小說,于是到處打聽駱駝的生活習性、洋車夫的生活狀況,請教各位專家洋車夫的日常生活和內心世界。當然老舍寫這部小說也不是從 1936年才開始的,他有獨特的生活基礎。老舍生于貧苦家庭,長于貧民大院,經歷底層人民的一切困難,對京城貧民世界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了如指掌,他的哥哥和表哥就當過洋車夫,可以說老舍是伴著洋車夫長大的。他在《三年寫作自述》中說:“積了十幾年對洋車夫的生活的觀察,我才寫出《駱駝祥子》。”
閱讀價值
《駱駝祥子》主要寫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北平城里,一個朝氣蓬勃、充滿干勁的人力車夫祥子在經歷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后變得冷漠麻木、茍且偷生的“末路鬼”的悲劇故事。北大教授錢理群、溫儒敏等在編著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中,評價《駱駝祥子》是“寫城市貧民悲劇命運的代表作,這部小說在老舍全部創作中是一座高峰”,它有著豐富的閱讀價值。
1.故事線索清晰,故事背景典型。祥子是全書的主人公,祥子的命運是全書的中心。小說以祥子買車、丟車的“三起三落”為敘事線索,展現祥子這個人物形象的獨特性、完整性以及導致其最終悲劇的必然性。車是祥子的飯碗,祥子省吃儉用攢錢買了一輛新車,沒多久就被大兵給搶了;他再次攢錢,拼命拉車,錢卻被孫偵探給訛了;祥子婚后買了一輛二手車,繼續拉車,沒想到虎妞難產,祥子只好賣了車為其料理后事。在這個過程中,祥子也一步步由善良、勤快、老實的人變成了認命、麻木、墮落的人。在這個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的周圍有各種生活場景和各階層人物,組成了一幅北平市井生活畫面,這里有祥子生活的圈子,以及他與周圍人的關系,作者都做了細致的描寫,全方位地展現了那個特定時代的社會生活環境,從而使祥子這一悲劇人物的社會意義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展示。
2.人物性格鮮明,人物描寫細膩。老舍善于運用多種手法來塑造人物,首先他把祥子這個“小人物”寫活了。祥子本是農村人,后來到城市謀生,選擇了拉洋車,想憑自己的力氣掙飯吃。他老實、健壯、堅忍,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一輛自己的車,不受車廠老板的盤剝。但在當時社會背景下,他的希望一次次破滅,最后變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棄的行尸走肉。祥子不善言辭,沒什么文化,作者在塑造這個人物的時候特別多地使用心理描寫,善用生活實際進行形象的比喻,把祥子心里的苦痛、掙扎描寫得栩栩如生。作品中的虎妞性格潑辣大膽,作者常常用語言和動作描寫來塑造這個人物。除此之外,作品還刻畫了殘忍霸道的劉四爺、善良卻可悲的小福子、生活窘迫的馬家祖孫、詐騙祥子的孫偵探等各色人物,都各具特點。
3.小說主題深刻,揭示社會悲劇的意義。作者將祥子放在軍閥統治下的廣闊社會背景當中,寫到舊社會對普通勞動者生命的賤視,運用批判現實主義的寫法,揭示了祥子命運悲劇的主、客觀方面的種種原因,展示了人物的悲劇色彩。表達了作者對掙扎在社會底層生活的百姓命運的關切和同情,批判了把祥子逼進墮落深淵的黑暗社會,批判了狹隘的個人主義,揭示了個人奮斗不能使勞動人民擺脫貧困、改變境遇的主題。
4.了解書中的“京味”文化。作者在作品中對老北京的人情風俗、市井生活、語言習慣都做了細微的描繪,散發著濃濃的“京味兒”。比如獨特的兒化音,“趕明兒”“今兒個”,敘述語言中“殺好了腰”“膩煩”等都有明顯的北京特色。作品中很多生活場景放在大雜院、車廠、茶館等,也是北京文化特性的體現。
閱讀方法
《駱駝祥子》共 24章,約22萬字,篇幅適中,閱讀時要做一個閱讀規劃。這是一部小說,是部編版教材七年級下冊書目的第一本。針對小說閱讀,我們強調關注情節、人物、環境等要素,并思考作品主題,建議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結合這些要素做圈點批注。全書通讀完成之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題,做一個深入的探究。
1.閱讀規劃。課標要求中學生閱讀每分鐘不少于 500字,22萬字約需要7個小時讀完。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保證每天的閱讀時間,建議每天不少于半小時到1小時的閱讀。那么全書讀下來應該在兩周之內即可完成。在閱讀開始前,制定一個詳細的閱讀打卡表,比如按照章節分,每天閱讀兩章,12天閱讀完成。周末兩天回顧總結,理出情節脈絡、人物關系,發現疑惑、選擇專題。
