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家業長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71695
- 條形碼:9787521771695 ; 978-7-5217-7169-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家業長青 本書特色
1.直擊財富管理行業痛點,深入問題本質與核心
中國高凈值人士中,企業主是占比*大的財富群體之一。在創造和享有財富的同時,他們也必須面對特定的財富風險與責任。債務與法律責任、家企關系及股權繼承是企業主尤為關心和常見的三大財富核心問題,也是決定家和業興、長治久安能否實現的關鍵所在。本書深入剖析企業家財富安全與傳承面臨的復雜困境和挑戰,揭示問題的本質,幫助企業家走出誤區,破除盲區。
2.法律視角,提供獨到解決方案
作者擁有30年財富管理行業律師執業經驗,長期為民營企業主、家族企業提供股權規劃、財富安全及傳承服務,針對企業家財富管理與財富傳承風險,提出獨到的防范策略和救濟方案,其開創的“中國式股東互保”方法及相關架構,是財富管理行業前沿實踐的結晶。書中還特別針對新《公司法》實施后行業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進行分析闡釋,不僅有助于企業家構建全面系統的財富管理法律框架,也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3.兼具專業性、實操性、可讀性
本書以法律為基礎,具有一定的專業性,但并不是單獨講解法律法條,而是更關注人性,關注人與財富關系背后的底層邏輯,行文深入淺出,力求幫助讀者更好理解法律、架構,實現認知升維。內容注重實務性和可操作性,豐富的案例皆來源于行業實踐,不僅增加了可讀性,還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4.從業者案頭寶典
本書可以為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家辦、法律等財富管理機構的從業者更好發現企業主客戶的深層次需求,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服務提供重要啟發和實操指導。隨書附贈思維導圖和30個“財富錦囊”,與書中方法論和案例相關的法律法規以腳注形式標注,方便讀者隨時隨地學習查閱。
家業長青 內容簡介
法律視角透視家族及家族企業財富管理與傳承。 隨著民營企業的發展,企業家日益成為重要的財富群體。長于創業和企業管理的企業家,在私人財富管理方面卻存在嚴重短板,尤其在企業財富與私人財富以及家族財富管理方面欠缺極為突出。 《家業長青》一書聚焦企業家尤為關心和常見的三大財富核心問題——債責風險、家企關系風險和股權繼承風險,從法律視角系統梳理和總結新公司法、司法解釋以及司法實踐中,企業家*易忽視的誤區、陷阱、法律風險和責任,并給出應對措施。 作者基于30年財富管理行業律師執業經驗,針對以上風險和責任提出獨到的防范策略和救濟方案,即經實戰驗證的本土可落地的行業前沿解決方案。 本書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家更好構建財富管理的法律框架,洞悉財富管理的底層邏輯,為家族和家族企業財富管理與傳承未雨綢繆,也可以為銀行、證券、保險、家族辦公室、法律等財富管理機構的從業者,更好發現企業主客戶的深層次需求,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的服務提供重要啟發和實操指導。
家業長青 目錄
**部分 少走彎路
**章 那些挺過來的創業者, 都踩過哪些坑 / 003
當企業家,卻成了*“窮” 的人 / 003
企業主本身是*大的財務風險 / 005
