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搭薩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21769845
- 條形碼:9787521769845 ; 978-7-5217-6984-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搭薩 本書特色
1.福建客家敘事,因其族群聚居、鄉(xiāng)村日常、平民書寫,以及南方丘陵氣候自然,使其與潮汕地區(qū)的新南方文學,既有南方詭譎想象的一致,又有所現(xiàn)實群落意義的區(qū)別,而與臺灣、馬華的南方文學更為接近。
2.福建客家地域文學獨特價值之處,在于其內(nèi)陸地形復雜易守難攻、歷史上少經(jīng)戰(zhàn)亂,這使得其文化與秩序具有延續(xù)性、而其變革的議題,常涉內(nèi)部困滯與自我更迭。本集多篇小說的背景或主旨即生發(fā)于此。
3.青年作家林為攀,自“新概念”作文獎、休學、離家,漂泊十余載,重返客家精神原鄉(xiāng)、扛起人生搭薩——“童年與故鄉(xiāng)就是一根救命稻草,它們會讓你在社會上走投無路之際給你一記悶棍,讓你突然渾身一個激靈,想起隱藏在大腦褶皺里的往事”。
4.回望故鄉(xiāng)的山川日月和客家的婚喪嫁娶,尋找生命的滋味與力量,重新扛起人生重擔。
搭薩 內(nèi)容簡介
回到故鄉(xiāng)山川日月,扛起人生滋味搭薩 青年作家林為攀客家敘事中短篇小說集 打醮搭菩薩便車,也稱作“扛菩薩”,有求財祈平安之意,后指滋味,生活有滋味是有搭薩,無滋味便是冇搭薩。客家人把結(jié)婚、蓋房、打醮稱為人生三大搭薩。 《搭薩》是青年作家林為攀的客家敘事中短篇小說集,以戲班活人傀儡、游藝馬戲團、臺風洪水等寓言隱喻,營造南方風情的歷史異想時空,進入平民性的南方現(xiàn)實書寫,探究客家親族群落間的生存法則與秩序心法,以及生活其中、穿透時代虛實的客家人想要“出走”、無法“安頓”的矛盾困境。重返精神故鄉(xiāng),扛起人生搭薩。
搭薩 目錄
玲瓏七竅心—————————————————————— 001
明明是在用傀儡演戲,實際上演的卻是人的感受。文人用文章托物言志,藝人則用傀儡寄意于物,寫文章可以淚灑紙上以示激憤,可吊傀儡不能淚灑當場。
搭薩 ————————————————————————— 069
打醮搭菩薩便車,別稱“扛菩薩”,有求財祈平安之意。后指滋味,生活有滋味是有搭薩,無滋味便是冇搭薩。客家人把結(jié)婚、蓋房、打醮稱為人生三大搭薩。
沙漏—————————————————————————— 141
祖母把晝伏夜出當成自己晚年*重要的生存法則。
凡·高馬戲團—————————————————————— 167
老莫正把動物從籠里放出來。我站在廢墟上看著老莫的背影,跑過去。
我說:“老莫你能不能帶我一起走?”
胡不歸————————————————————————— 221
臺風頃刻之加大了。這回它將抹掉地上的屋頂、莊稼、牲畜等一切脆弱的生命,只有躲藏在丘陵褶皺里的螞蟻、蕨類、苔蘚等堅強的生物將幸免于難。
搭薩 相關(guān)資料
玲瓏七竅心(節(jié)選)
松姑后來很懷念霧嶺的杜鵑花。年幼的她在房里待膩了,就推門出去,推門聲像竹子斷裂。她一下子看盡萬山紅遍,杜鵑花沒有洛陽城的牡丹富貴,也沒有平陰的玫瑰浪漫,可她卻偏愛這種山花。不管過了多少年,她都記得當年出走霧嶺的那天。她用花汁涂艷了自己的臉,正式開始了向儒釋道借飯吃的傀儡師生涯。
