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齊魯青未了/葛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32585
- 條形碼:9787521232585 ; 978-7-5212-3258-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齊魯青未了/葛寧 本書特色
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抗戰(zhàn)時期的家族情感與革命信仰,既有歷史的厚重感,也有人性的溫暖。
這是一部關于家族、信仰與成長的小說,也是一幅展現(xiàn)抗日戰(zhàn)爭時期山東地區(qū)風云變幻的壯麗畫卷。陳家兒女的故事,將帶你重回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感受他們的熱血與堅韌,見證他們的選擇與擔當。
齊魯青未了/葛寧 內(nèi)容簡介
山東鄒平,有一戶靠貨郎擔子致富的陳家。陳家有二兒四女。陳家家規(guī):男要學醫(yī),不納妾,不沾嫖賭毒;女要上學,不裹腳,不扎耳洞。“濟南慘案”的發(fā)生和日本軍人的殘暴,各路土匪橫行、鄉(xiāng)村建設運動式微和韓復榘統(tǒng)治的虛偽,讓時刻關注時局及日本對華企圖的陳家兒女,對國民政府非常失望。“西安事變”后,陳家預感中日必有一戰(zhàn),新增一條家規(guī):決不當漢奸。陳家兒女相繼投身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洪流,在齊魯大地上盡展所能……
齊魯青未了/葛寧 目錄
目錄
**章 陳家兒女 ……………… 001
第二章 濟南奇遇 ……………… 015
第三章 新年聚會 ……………… 029
第四章 投身抗日 ……………… 042
第五章 山東縱隊 ……………… 056
第六章 剪發(fā)放羊 ……………… 070
第七章 魚水情深 ……………… 084
第八章 初次歸隊 ……………… 097
第九章 膠東送金 ……………… 110
第十章 兄妹相見 ……………… 124
第十一章 孫祖戰(zhàn)斗 ……………… 138
第十二章 一一五師 ……………… 152
第十三章 出演繁漪 ……………… 166
第十四章 西海夜話 ……………… 179
第十五章 熬過艱難 ……………… 192
第十六章 減租減息 ……………… 205
第?十?七?章 話劇為媒 ……………… 218
第?十?八?章 被迫撤離 ……………… 231
第?十?九?章 再次歸隊 ……………… 244
第?二?十?章 娘家來人 ……………… 257
第二十一章 算地瓜賬 ……………… 270
第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 ……………… 284
第二十三章 開被服廠 ……………… 298
第二十四章 保衛(wèi)勝利 ……………… 312
第二十五章 革命到底 ……………… 326
齊魯青未了/葛寧 相關資料
(頁碼:001-003)
第一章 陳家兒女
“三姐,我還是堅決不同意你跟施明榕結(jié)婚!你絕對不能答應大哥大嫂。”年輕姑娘陳安波的聲音低沉但語速極快,清秀的小臉因為憤怒而變得微紅。陳安波說完,背起書包轉(zhuǎn)身就走了。從大哥在四方開的初九醫(yī)院到鐵路中學,不遠,陳安波以前都是和姐姐一起走路上學的,只是,從這個新學年開始,這條上學路上少了一個人。
陳安波噔噔地走在路上,氣鼓鼓地越走越快。可是,走著走著,她低下頭,無奈地看著左腳黑皮鞋鞋頭又張開的小口,不得不慢下來,一步步挪到路邊,從書包里摸出一小管膠水,彎下腰,熟練地把管頭伸進開口處,輕輕擠出一點膠水,均勻地涂上了薄薄的一層。站直身子等了一會兒,心里數(shù)滿了三十秒,她使勁地踮起左腳尖,轉(zhuǎn)了轉(zhuǎn),嗯,粘牢了,趕緊的,不能遲到。陳安波整了整書包,繼續(xù)向?qū)W校走去,只是,腳步變得輕盈了些,可不敢太廢鞋了,新學期的白運動鞋還沒有向大嫂張口要錢買呢。唉,一生氣,自己一個人就先出來了。