企業家叱咤風云也難逃“孤家寡人” 的宿命 / 007
企業主再強大也扛不住生命的脆弱 / 009
企業主也有財富短板 / 012
第二章 揭秘《公司法》里藏著的財富“江湖” 與“乾坤” / 014
人的事, 總是天大的事 / 014
錢的事, **性原理 / 019
債的事,你欠的遲早要還 / 022
責的事, 誰的孩子誰抱走 / 025
第三章 財富要管理, 企業家逃不掉的新角色 / 030
公司不是終點, 遲早要回歸煙火人家 / 030
財富管理, 企業家的*后一份事業 / 032
有家有業, 企業家*需要什么 / 034
第二部分 治業不埋雷
第四章 投資, 需要這樣持股 / 045
賺錢, 為什么一定要開公司? / 045
公司, 一個熟知卻未必真知的財富游戲 / 051
持股, 怎樣才是*好的出資? / 056
代持, “勇敢者的游戲” 如何安全通關? / 072
第五章 合伙不易, 掌控之下謀久安 / 087
錢是大事兒, 股東分紅權的保護 / 087
控制權是核心, 股東表決權的平衡策略 / 096
企業主權責有邊界, 公司有效率 / 104
股權真空, 需要極限備胎 / 112
外部人入侵, 如何固守基業 / 117
退出是大考, 后路才是前路 / 123
第三部分 運營不觸雷
第六章 無債不商業, 利益*大化的“救急” 規劃 / 135
個人擔保, 一個不容回避的風險科目 / 135
股權融資對賭, 一個別無選擇的選擇 / 138
第七章 無妄之債不該有, 風險*小化的“預防與救濟” 規劃 / 143
出資當股東卻成了債務人 / 143
合伙出資卻成了背鍋俠 / 152
購買股權卻買了債務黑洞 / 154
被動當股東, 也要承擔債務 / 159
退出江湖, 退成了債務纏身 / 161
第八章 家企不分, 公司債務直抵家庭 / 172
家企資金互用, 風險游走于家企財富之間 / 173
個人賬戶收公款, 債責刑責并存 / 178
抽逃出資, 逃不出的懲罰 / 181
關聯公司, 關聯責任 / 185
家族公司, 穿透的風險 / 189
法定代表人, 無法規避的責任 / 193
公司高管, 新的高危群體 / 200
第九章 夫妻債務困境之解 / 214
個人債務風險浸染家庭財產 / 214
夫妻共債面面觀 / 216
夫妻共債的法律拆解 / 219
第十章 債務難免, 取舍謀篇 / 226
拒不履行債務, 代價比債務更昂貴 / 226
債務不可逃, 隔離有方略 / 240
制度架構下的債責謀篇 / 253
第十一章 罪罰不測, 留得青山在, 敬畏不碰線 / 282
出資不慎觸犯法律, 花錢買罪 / 283
融資不慎觸犯法律, 融錢買罪 / 286
財產使用任性, 用錢獲罪 / 293
稅責心存僥幸, 偷逃獲罪 / 299
生財之道脫軌, 非法牟利獲罪 / 304
企業當家人不可不知的風險及罪責 / 309
企業主刑事責任的七大風險環節及成因分析 / 324
刑責之下的企業主保護和風險防范 / 328
第四部分 傳承不失控
第十二章 急需被喚醒的財富傳承邏輯 / 335
企業主必知的財富傳承邏輯 / 335
股權傳承的三大核心 / 338
第十三章 股權傳承成為企業主*大的憂患 / 340
內外交困, 左右為難 / 340
死亡, 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 / 347
股權傳承的五大法律風險 / 354
股權傳承的五大障礙 / 362
第十四章 股權傳承全新策略 / 369
股權傳承的家族信托模式 / 370
股權傳承的股東互保模式 / 375
股權傳承的全案模式 / 389
家族財富傳承系統策略: 家和業興, 圓融共好 / 393
后記 / 405
家業長青 相關資料
前言
企業當家人是孤獨的。我從業近30 年, 一路陪伴和見證了身邊企業家的創業歷程和悲歡苦樂。顯然, 企業主集社會責任、企業責任與家庭責任于一身, 國際環境風險、政策法律風險、債務風險、情感風險與傳承風險, 無不考驗著他們的智慧與能力。《桃花扇》里有詞: “眼看他起朱樓, 眼看他宴賓客, 眼看他樓塌了!” 打江山易, 守江山難, 這是基本常識。然而, 知易行難, 財富歷史仍然不斷見證著企業主的財來財去與榮辱沉浮。