2.閱讀實施。在具體閱讀中要運用圈點批注的方法。圈點就是隨手勾畫,勾畫的是作品的重點、難點、疑點或深有體會之處。批注可以從作品的內容、結構、寫作手法、語言特色等方面著手,進行評價、分析、聯想,或寫出心得體會,或提出自己的見解。在具體圈點批注時可以自己設定一些符號,比如用圓點或圓圈表示好詞好句,用問號表示質疑,用直線畫下的句子是人物細節描寫,用曲線畫下的句子是環境描寫等。符號設定之后,養成固定使用的習慣,這樣在整理讀書筆記時不至于凌亂。下面舉幾個批注示例片段:
人物細節的批注
二十來的歲,他已經很大很高,雖然肢體還沒被年月鑄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經像個成人了——一個臉上身上都帶出天真淘氣的樣子的大人。看著那高等的車夫,他計劃著怎樣殺進他的腰去,好更顯出他的鐵扇面似的胸,與直硬的背;扭頭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寬,多么威嚴!殺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褲,褲腳用雞腸子帶兒系住,露出那對“出號”的大腳!是的,他無疑地可以成為最出色的車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批注:祥子的外貌描寫,突顯他高大的身材,壯碩的體形,天真的性格,自信的風貌,“傻子似的”笑是對自己非常滿意的表現,他堅信身體好、年輕是他生存下去的有力武器。體現他樂觀自信的特點。
環境描寫的批注
越走天越亮了;不錯,亮處是在前面,他確是朝東走呢。即使他走錯了路,方向可是不差;山在西,城在東,他曉得這個。四外由一致的漆黑,漸漸能分出深淺,雖然還辨不出顏色,可是田畝遠樹已都在普遍的灰暗中有了形狀。星星漸稀,天上罩著一層似云又似霧的灰氣,暗淡,可是比以前高起許多去。祥子仿佛敢抬起頭來了。他也開始聞見路旁的草味,也聽見幾聲鳥鳴;因為看見了渺茫的物形,他的耳目口鼻好似都恢復了應有的作用。他也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一切,雖然是那么破爛狼狽,可是能以相信自己確是還活著呢;好像噩夢初醒時那樣覺得生命是何等的可愛。
批注:這一段環境描寫,寫出了天漸亮,黑暗退卻,通過青草味、鳥鳴聲側面烘托出生機猶在,天亮而富有生機的景色烘托出祥子走出心理的迷茫,而有了堅定的方向,他活過來了,有身體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他看到了希望。
3.專題探究。在通讀全書、精批圈畫之后,對整本書會有一個自己的認識。可以結合自己感興趣的專題,進行深入探究,寫成讀書報告。或幾位對同一選題有興趣的同學組成探究小組,合作探究,完成探究報告進行分享展示。選題可以是自己發現的,也可以是老師推薦的,還可以是網絡資源提供的,只要是感興趣、有價值的都值得去做。比如結合主人公祥子的命運起伏,探究其悲劇原因,這是從人物分析的角度做深入探究。比如對老舍這位語言大師的語言特色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專門探究作品里的“京味兒”語言,這是從語言特點的角度深入探究。角度很多,大家可以多多思考,多多實踐。
駱駝祥子(“名師精講整本書閱讀”叢書)/老舍 著 熊偉 導讀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小說家、戲劇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1924年開始創作,著有800余萬字的作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四世同堂》《駱駝祥子》《二馬》《離婚》等;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月牙兒》等;短篇小說集《火車集》《櫻海集》等;劇本《茶館》《龍須溝》等;報告文學《無名高地有了名》。
導讀:
熊偉,文學博士,現任教于北京中學。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北京市朝陽區學科帶頭人。從教期間,多次獲得市區級教學技能展示一等獎,多篇論文獲獎。致力于閱讀和寫作教學,帶領學生讀整本的書,相信讀書潤澤生命,在讀書和寫作中聽生命拔節的樂音。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