做傀儡師并沒有死規(guī)定,它不像中醫(yī)要求能認出百草,也不像木匠得知道哪種樹能用來做棟梁。做傀儡師沒有那么復雜,它的關(guān)鍵不在隔著一層肚皮的心里,而在一眼就能瞧出俊丑的臉上。也是天生該她吃這碗飯,她的五官就像一截最適合拿來做木偶的香樟木,幾乎不用怎么動刀,就能立在四角臺上,或為人偶中的十八羅漢,或為動物偶中的龜、蛇、鳥、兔。可惜,她是一個女人,還是一個娃娃。做傀儡師的,古來皆跟神怪打交道,不會看不起女性,也不敢看不起,即便真的看不起,也不會在臉上露出來。他們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只能放在手里操縱的傀儡身上。主要是,傀儡師需要走南闖北,怕女兒身吃不了這種苦,培養(yǎng)半天別到時跟哪個登徒子跑了,班主承受不了這巨大的損失。別看傀儡師常放豪言只跟儒釋道借飯吃,但仍要看東家臉色,沒有東家請,整班的傀儡師和傀儡都只能跟成仙成圣的孔夫子、釋迦牟尼和老子喝西北風去。因戰(zhàn)亂,看傀儡戲的人本就少,若再被別人知道傀儡師中還有個女娃,說不定整班都要關(guān)門歇業(yè)。理是這個理,可眼前這個女娃又實在寶貝得緊,蔚南班的老傀儡師哪里舍得放她走。
老傀儡師姓關(guān),單名一個通字。眼前的這個女娃娃看五官就是吃傀儡師這碗飯的,他則是三界通關(guān)的姓名里就注定了該他端這碗飯。但他老了,操縱起傀儡有心無力,眼看三界日益脫離掌控,他急需一個徒弟承繼衣缽。他一眼相中了這個出走霧嶺四處乞食的女娃娃。他知道班主不愿意收留女流之輩,便讓她頂替那個壞了的木偶,隨蔚南班水宿山行。整班都沒人發(fā)現(xiàn)她,她也很懂事,只在夜深后吃幾口老傀儡師給她留的剩飯。吃完又站到那些木偶中去,渾身不敢擅動,僅一雙眸子在滴溜溜偷轉(zhuǎn)。閑時,蔚南班上到班主,下到掌鑼鼓的幫腔,都愛去賭坊賭一把,只有老傀儡師不去。待到整班無人,只剩老傀儡師和一個暫時成為傀儡的女娃娃,老傀儡師就會讓她活動活動筋骨,但不敢抹掉她臉上涂的粉彩,還會抽空教她吊傀儡子,即傳授傀儡戲。
女娃娃這時才知道,她能留下來不是這個老爺爺看她可憐,有心抬舉她半碗飯?zhí)铒柖亲樱强粗辛怂奈骞佟5蹩茏硬辉谑种甘欠耢`活,也不在力氣夠不夠足,雖然這兩點也很重要,更重要的還是五官能不能做出萬般變化。照理說,傀儡師不需要自己做表情,畢竟不是戲臺上的演員,而且表情自有那些傀儡承擔,不過老傀儡師老早就打量著革新傀儡戲了。多年來,他先后革新了向無曲譜、只沿土俗的唱腔,可讓句調(diào)長短、音的高低隨心入腔;還托人寫了幾折新傳本,不再是《敗走麥城》《桂英掛帥》等老古董。可仍舊欠點兒火候,原因不是唱腔不動聽、新傳本不曲折,也不是伴奏的西皮二黃不夠活潑和婉轉(zhuǎn),而是充當演員的木偶表情僵化。看到這個女娃娃,老傀儡師心里咯噔一下,像掛鐘里面的齒輪終于咬合了時針、分針和秒針,他放棄再去借鑒戲臺上演員失真的表情,準備讓她變身傀儡。
玲瓏七竅心(節(jié)選)
松姑后來很懷念霧嶺的杜鵑花。年幼的她在房里待膩了,就推門出去,推門聲像竹子斷裂。她一下子看盡萬山紅遍,杜鵑花沒有洛陽城的牡丹富貴,也沒有平陰的玫瑰浪漫,可她卻偏愛這種山花。不管過了多少年,她都記得當年出走霧嶺的那天。她用花汁涂艷了自己的臉,正式開始了向儒釋道借飯吃的傀儡師生涯。