創業不易, 守業更難。中國民營企業前赴后繼, 不斷創造輝煌, 也不斷興衰更迭, 真正做到基業長青的鳳毛麟角。而即便持續存在的企業, 也面臨著如何活下去和如何傳下去的靈魂考驗。
家有企業, 企業主的財富邏輯就是要解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問題。所謂“一個中心”, 就是安全, 既包括企業財產的安全, 也包括企業主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所謂“兩個基本點”, 其一是財富持續成長, 避免風險, 減少損失; 其二是財富安全傳承。顯然, 沒有安全, 就沒有成長和傳承; 沒有持續成長, 也就沒有基業長青、富過三代的基礎。
民營企業主的財富困境, 其一源于法律風險, 其二源于財富認知。
在財富風險方面, 企業主要么是對法律法規不了解, 要么是道聽途說、一知半解, 要么是不系統、不會用, 甚至以自己的理解亂用, 給自己挖了很多“坑”, 埋了很多“雷”, 造成很大的傷害。舉其要者, 其一, 認繳出資長期不到位, 空殼公司普遍存在, 交易風險頻發, 不僅影響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而且會引發企業主個人的財富風險; 其二, 企業主作為公司實控人, 控制公司, 私自動用公司資產, 抽逃出資, 掏空公司, 造成債務穿透到個人, 涉嫌刑事犯罪; 其三, 濫用股權代持, 股權被質押、被執行、難以回歸的情況普遍存在, 造成大量無解的股權紛爭; 其四, 企業主控制關聯公司騰挪資產規避債務, 直接造成公司之間的風險穿透; 其五, 無規劃或錯誤規劃導致企業傳承失敗、失控; 其六, 因法律意識淡漠、存在法律專業盲區等原因而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 也大有人在。凡此種種, 都直接影響企業主的財富安全、財富成長和財富傳承。
在財富認知方面, 大多數企業主只關注企業的發展壯大和賺更多的錢, 關心創業不易和經營的風險, 但很少關注私人財富和家庭(家族) 財富的風險以及保護與傳承, 于是, 就會留下安全隱患和造成財產損失。現實的悖論就在于, 越是關注和焦慮于如何賺更多的錢, 就越是難以實實在在地賺到錢。其背后殘酷的邏輯就在于, 家企風險反噬和消耗了太多已經創造的財富。
前言
企業當家人是孤獨的。我從業近30 年, 一路陪伴和見證了身邊企業家的創業歷程和悲歡苦樂。顯然, 企業主集社會責任、企業責任與家庭責任于一身, 國際環境風險、政策法律風險、債務風險、情感風險與傳承風險, 無不考驗著他們的智慧與能力。《桃花扇》里有詞: “眼看他起朱樓, 眼看他宴賓客, 眼看他樓塌了!” 打江山易, 守江山難, 這是基本常識。然而, 知易行難, 財富歷史仍然不斷見證著企業主的財來財去與榮辱沉浮。
企業主的財富困局
創業不易, 守業更難。中國民營企業前赴后繼, 不斷創造輝煌, 也不斷興衰更迭, 真正做到基業長青的鳳毛麟角。而即便持續存在的企業, 也面臨著如何活下去和如何傳下去的靈魂考驗。
家有企業, 企業主的財富邏輯就是要解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問題。所謂“一個中心”, 就是安全, 既包括企業財產的安全, 也包括企業主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所謂“兩個基本點”, 其一是財富持續成長, 避免風險, 減少損失; 其二是財富安全傳承。顯然, 沒有安全, 就沒有成長和傳承; 沒有持續成長, 也就沒有基業長青、富過三代的基礎。
民營企業主的財富困境, 其一源于法律風險, 其二源于財富認知。