大嫂啊,想著想著,陳安波忽然想起了已經(jīng)去世的爹娘。陳安波兄弟姐妹六個,她是最小的,最上面的大哥陳安洋比她大整整二十歲,娘親在她八歲時就病故了,三年后,父親,曾經(jīng)赫赫有名的“八爺”也撒手而去。
陳安波的父親是道道地地的鄒平人,家住鄒平城南門里。光緒年間,有兩個英國傳教士仲鈞安、蔚蘭光就租了陳家隔壁的張訓堂家房子住,一邊傳教布道,一邊開診所辦學校。那時陳安波的爹是個窮人,還沒有后來的“八爺”稱號,饑一頓飽一頓的。但八爺硬是靠著挑貨郎擔子、搖撥浪鼓起家,走村串鄉(xiāng)地做些小買賣,積攢一點小錢之后在周村大街開了一家豆腐坊,從行商升級成坐商,最后擁有十幾個油坊、布莊和雜貨鋪,一度跺一腳鄒平城都晃蕩,被人按他在老陳家的大排行而尊稱為“八爺”。八爺不僅是個勤快人,而且還是一個會說話、愛琢磨、能擔事的人。走街串巷的,加上他的幾家作坊鋪面都在周村,那是膠濟線上的大站,消息靈通,老佛爺、袁巡撫、李中堂、甲午海戰(zhàn)、戊戌變法、庚子事變、中華民國、德國人、日本人……他心里都有一本賬,因而雖已發(fā)家致富但內(nèi)心依舊苦悶,一有空就愛去聽仲牧師、蔚牧師講道,不知不覺就成了基督的子民,而且還識了字。他特別欽佩仲牧師那伙兒英國傳教士賑濟災民、安置孤兒的舉動,對蔚牧師在周村開的小博物館更是興趣盎然,里面的火車模型、顯微鏡、地圖冊等等,他去看了無數(shù)次,當然也就無數(shù)次地腹誹朝廷的昏聵無能和民國的雜亂無章。為此,他孩子的名字中間都有一個仲鈞安牧師的中文名“安”字,第三個字則都是三點水旁的,以便既能繼續(xù)不動聲色地表達他對基督的信仰,又能表達他對天下太平、子女平安喜樂的愿望。
(頁碼:001-003)
第一章 陳家兒女
“三姐,我還是堅決不同意你跟施明榕結(jié)婚!你絕對不能答應大哥大嫂。”年輕姑娘陳安波的聲音低沉但語速極快,清秀的小臉因為憤怒而變得微紅。陳安波說完,背起書包轉(zhuǎn)身就走了。從大哥在四方開的初九醫(yī)院到鐵路中學,不遠,陳安波以前都是和姐姐一起走路上學的,只是,從這個新學年開始,這條上學路上少了一個人。
陳安波噔噔地走在路上,氣鼓鼓地越走越快。可是,走著走著,她低下頭,無奈地看著左腳黑皮鞋鞋頭又張開的小口,不得不慢下來,一步步挪到路邊,從書包里摸出一小管膠水,彎下腰,熟練地把管頭伸進開口處,輕輕擠出一點膠水,均勻地涂上了薄薄的一層。站直身子等了一會兒,心里數(shù)滿了三十秒,她使勁地踮起左腳尖,轉(zhuǎn)了轉(zhuǎn),嗯,粘牢了,趕緊的,不能遲到。陳安波整了整書包,繼續(xù)向?qū)W校走去,只是,腳步變得輕盈了些,可不敢太廢鞋了,新學期的白運動鞋還沒有向大嫂張口要錢買呢。唉,一生氣,自己一個人就先出來了。
大嫂啊,想著想著,陳安波忽然想起了已經(jīng)去世的爹娘。陳安波兄弟姐妹六個,她是最小的,最上面的大哥陳安洋比她大整整二十歲,娘親在她八歲時就病故了,三年后,父親,曾經(jīng)赫赫有名的“八爺”也撒手而去。
陳安波的父親是道道地地的鄒平人,家住鄒平城南門里。光緒年間,有兩個英國傳教士仲鈞安、蔚蘭光就租了陳家隔壁的張訓堂家房子住,一邊傳教布道,一邊開診所辦學校。那時陳安波的爹是個窮人,還沒有后來的“八爺”稱號,饑一頓飽一頓的。但八爺硬是靠著挑貨郎擔子、搖撥浪鼓起家,走村串鄉(xiāng)地做些小買賣,積攢一點小錢之后在周村大街開了一家豆腐坊,從行商升級成坐商,最后擁有十幾個油坊、布莊和雜貨鋪,一度跺一腳鄒平城都晃蕩,被人按他在老陳家的大排行而尊稱為“八爺”。八爺不僅是個勤快人,而且還是一個會說話、愛琢磨、能擔事的人。