做傀儡師并沒有死規(guī)定,它不像中醫(yī)要求能認出百草,也不像木匠得知道哪種樹能用來做棟梁。做傀儡師沒有那么復雜,它的關(guān)鍵不在隔著一層肚皮的心里,而在一眼就能瞧出俊丑的臉上。也是天生該她吃這碗飯,她的五官就像一截最適合拿來做木偶的香樟木,幾乎不用怎么動刀,就能立在四角臺上,或為人偶中的十八羅漢,或為動物偶中的龜、蛇、鳥、兔。可惜,她是一個女人,還是一個娃娃。做傀儡師的,古來皆跟神怪打交道,不會看不起女性,也不敢看不起,即便真的看不起,也不會在臉上露出來。他們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只能放在手里操縱的傀儡身上。主要是,傀儡師需要走南闖北,怕女兒身吃不了這種苦,培養(yǎng)半天別到時跟哪個登徒子跑了,班主承受不了這巨大的損失。別看傀儡師常放豪言只跟儒釋道借飯吃,但仍要看東家臉色,沒有東家請,整班的傀儡師和傀儡都只能跟成仙成圣的孔夫子、釋迦牟尼和老子喝西北風去。因戰(zhàn)亂,看傀儡戲的人本就少,若再被別人知道傀儡師中還有個女娃,說不定整班都要關(guān)門歇業(yè)。理是這個理,可眼前這個女娃又實在寶貝得緊,蔚南班的老傀儡師哪里舍得放她走。
老傀儡師姓關(guān),單名一個通字。眼前的這個女娃娃看五官就是吃傀儡師這碗飯的,他則是三界通關(guān)的姓名里就注定了該他端這碗飯。但他老了,操縱起傀儡有心無力,眼看三界日益脫離掌控,他急需一個徒弟承繼衣缽。他一眼相中了這個出走霧嶺四處乞食的女娃娃。他知道班主不愿意收留女流之輩,便讓她頂替那個壞了的木偶,隨蔚南班水宿山行。整班都沒人發(fā)現(xiàn)她,她也很懂事,只在夜深后吃幾口老傀儡師給她留的剩飯。吃完又站到那些木偶中去,渾身不敢擅動,僅一雙眸子在滴溜溜偷轉(zhuǎn)。閑時,蔚南班上到班主,下到掌鑼鼓的幫腔,都愛去賭坊賭一把,只有老傀儡師不去。待到整班無人,只剩老傀儡師和一個暫時成為傀儡的女娃娃,老傀儡師就會讓她活動活動筋骨,但不敢抹掉她臉上涂的粉彩,還會抽空教她吊傀儡子,即傳授傀儡戲。
女娃娃這時才知道,她能留下來不是這個老爺爺看她可憐,有心抬舉她半碗飯?zhí)铒柖亲樱强粗辛怂奈骞佟5蹩茏硬辉谑种甘欠耢`活,也不在力氣夠不夠足,雖然這兩點也很重要,更重要的還是五官能不能做出萬般變化。照理說,傀儡師不需要自己做表情,畢竟不是戲臺上的演員,而且表情自有那些傀儡承擔,不過老傀儡師老早就打量著革新傀儡戲了。多年來,他先后革新了向無曲譜、只沿土俗的唱腔,可讓句調(diào)長短、音的高低隨心入腔;還托人寫了幾折新傳本,不再是《敗走麥城》《桂英掛帥》等老古董。可仍舊欠點兒火候,原因不是唱腔不動聽、新傳本不曲折,也不是伴奏的西皮二黃不夠活潑和婉轉(zhuǎn),而是充當演員的木偶表情僵化。看到這個女娃娃,老傀儡師心里咯噔一下,像掛鐘里面的齒輪終于咬合了時針、分針和秒針,他放棄再去借鑒戲臺上演員失真的表情,準備讓她變身傀儡。
三教九流,諸行諸業(yè),都能在年關(guān)歇幾天肩膀,但傀儡師不行,年關(guān)正是最忙的時候。哪怕一年沒開張的末流傀儡班,這個時候都能接到幾單活兒,更不用說名頭比鑼鼓還響的蔚南班。傀儡師有專門休息的日子,每年七、八兩個月,他們才能補過沒過上的節(jié)假。
這年七月初七,到了開鐮割禾的季節(jié),老傀儡師難得放假,有時間慢慢把傀儡行的“四字口訣”授給她,并讓她往后在臺上一一溫習。
老傀儡師鄭重對她說,松姑,你到底想不想跟我吊傀儡子?
想。
以后會很辛苦,怕不怕?
不怕。
那我現(xiàn)在就把本行的四種表情教給你,正式收你為徒。
好。
第一種:吞。
吞
霧嶺,嶺陡云低,走在路上,常會撞見云,入到家門,地上一片水。進門的是松姑的父母,他們把云里的水帶進了家門,跟抱著碗舔碗底的松姑說,又像在跟彼此說:再由她這樣吃下去,我們這座山嶺遲早會被她吃空。松姑放下碗,用手捏起嘴角的飯粒,抹進嘴里,沒看她吞咽,就說起了話:“餓死了,還有吃的沒?”