在財富風險方面, 企業主要么是對法律法規不了解, 要么是道聽途說、一知半解, 要么是不系統、不會用, 甚至以自己的理解亂用, 給自己挖了很多“坑”, 埋了很多“雷”, 造成很大的傷害。舉其要者, 其一, 認繳出資長期不到位, 空殼公司普遍存在, 交易風險頻發, 不僅影響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而且會引發企業主個人的財富風險; 其二, 企業主作為公司實控人, 控制公司, 私自動用公司資產, 抽逃出資, 掏空公司, 造成債務穿透到個人, 涉嫌刑事犯罪; 其三, 濫用股權代持, 股權被質押、被執行、難以回歸的情況普遍存在, 造成大量無解的股權紛爭; 其四, 企業主控制關聯公司騰挪資產規避債務, 直接造成公司之間的風險穿透; 其五, 無規劃或錯誤規劃導致企業傳承失敗、失控; 其六, 因法律意識淡漠、存在法律專業盲區等原因而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 也大有人在。凡此種種, 都直接影響企業主的財富安全、財富成長和財富傳承。
在財富認知方面, 大多數企業主只關注企業的發展壯大和賺更多的錢, 關心創業不易和經營的風險, 但很少關注私人財富和家庭(家族) 財富的風險以及保護與傳承, 于是, 就會留下安全隱患和造成財產損失。現實的悖論就在于, 越是關注和焦慮于如何賺更多的錢, 就越是難以實實在在地賺到錢。其背后殘酷的邏輯就在于, 家企風險反噬和消耗了太多已經創造的財富。
企業主有風險, 卻長期被忽視, 很少被警醒。企業主的財富困局, 有待探究、厘清、紓解, 從而使其走出困境, 實現自由。
新《公司法》給企業主帶來的財富新挑戰
法律并不是風險, 不知道法律規定了什么才是風險。“盲人騎瞎馬, 夜半臨深淵”, 這里其實只有一個風險, 那就是深淵。不知道邊界在哪里是一種風險, 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則是最大的風險。
成功的企業主都是首先知道“不能做什么”, 界定風險邊界, 然后才是“做什么”。紅線之外是深淵, 知止后轉身, 才有前程萬里。法律風險紛繁復雜, 如影相隨。民營企業3 ~5 年的生命周期, 大都終結于創造與運營的風險上。創業不易, 企業主知道不做什么, 守住底線, 就已經跑贏了80% 的同行。
2023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寫為新《公司法》)的修訂頒布, 揭開了企業主財富風險的新篇章。其中有如下新風險值得企業主關注: 第一, 存量公司認繳出資提前到期, 企業主財務告急; 第二, 出資不慎引發意外負債, 股權人變成債務人; 第三, 創始股東瑕疵出資, 也能被“掃地出門”; 第四, 企業主控制關聯公司, 互相承擔連帶責任; 第五, 股權退出變現, 經營風險不退出; 第六, 小股東起底公司, 螞蟻也會絆倒大象; 第七, 實控人責任增加, 賠償責任、刑事責任如影相隨; 第八, 新增高管責任, 公司高管將成為高風險職業群體。無疑, 這些風險問題處理不好, 將直接影響企業主個人及家庭財富的安全和傳承。
站在家業長青的角度, 新法之下的新風險, 對于企業主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謂之挑戰, 是因為新法規定了嚴格的出資責任, 股東之間、關聯公司之間的風險穿透和責任互擔, 尤其是關于董監高以及實控人的責任規定, 給企業主帶來了更為嚴峻的挑戰。法律是一件專業且嚴肅的事情, 最怕舊人不在意, 新人自以為是, 難免踏坑踩雷。新法之下, 如何避免埋雷踩雷, 預防風險, 讓財富落袋為安如愿傳承, 成為企業主必須面對的新挑戰。謂之機遇, 是因為新法新規定, 為企業主提供了更為科學的家企財富治理空間, 比如審計委員會的設立、同股不同權的規定等, 這無疑為企業主家庭與家族財富的安全、增長和傳承, 提供了更為友好的路徑。
本書能給企業主帶來什么?