走街串巷的,加上他的幾家作坊鋪面都在周村,那是膠濟線上的大站,消息靈通,老佛爺、袁巡撫、李中堂、甲午海戰(zhàn)、戊戌變法、庚子事變、中華民國、德國人、日本人……他心里都有一本賬,因而雖已發(fā)家致富但內(nèi)心依舊苦悶,一有空就愛去聽仲牧師、蔚牧師講道,不知不覺就成了基督的子民,而且還識了字。他特別欽佩仲牧師那伙兒英國傳教士賑濟災民、安置孤兒的舉動,對蔚牧師在周村開的小博物館更是興趣盎然,里面的火車模型、顯微鏡、地圖冊等等,他去看了無數(shù)次,當然也就無數(shù)次地腹誹朝廷的昏聵無能和民國的雜亂無章。為此,他孩子的名字中間都有一個仲鈞安牧師的中文名“安”字,第三個字則都是三點水旁的,以便既能繼續(xù)不動聲色地表達他對基督的信仰,又能表達他對天下太平、子女平安喜樂的愿望。
八爺?shù)囊娮R和財力讓他在有生之年把孩子都送去了教會辦的學堂,并且早早地選定青島作為子女今后落腳之地。八爺對膠濟線是做過一番考察的,離鄒平最近的周村基本上可以算是膠濟線上的中間站了,略略土氣;西頭的濟南,八爺不喜歡,中華民國的幾任都督都在那里設府,什么姓周的、姓靳的、姓張的、姓田的、姓鄭的,跟走馬燈一樣,特別是那個張大帥,在八爺眼里就不是個正經(jīng)玩意兒,太壞太亂;東頭的青島,倒是有那么點兒意思。八爺是鄒平城里的大財主,但讓人意外的是除了買下一塊地蓋家宅,他從不買地種地,而是慢慢地把財富從鄒平、周村全部轉(zhuǎn)到了青島,內(nèi)心盼望著自家的孩子們能有更開闊的眼界,看到更大的世界,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八爺定下的規(guī)矩是,陳家的兒子都要學醫(yī),不許納妾,更不許沾染嫖賭毒;四個女兒都不裹小腳,不扎耳洞,都要上學。
陳安洋和小自己十三歲的二弟陳安江都進了蔚牧師辦的光被學堂。從光被中學畢業(yè)后,陳安洋直接去了日本,讀了一年預科,之后考取了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yī)學院,1930年夏天三十周歲的時候畢業(yè),拿到全科醫(yī)學博士學位。如果不是因為母親在兩年前的夏末突然中風,大孝子陳安洋立即放下學業(yè),緊趕慢趕回國而一度中斷學習,陳安洋可能早在兩年前就拿到學位了。可惜的是,他在日本所學到的當時世界最先進的醫(yī)學知識不僅沒能為母親續(xù)命,而且他還不得不在母親彌留之際答應了母親突然為他提出的一門親事,娶一個他從來沒有見過面的姑娘。
整個事情讓陳安洋極度不適。身為與二十世紀同齡的山東人,一個不太虔誠的基督徒,到日本留學,陳安洋的心情始終是壓抑的別扭的。特別是當他在日本看到了當年5月初“濟南慘案”以及國民政府的應對時,對日本軍人和日本政府極其厭惡,對南京國民政府極其失望,連帶著對自己在日本的學習也產(chǎn)生了一股難以言說的復雜情緒,他已經(jīng)很難再集中注意力繼續(xù)學下去了。母親的重病,讓他有理由回國一趟,換換環(huán)境也換換腦子。但讓他按母親之命娶妻,陳安洋本就心知父親發(fā)家不易、身體不佳,故而一門心思苦讀,沒有像當時留日的一些學生一樣有日本情人,更沒有過學成前結(jié)婚的心思,所以根本不能接受這種方式。
八爺是不贊同老伴這樣行事的,沒想到一輩子溫和順從的老婆子臨了臨了突然來了這么一出,固執(zhí)得八頭牛也拉不回來,她此前可是從來沒有跟八爺商量過這事。那姑娘有文化,沒纏腳,基本符合八爺對女兒們的要求,但畢竟自己的大兒子在日本留學,眼界開闊了,總要找一個他自己滿意的伴侶才是。老婆子以死相逼,兒子也老大不小了,八爺心里很是矛盾,思來想去,他最后什么也沒有做,心里計較著,無論誰堅持住了,就支持誰。
齊魯青未了/葛寧 作者簡介
葛寧,北京大學畢業(yè),長期從事國際政治和國際關系相關問題的研究,主編、發(fā)表若干關于國際問題的書籍、論文,出版隨筆《印度筆記》。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