松姑的飯量很大,家里本就困難,每頓還要多做幾碗飯,這幾碗飯在她肚子里也撐不到吃晚飯的時候,幾乎剛吃完中飯,在地里賣汗水的父母都還沒感覺到餓,松姑就又想吃飯了。她小小年紀,也知道不在飯點的饑餓就像突然上門的客人,一時拿不出好東西招待對方。不過她總有辦法跟門外的霧嶺打牙祭,她的食祿不在家里逢年過節(jié)買的幾兩肥肉上,而是在這座終年彌漫著霧水的嶺上。只要眼睛夠好使,她就能看到掛在松柏之間的各色野果;只要腿腳夠有勁,她就能逮到被困在陷阱里的小獸。可是時間一久,即便這座山嶺仍有濃霧偽裝,一聽到小松姑的口哨聲,整座山嶺就會頭皮發(fā)麻:跑不脫的野果會祈求落一陣急雨,好讓它們能從枝頭墜下來,躲到厚厚的松針底下;跑得脫的小獸只希望她手里沒有彈弓或者鳥銃,否則它們就要全部進到她的肚子里。小松姑占不到霧嶺的便宜,便拿出了父母春天播種、秋天收獲的耐心,躲在一棵腐朽的松木旁,等待雨后斑斕的蘑菇像酒席上被端出來的七葷三素的十大碗。可是蘑菇也不想被她吃,它們寧愿錯過這一季,也不想在剛冒頭的時候就被她連根拔起。小松姑的肚子就像一個無底洞,存不下能轉(zhuǎn)化成營養(yǎng)、供她快快長大的飯菜。假如她吃完飯乖乖在家里待著,說不定肚子還能多扛一會兒,可她偏偏撂下飯碗走進了霧嶺深處,因此她比平時更早餓了。
父母在霧嶺下干活,這幾畝梯田就像霧嶺吃飽喝足松開的腰帶,松姑沒出生前,勉強還能養(yǎng)活兩口之家,在松姑出世后,就顯然喂不飽多出來的一張嘴了。再說,松姑還比其他小孩飯量大。愁,愁的不只這座霧嶺,她的父母更愁,每天出門干活眉頭都像掛了一副無菜可夾的筷子,每天干完活兒回家眉間愁仍未卸下。飯還沒做好,就看到松姑抱著碗準備上了,愁便加上了長吁短嘆,又不想被她聽見,只好不停說話,可是說出的每一句仍然加了愁,就像做的每一頓飯都少不了鹽一樣。小孩子飯量大,不是調(diào)皮就是有病,可是松姑并不調(diào)皮,只要她肚子里有食,就會幫父母干活,幾乎把家里能干的活兒都給干了,也是現(xiàn)在手腳脆,下不了地,不然她估計還會幫忙犁田或者脫粒。每次留在家里喂雞,她就會看著那只三黃母雞流口水,還會看看草垛里有沒有雞蛋,有時摸到了幾顆雞蛋,剛想下鍋全煎了,想起在地里流汗的父母,又不舍得了,強行把口水咽回去。她也沒病,除了老是喊餓,沒見有別的癥狀,吃了這么多飯,還是瘦,如果真是有病,也是吃病,或者富貴病。這種病在大富人家,好醫(yī),也能醫(yī),但在窮人家,就比絕癥還棘手。
松姑吃東西不是吃,而是吞,但她的口卻不大,反而還有點兒小,不認識的人看到她,就會誤以為她撒把米就能養(yǎng)活。她的吃相,或者說吞相并不難看,不像別的餓死鬼吃起來不顧形象。她吃飯時不出聲,還會細嚼慢咽,這本來跟吞毫無關(guān)系,但因嚼的時間久了,咽的東西多了,細嚼慢咽也變成了狼吞虎咽。沒東西吃的時候,她還會不停吞口水,口水吞干了,又站在門口吞空氣。父母只要看到她在吞空氣,就會怪她吞掉了霧嶺的太陽,讓霧嶺每天都濕漉漉。太陽很大,假如真能吃下肚,或許松姑一整年都可以不吃米飯。她吞空氣吞累了,就會活動腮幫子,鵠立嶺上,可是太陽在濃霧中就像火候不夠沒煎熟的雞蛋,她看清它都費勁,更不用說把它摘下來一口吃了。腳下的松針在動,仿佛她踩住了霧嶺所有生靈共同的被子。她松開腳,白高興一場,腳下不是能吃的蟬和鳥,而是從松樹枝頭小心翼翼掉落的松果。她撿起一顆松果,松果表面皺皺巴巴,丑陋的表皮里面卻不是清甜可口的板栗。松果長得跟毛栗子很像,可也只是外表像,內(nèi)心差別很大,對,就像一把鈍刀和一塊嫩豆腐的區(qū)別。