本書以新《公司法》對企業主帶來的新風險、新挑戰為基礎, 但不局限于新《公司法》的新規定, 而是全方位聚焦于企業主在創造、運營和傳承過程中常發多發且常被忽視甚至無視, 給財富帶來深遠影響的家企風險, 定向拆解內核并淬煉出精髓, 精準提出風險警示和擇要給出重點建議, 并針對大類風險集中給出系統解決方案, 多維度分析企業主財富的底層邏輯, 構建別具一格且一再被驗證的企業主財富管理模型。
中國民營企業和家族企業絕大多數都以有限責任公司的形式存在, 而股份公司和上市公司的母子公司也大多以有限責任公司的形式存在,有限責任公司是企業主的企業架構和財富架構的基石。有鑒于此, 本書內容將圍繞有限責任公司展開。盡管如此, 無論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公司, 理念、邏輯、風險與管理是一致的。通過本書, 我們致力于以點帶面, 沉浸式鋪展財富管理的全景邏輯、財富理念和落地方案。
在本書中, 企業主需要知道有哪些影響人身安全與財富安全的風險, 有哪些侵蝕、減損、沖擊財富的債務風險, 有哪些影響企業穩定和健康發展的治理風險, 有哪些掣肘、阻礙甚至破壞企業傳承的風險。
為此, 本書重點解決企業主的以下十大問題:
1. 處境最危險。如何防債防責防犯罪, 保人保財安。
2. 出資有風險。如何避免高額負債, 讓持股有底氣。
3. 用錢有雷區。如何避免連帶責任和刑責, 讓財富落袋為安。
4. 代持有黑洞。如何防范股權有去無回, 既安全又可控。
5. 擔保如對賭。如何應對自選風險, 既要有益又要鎖定家財。
6. 掌控也翻車。如何避免權力真空及倒閣, 將權力握在手中。
7. 家企易穿透。如何避免企債變家債, 搭建雙向防火墻。
8. 夫妻常共債。如何預防、隔離和轉移風險, 保全一方平安。
9. 合伙多內傷。如何防止內訌和外部人入侵, 維護公司久安。
10. 傳承頻失控。如何避開繼承魔咒, 既控制公司又鎖定財產,還無爭無憾。
關于這些問題, 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案。在本書中, 我們將有針對性地探討并給出核心的重點建議。
對于企業主而言, 重在如何認知風險、發現風險、防范和補救風險, 以實現財富安全, 長治久安, 避免一輩子的創造, 最后為風險所噬。對于準備創設公司的創業者而言, 重在如何借鑒過來人的經驗教訓, 不能當鴕鳥, 要積極避免重走他人踏過的坑, 在起步之初就搭建合法合規、長治久安的財富架構, 以解后顧之憂。
全書將圍繞企業主最為關注的財富安全以及最為重要的財富傳承兩大核心, 發現常識性錯誤, 補足知識性短板, 反思認知性誤區。通過分析風險, 拆解雷區, 就“企業主如何填坑, 創業者如何避坑” 為大家諫言, 賦能“家和業興, 圓融共好”。
本書內容摘要
本書是企業主和創業者的財富防坑避雷指南, 也可以作為“企二代” 接班的入門手冊。本書系統梳理和總結了《公司法》《民法典》《刑法》等相關法律和司法解釋, 以及司法實踐中企業主最常遇到又最容易被忽視的誤區、陷阱、法律風險和責任, 包括設立企業、出資、融資過程中的風險責任, 企業運營管理過程中的債務風險責任, 企業財產和私人(家庭) 財產管理中的風險責任, 股權繼承與傳承中的特有風險責任, 以及企業主所面臨的特殊的刑事及行政責任, 并針對這些風險和責任提出了獨到的防范策略與救濟方案建議。
在“第一部分少走彎路” 中,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師”, 前人踩過的坑, 你就不要再踩了。這部分從過來人踩過的坑入手, 總結分析企業主的常發風險、慣性錯誤和財富后果, 為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具體風險與解決方案鋪墊背景及場景, 一方面為企業主總結財富經驗和教訓, 另一方面為創業者和準創業者提供警示, 梳理方向, 也就是說從準備創業的那一刻起, 就需要進行規劃。同時結合新《公司法》, 從人、錢、債、責四個維度提煉焦點、熱點、法律風險, 并以此統領全書的邏輯脈絡, 最終找到“家和業興, 圓融共好” 的財富歸宿。
