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現代儒學(第十四輯):江南儒學的源與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46378
- 條形碼:9787100246378 ; 978-7-100-24637-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儒學(第十四輯):江南儒學的源與流 本書特色
《現代儒學》第十四輯聚焦于“江南儒學的源與流”。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自成立以來就將開展江南儒學領域的研究作為工作計劃,每年召開江南儒學研究的會議,發表了何俊《江南儒學的構成與創化》等具有影響力的文章。因此這一輯收錄的文章如何俊教授的《明代理學的正學》、蔡家和教授《牟宗三先生以二元論釋孟的創新》、楊自平教授《由陸、王論為學及治〈易〉實踐探究心學義下的“道問學”》都有很高的質量,體現了哲學工作的前瞻意識。而本輯關于“東亞儒學”、越南《文公家禮儀節》的傳播、朝鮮學者李滉和魏伯珪對《孟子》解讀等的研究,與吳震教授主編的《東亞〈家禮〉文獻匯編》交相輝映,反映出現代儒學在國際視域中也是一學術熱點。
現代儒學(第十四輯):江南儒學的源與流 內容簡介
《現代儒學》是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主編輯刊,旨在推動儒家多元傳統的研究,面向現代世界闡發儒家思想。《現代儒學》第十四輯的主題為江南儒學的源與流。先秦時期言游道啟東南,系儒學生根江南之肇始;北宋時程顥弟子楊時南歸,則有“吾道南矣”之謂;明末大儒陳子龍曾講“有吳風教固殊”,可見江南儒學自有其悠久傳承與豐厚內涵。上海儒學院自成立以來就將開展江南儒學領域的研究作為工作計劃,每年召開江南儒學研究的會議,發表了何俊《江南儒學的構成與創化》等具有影響力的文章。本輯文章經上海儒學院師生精心汰擇,薈萃了各位學者不同視野下江南儒學的研究進路,充分反映了學界有關江南儒學*新的學術進展,有力推進了這一問題的拓展與深化。
現代儒學(第十四輯):江南儒學的源與流 目錄
專題:江南儒學
明代理學的正學 /何俊
“道不可傳”論的展開及其對儒學現代轉型的啟示 /王宇
元明之際朱學正統論的困與新——以方孝孺正統思想為中心 /金紫微
工夫視域下的“心”論——以呂祖謙的《論語》詮釋為例 /王若詩
管志道的乾元性體說:以顧管之辯為中心 /張亦辰
易代時刻的隱秘心曲:論毛奇齡對胡安國的批評 /秦行國
宋明理學研究
牟宗三先生以二元論釋孟的創新 /蔡家和
由陸、王論為學及治《易》實踐探究心學義下的“道問學” /楊自平
東亞儒學研究
從“港臺新儒學”到“東亞儒學”:略論儒學在臺灣的傳承變遷 /李彬 高明俊
《文公家禮儀節》對越南家禮文獻的影響探析 /〔越〕武越鵬
“經典修辭學詮釋”和“儒學之道”——以朝鮮學者李滉和魏伯珪的《孟子》解讀為中心 /〔韓〕柳旻定
青年學者論壇
荀子“仁義禮法”之四位一體芻議 /邵海根
“閑邪在乎存誠”:王弼對教化政治的構想與論證 /魏誌宏
“大一統”論在漢代的儒法溝通探析——以董仲舒為例 /魏姝
“化性”與人的自我生成——從荀子論“質具”問題說起 /許驍
江南儒學的興起、思想旨趣與立足文明的指義 /陳耀輝
學界動態
中國哲學發展前景的展望——張汝倫、唐文明、孫向晨、丁耘四人談 /范旭
《望川集》與《知宋·宋代之儒學》新書研討會紀要 /張露
書評
東亞禮樂文化的交流與互鑒 ——評《東亞〈家禮〉文獻匯編》 /殷慧 劉文鵬
探尋周代之易 ——評夏含夷教授新著《〈周易〉的起源及早期演變》 /郝蘇彤
稿約與稿例
現代儒學(第十四輯):江南儒學的源與流 相關資料
這一輯《現代儒學》的主題聚焦于“江南儒學”。在第一個欄目“江南儒學”中,我們總共收錄了五篇文章。江南儒學的研究歷程已經持續了七個年頭,在以往的研究中,我們并未過多地將明代的江南儒學作為關注重點。這是因為明代的江南儒學是非常復雜的,晚明的儒學雖然產生了束書不觀、游談無根,乃至“天崩地解,落然無與吾事”的弊端,但縱觀整個明代的江南儒學,它的發展并沒有脫離客觀的歷史知識與哲學精神,因此也沒有脫離整個江南儒學的思想底色。正因如此,我們在這一欄目中收錄了兩篇有關方孝孺的文章,以作為對從新的視角理解明代江南儒學精神的探索。
何俊教授的《明代理學的正學》一文,全面梳理了方孝孺的學術思想,并揭示了劉宗周和黃宗羲作為思想巨子,他們對方孝孺的推崇,足以提醒現代學者意識到朱子學對于明代理學的價值和意義。同時,我們將王宇教授對“道不可傳”的研究文章、金紫微博士以方孝孺思想為中心,而對“元明之際朱學正統論的困與新”的討論文章,也放在了這一欄目,以方便關心這個話題的學者們做進一步探討。
此外,作為陽明學傳承的地域之一——浙東,我們也同樣收錄了兩篇文章,分別是王若詩、秦行國博士對呂祖謙、毛奇齡的研究,兩位學者都采取了文獻學的方式為我們理解浙東學派的形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現代儒學(第十四輯):江南儒學的源與流 作者簡介
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為復旦大學校設研究院,是從事儒學研究和傳播的學術機構,以繼承和闡揚中華文明傳統、探索江南儒學的學術精神、推動儒學現代化、確立儒家思想的全球地位為使命。上海儒學院的院長為陳來教授,執行副院長為吳震教授。《現代儒學》第十五輯由何俊教授擔任主編。何俊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哲學與思想史研究,現任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哲學學院博士生導師,哈佛燕京學社、清華國學研究院、臺灣大學東亞儒學研究中心等訪問學人,日本文部省重大研究領域海外學術評議人。代表作有《西學與晚明思想的裂變》《南宋儒學建構》《事與心:浙學的精神維度》,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歷史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若干篇。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