她把松果往低處拋,驚動了蟄伏在霧嶺四處的飛禽走獸。飛禽在潮濕的天空扇累了翅膀,走獸在無路可走的嶺上撞破了腦袋。松姑看到天空與大地都在響亮地拍肚皮,就像是在收拾飯桌準備吃飯了。過了一會兒,飛禽就消失在了可以揉出一江水的天空,荊棘叢生的嶺上也沒了那些走獸的蹤影。鍋底灰的天空已經(jīng)把飯桌清潔干凈了,可還是有一朵純白的羽毛像朵白云一般成了陰天里的不速之客。松姑餓了,她又餓了,她已經(jīng)很努力了,可是餓意今天只比昨天和前天遲了不到一刻鐘。她餓著肚子走下霧嶺,不用她張口,樹梢的霧水就會自動滴到她嘴里,可是霧水跟空氣一樣,對饑餓的肚子沒有任何幫助。她只好閉上嘴巴,任由霧水在嘴邊凝成珠,然后她像在荷葉上打滑一樣跌倒在層林盡染里。天空是鍋底灰,可是霧嶺在濃霧之下卻百花盛開。不管是紅色的杜鵑花、紫色的通泉草,還是白色的蓮子草,松姑都一一用嘴嘗過。酸,澀,苦,她的空肚子登時就像打翻了一個調(diào)料罐。她搖搖頭、聳聳肩,慌忙啐掉,舔葉上的露水漱口。此后再怎么餓,也不敢再吃任何野花野草了。
父母還在嶺間勞作,用火燒出的一寸荒,用刀砍出的一片地,把種子撒下去,不求能有好收成,只求一百棵稻子里有一半能抽穗,抽穗的里面再有一半能結(jié)粒,就滿足了。跟地搶食,也是在跟天奪食,地薄、天惡,太陽老不出來,難有好收成。松姑趕回去做飯,擔心飯還沒熟生米就全進了自己肚子,哪怕盡力在忍了,飯香也會像捕獸夾子,讓她犯下一人吃飽餓到全家的過錯。父母又每次都晚歸,她既要保證不偷吃,又要保證不讓飯菜涼,只得再生火溫飯。夜空沒有星光,只有火灶里饑餓的藍色火苗在舔鍋底。
父母回家后,不先忙著吃飯,他們要先撣掉身上帶回來的落葉,還要脫下鞋子放在門邊,因為鞋底的春泥很厚,會把客廳和廚房的地面踩出許多收拾不了的鞋印。第二天,等鞋底的春泥稍微干了一點兒,他們才會用一根樹枝把泥揩掉,就像在切一塊肥肉中沒有多少的瘦肉。那時還在點洋油燈,光亮不足,幾乎照不亮桌上的飯菜和挨在一起吃飯的三顆腦袋。有時松姑的筷子誤夾到父親或母親的碗里,有時米飯吃完了,桌上的菜卻沒夾幾筷子。不過也好,只要剩菜能扛過一宿不餿,第二天還可以拿來吃。夜晚吃飯難,洗碗筷也難,松姑負責洗碗。屋檐下有口大缸,破了個口子,所以這口大缸裝的水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多,缸口上還蓋了一片枯荷葉。這片荷葉剛摘下來的時候還很新鮮,松姑帶它回家的時候把它蓋在頭上,天上沒落雨,荷葉上的露珠卻爭先恐后地落下來。松姑頂著雨簾回家,把荷葉蓋到大缸上,忙躲進廚房烤火去了。出來一看,身上的衣服干了,缸上的荷葉也沒那么水靈了。她算是看出來了,美好的東西總是短命。她揭開枯荷,舀水洗碗,天黑看不清碗底有沒有吃干凈,好在她的小手能摸出來碗里還有沒有飯粒。她倒一點兒水在碗里,然后用手在碗底撈,就像在淤泥里撈泥鰍一樣,終于被她撈到了一粒米飯,二話不說就往嘴里送。大缸有些裂,夜里看不清,白天才能看到缸身上那道像閃電一樣的裂紋,松姑有時想著它快點兒破,好讓她懸著的心落下來,有時又不愿意它破,害怕缸里的水會漫到屋子里。
搭薩 作者簡介
林為攀,福建上杭人,九〇后青年作家。高中時以處女作《作家之死》獲第十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二等獎。大二選擇退學,隨后周游全國。曾從事廣告、編劇等工作。自十九歲立志寫作,迄今矢志不移。工作掙錢,辭職寫小說,周而復始二十余次。現(xiàn)為北京老舍文學院合同制作家。
出版有長篇小說《追隨他的記憶》《萬物春生》《梧桐棲龍》和小說集《當一朵云撞見一張紙》《馴小說的人》等。入選二〇二○年《小說選刊》與中國作家協(xié)會青年委員會聯(lián)合推出的“新銳小說家20強”。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經(jīng)典常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