在“第二部分治業不埋雷” 中, 我們探討了公司制企業對創業企業主的好處, 提供股權架構邏輯, 做到公司設立時不給自己埋雷, 為創業企業主鋪就長治久安之路。同時, 為已有公司的企業主提供科學的股權架構指引, 以便他們適時地進行股權規劃和迭代升級, 不斷完善、提升與實現公司創造財富的能力和愿景。
在“第三部分運營不觸雷” 中, 重點關注企業主的債務責任和刑事責任, 系統梳理企業主常發、多發, 且不知又無力應對的風險, 并提出防范、隔離、轉移及化解方案, 警醒企業主認知風險, 幫助企業主清晰知道風險在哪里, 助力企業主遠離風險, 并能高效預防和處理風險及危機, 讓企業主人安、財安、心安、神安。
在“第四部分傳承不失控” 中, 我們并不泛泛而談企業的傳承, 而是專門聚焦于股權傳承的特殊性和復雜性, 特別是一方面涉及家族成員的和睦, 另一方面也涉及身故股東繼承人與其他股東之間的和諧共處。近年來, 一些知名企業家的離世造成家族內訌、股東紛爭的案例, 提醒了很多企業家, 引發了迫切需求。如何實現企業的長治久安和家族財富的落袋為安, 成為企業家在企業傳承中最為關注的問題。對此, 我帶領團隊潛心研究打造了獨特的“中國式股東互保” 解決方案, 多年來落地服務于民營企業和家族企業, 深得企業家的青睞。坦言之, 所有的方案都有今夕與明朝, 難以完美。我們更愿意在本書中與企業家和業界同人分享各方經驗, 以期更多賦能于家企傳承, 并不斷在批判中獲得完善和精進。
本書具有差異性、獨特性、實操性和驗證性、工具性以及可讀性的特點。
差異性: 不是常見的按法條解釋風險, 而是在實踐中的系統總結; 不是常見的教材式的面面俱到, 而是聚焦企業主最關注的債務和法律責任風險、家企關系風險、股權傳承風險三大財富核心問題。
獨特性: 在解決方案方面, 不是泛常規式的專業介紹, 而是提供在行業中獨到的、前沿的解決方案, 比如股東互保方案、要員激勵方案、股權信托方案等。
實操性和驗證性: 書中的案例和解決方案大多源自我們的實操, 并落地實施得以驗證。
工具性: 本書以《公司法》為核心, 并以《民法典》《信托法》《保險法》《刑法》《破產法》等法律的相關規定為基礎, 將紛繁復雜的條文進行系統歸納整理, 形成本書邏輯, 并將相關法律條文以注釋的方式展示出來, 以方便讀者輕松理解和準確把握。
可讀性: 本書在章節之后, 以“總結” 的形式提煉最重要的內容, 便于讀者一目了然看干貨; 以“建議” 的方式給出最實用的方法, 便于讀者抓關鍵抓重點解決要害問題; 以“超話” 的形式隨想財富, 分享感悟, 以期與有趣的靈魂產生共鳴。本書的前面部分更多是風險、盲區、誤區的總結與警示, 后面部分則是工具、方案、策略的鋪展與分享, 從點到線, 從面到體, 力求道—法—術漸次展開, 讓讀者豁然開朗。
關于成書
從事律師職業30 年, 我始終專注和服務于企業家、家族企業以及家族財富領域, 有幸長期持續走近企業、走近家族、走近企業家, 對企業家關于財富的思考、認知和實踐有著直接的接觸、沉浸式的體驗和多維的解讀。寫書的本意, 是向企業家致敬, 也期待與企業家們一起跳出思維定式, 從不同視角見財富、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寫作本書的念頭始于2019 年, 其間, 因《公司法》的修訂一直未有定論, 故本書的出版在等待中一再推遲。今幸逢新《公司法》公布, 相關修訂內容得以迅速融入書稿, 形成新《公司法》下系統的、具有實操性的、真正滿足企業家需求的隨身顧問, 可謂生逢其時。
寫作初心
