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城市更新治理:韌性與智能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614089
- 條形碼:9787519614089 ; 978-7-5196-1408-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更新治理:韌性與智能化 內容簡介
在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以智慧城市、城市大腦、數字孿生、數字政府等為代表的城市智能治理已進入全面發展時期。2023年中央財經大學第二屆城市更新治理工作坊以“城市更新治理:韌性與智能化”為主題,組織公共管理及相關學科的研究力量,系統梳理治理視角下的城市更新行動,探索城市更新過程中多元利益協調和價值共創的創新路徑,推動城市更新領域的交叉研究。本書收錄本期工作坊精選文章,期待激發更多關于城市更新的思考和對話,共同推動城市向更加韌性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城市更新治理:韌性與智能化城市更新治理:韌性與智能化 前言
在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以智慧城市、城市大腦、數字孿生、數字政府等為代表的城市智能治理已進入全面發展時期。
推進城市更新治理的智能化與韌性提升,既有時代有要求,對城市功能品質優化、城市資源高效利用、城市“智”治體系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也有實踐的訴求,實現城市發展理念、建設思路、實施路徑、運行模式、技術手段的全方面迭代升級,還有學科的追求,需要植根中國城市語境、運用中國話語、建構中國式城市智能化治理理論方法體系。雖然我國智慧城市技術研發、硬件建設已經步入世界前列,但是與之相配套的智能化治理理論方法、政策工具、應用模式和實踐探索尚處于起步階段。我們認為,城市智能治理在實踐中大家關心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城市更新治理:韌性與智能化 目錄
我國城市更新資金政策分析比較與完善建議
王偉劉靜伊胡祉潔1
人工智能賦能城市規劃的倫理準則與規制路徑研究
溫鋒華蔣雅婷王魯青20
公眾參與嵌入智慧城市治理:文獻綜述與啟示
宋炎34
智慧社區建設賦能社區自組織提升社區韌性的研究—以J市L社區為例
杜安民42
從微創到常態:我國城市更新的實踐特點及形成邏輯
鐘平玉56
政企合作視角下片區型城市更新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楊蕊源司美林75
面向海島更新的小微零售設施配置與應急物流體系評價—以舟山嵊泗列島為例
張穎異秦夢楠張煥85
基于街景圖像的城市街道女性安全感知評價及其在城市更新中的應用研究—以廣州市天河區為例
曾澤航胡鳳寧黎斌107
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橫琴新區“物業城市 社區”模式
姜玲蘇錦浠125
智慧讓城市更美好:來自北京法源寺歷史文化街區的實踐
吳奇兵陳慶紅王偉138
街道何以“井井有條”:技術賦能基層治理的雙井樣本
茅明睿陳琪玲151
治理路徑創新助力提升基層韌性:北京通州張家灣鎮案例研究
姜玲李巖霏陳建軍166
城市更新治理:韌性與智能化 相關資料
人工智能賦能城市規劃的倫理準則與規制路徑研究 溫鋒華 蔣雅婷 王魯青
摘要:人工智能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驅動力,也是推動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面對人工智能賦能城市規劃的道德倫理問題,本研究分析梳理了人工智能參與城市規劃的現有政策和實踐,總結出目前人工智能應用主要存在主體性、透明性、數據隱私和算法歧視等倫理問題,為此人工智能應用至城市規劃應遵守包容性、多樣性、透明性和責任性等準則。并且從制度化困境的突破、城市規劃者與人工智能的關系以及規劃自動化步驟等方面提出人工智能賦能城市規劃的路徑思考。
關鍵詞:人工智能;城市規劃與治理;倫理準則;規制路徑
1、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推動著人類社會逐漸邁入“智能化時代”,其作為一門科學,至今已走過了七十余載的發展歷程。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迭代和發展取得了顯著進展。從ChatGPT顯示出的基于大語言模型人工智能的強大實力,到Sora開發視頻生成模型作為世界模擬器的愿景,均展現了人工智能應用的廣闊前景。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發展,上海市等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的具體措施,相關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正如火如荼地展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與各學科領域的交融互通,其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作為該學科領域的標志性變革,正在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人工智能賦能城市規劃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以建立知識庫的知識驅動型專家系統(ES)為起點,但其在城市規劃知識提取與表達方面遇到了較大困難,而2010年以后興起的機器學習則依靠數據訓練巧妙規避了規劃知識模糊、難以輸出等問題,與融合了多種機器學習技術的人工智能內容生成(AIGC)在城市規劃分析與成果生成方面取得較大進展,F有研究從城市數據分析、數字孿生、智慧城市、環境檢測等方面對人工智能進行了多角度探索,為規劃者在規劃理念可視化、規劃場景生成、空間利用優化等方面提供了高效直觀的有力工具。在理論方面,人工智能在城市規劃領域的應用催生了技術實現論和技術驅動論兩種主要的理論觀點:技術實現論關注城市現實變革,認為人工智能可以促進包含空間全要素的規劃范式發展,在人與空間交互的AI城市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技術驅動論認為,人工智能在驅動城市規劃過程中更多關注于“人—技術—空間”的互動,為數字孿生城市建設等提供技術支撐。
……
城市更新治理:韌性與智能化 作者簡介
姜玲,女,1981年生,山東乳山人,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就業指導委員會公共管理與服務行業就指委委員,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政府戰略與公共政策研究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管理專業教材建設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機關事務管理研究會理事。入選北京市“四個一批”宣傳文化青年英才、北京市課程思政名師等。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務院研究室委托項目等課題多項。在《中國軟科學》《中國行政管理》《改革》及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等國內外高水平期刊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