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理論與藝術史學刊(第十三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44940
- 條形碼:9787522744940 ; 978-7-5227-4494-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理論與藝術史學刊(第十三輯) 內容簡介
本書為南京大學藝術學院主辦的藝術學學術集刊,每年兩輯,刊發藝術學專業的原發學術論文。本書旨在以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為基礎,聚焦于當前藝術理論以及藝術史、藝術批評研究中的前沿問題,一方面重點刊發國內學界具有自覺本土問題意識的、未公開發表過的優秀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有針對性地推介西方學界具有前瞻性和啟示性的重要理論文獻。其*終目標在于搭建一個具有前瞻視野的學術交流平臺,進一步推動國內藝術學理論學科的健康發展。本書是第十三輯,包括藝術理論:學科與知識譜系、當代藝術批評研究、藝術研究的美學視野、中國古代藝術史研究、門類藝術的理論視界等部分。
藝術理論與藝術史學刊(第十三輯) 目錄
藝術理論:學科與知識譜系
藝術品的拜物特性及其奧秘
“科學”與“人文”的離合——論文藝闡釋的一個知識背景
“互動—關系型”跨藝術批評范式及其局限——以《哀歌》中的同情性互動為例
當代藝術批評研究
新前衛理論的推進與反思——從布赫洛、福斯特與比格爾的分歧出發
“破冰”時代的藝術批評——2010年之后的哈爾·福斯特與“本體權力”下的美國藝術與文化
伊夫-阿蘭·博瓦的現代抽象繪畫批評理論
“后媒介”與“后批判”狀況下的批評寫作——以喬治·貝克的《攝影的擴展場域》為例
藝術研究的美學視野
趣味的審美化:美的“審美化”產物
論塔塔爾凱維奇“審美歷史性”的三重維度
宋代古琴批評視野中的音樂美學建構
“現代”與“后現代”的歧爭——重審利奧塔崇高美學視域下的紐曼色域繪畫
中國古代藝術史研究
道釋之辨:陳洪綬《摹古雙冊》“騎牛老者”身份考
有形的黃泉:棗莊小山漢墓M2南石槨畫像研究
從飾到器:漢代黃金新用
門類藝術的理論視界
“地區主義”的自我言說——以德克薩斯繪畫中的風車形象分析為例
永增二十村玉皇閣——云南壩區地方廟宇的空間法術
山林作為共修生活的空間語法結構——以漢傳佛寺和西多會修道院為例
稿約及注釋體例
藝術理論與藝術史學刊(第十三輯) 作者簡介
周憲,男,1954年生于江蘇南京。先后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1982),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哲學碩士,1985),南京大學中文戲劇學專業(文學博士,1998)。現任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院長;國家教育BU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BU中文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江蘇省美學學會會長,江蘇省比較文學學會會長;江蘇省政協委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