傲慢與偏見似乎從未離開過財富管理行業。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常常吐槽企業家有錢任性, 聽不進專業意見。尤其是面臨在賺錢與安全守護和傳承之間的選擇時, 總是一意孤行, 對大量且反復發生的案例事實也充耳不聞, 這讓專業人士對一些企業主抱有“保持距離” 的態度。而企業主也有各種無奈, 似乎每個人都在向自己推銷產品和服務, 對那些千篇一律的道理也早已耳熟能詳, 可現實中哪有那么多的風險, 哪有那么多的不能做, 今天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服務與需求本是一體, 現實中卻時時上演著需求向左、服務向右的尷尬劇情。只有認知客戶的真需求, 提供契合需求的真服務, 才是正道。這不僅僅適用于金融服務行業, 在其他任何一個服務行業也同樣適用。在財富管理領域, 想要避免專業的傲慢和非專業的偏見, 真正認識和讀懂企業主是起點。
我深知, 創造更多的財富是企業主的本分和本能。而作為一個有30 年從業經歷的律師, 我見證了太多企業主的榮辱沉浮與人生悲喜。有人說, 經驗是被坑出來的, 但生命有限, 沒有人能夠扛得起一直被坑。于是, 基于職業的本能, 我更愿意做企業家和家族財富的守更人, 協力企業家和家族解決財富的安全守護和永續傳承問題。
盡管是站在法律視角, 但在本書里, 我們更關注并追尋人與財富背后的底層邏輯, 關注人之為人的慣性、弱點和執著, 聚焦實務性和可操作性, 而不是單獨講解法律條文。從實務和經驗中總結, 努力發現企業家在家企財富管理中的誤區, 檢索不為人知的風險點和常識性錯誤, 為企業家提供現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以及幫助其選擇最合適的服務, 是本書的目標所在。
企業家是家族財富的創造者, 更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企業是經濟單元, 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單元, 國泰民安離不開企業和企業家的貢獻。傳遞有價值的財富觀, 讓財富回歸家庭、回歸人生、回歸幸福、回饋社會, 助力企業家和家族長治久安、基業長青, 是如我們一樣的專業人士的責任和使命。我們既做企業家孤獨的傾聽者, 也做企業家幸福的分享者。創造需要智慧, 守護和傳承更需要智慧。盡管是寫給企業家的書, 本書也并不局限于簡單的私人財富利益, 而是從家、企、人三個維度出發, 以家和業興為目標, 為企業家的人生圓滿而打造。我們希望企業家能夠把財富智慧運用到家、企、人當中, 通過專業的助力相互加持, 彼此點亮, 一期一會, 圓融共好。
寫給讀者
本書適合擬投資公司創業致富的人、正在創業的人、完成財富積累的人以及準備接班的“企二代” 閱讀學習, 同時對民營企業、家族企業投資的投資者, 服務于企業家財富客戶的服務機構及其服務人員(包括但不限于家族辦公室、私人銀行、保險公司、信托公司、證券機構、律師事務所等服務機構及行業服務人員) 也適合閱讀本書。
希望本書可以幫助企業家全方位系統性地檢驗自己的債務風險和法律責任, 預防風險, 避免陷阱, 個性規劃, 高效救濟, 少踏坑, 少損失私人財富; 幫助投資人有效防范目標公司要員風險, 避免投資失敗; 幫助服務行業和從業人員破局存量困境, 以一個全新的視角走近客戶, 獲得信任, 持續創造佳績。
家業長青 作者簡介
律師,執業30年。北京市未名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博雅家族智庫創始人,中國式股東互保(股權傳承)方案創始人。中國行為法學會新經濟法治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曾任中國行為法學會財富管理研究會副會長。財新網“財新名家”專欄作家。北京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長期為民營企業主、家族企業提供股權規劃、財富安全以及傳承服務。微信公眾號“于永超”主理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