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四書】修身管理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432068
- 條形碼:9787516432068 ; 978-7-5164-3206-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四書】修身管理研究 內容簡介
“四書”完整闡釋的天下為公、為政以德、天人合一、自強不息等觀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孔子說,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史記·太史公自序·論六家要旨》說:“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
修己治人是中華民族對于管理本質的理解,管理始于修己身,止于眾身修,換句話說,修身是管理的起點,也是管理的終點。
本書以儒學基本價值追求為核心,緊扣修身的根據、目標及方法的問題,論述《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修身思想的基本要義,將古典心性論儒學關于修身的根據與工夫的論述清理出可以理解的系統。
【四書】修身管理研究【四書】修身管理研究 前言
序 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成于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被創造和豐富,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俱進,成為滋養中國式現代化的不竭營養。它包含的豐富哲學思想、價值觀念、藝術情趣和科學智慧,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礦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習近平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融合”叢書(以下簡稱“叢書”)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旨在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的深度融合探尋路徑、總結經驗、提供借鑒,為推動中國特色現代管理事業貢獻智慧與力量。
是為序。
朱宏任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
【四書】修身管理研究 目錄
目 錄
**章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修身與管理 1
**節 中華傳統文化與管理 3
第二節 修身的要素與結構 8
第三節 修身思想的演變歷程 12
第四節 修身思想的轉化發展 15
第二章 “四書”的成立與意義 19
**節 “論”“學”“庸”“孟”的時代與內容 21
第二節 “四書”的成立 35
第三節 “四書”的當代價值 46
第三章 “四書”論修身的根據 67
**節 天命新詮 69
第二節 仁生禮樂 75
第三節 天命之性 86
第四節 性善論證 90
第四章 “四書”論修身的目的 103
**節 孔子論士與君子 105
第二節 君子依乎中庸 111
第三節 孟子的人格理想 118
第四節 “典型在夙昔”:“四書”中的圣賢群像 122
第五章 “四書”論修身的工夫 169
**節 工夫總綱 171
第二節 立志 193
第三節 辨志 199
第四節 博文 206
第五節 時習 215
參考資料 251
【四書】修身管理研究 作者簡介
吳通福,1971年8月生于江西玉山。1991年畢業于江西上饒師專中文系,1997年獲復旦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2002年獲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鄉村中學語文教師、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助理、博士后研究員,2004年9月以來一直服務于江西財經大學。主要從事中國經學史、儒學史的教學和研究,出版有《晚出〈古文尚書〉公案與清代學術》《清代新義理觀之研究》、《國學導論》及《中國古典管理哲學》(2016年第1版,2020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新1版)等著作。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