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健康信息用戶研究:素養、行為與機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381876
- 條形碼:9787501381876 ; 978-7-5013-8187-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健康信息用戶研究:素養、行為與機制 本書特色
本書的各項研究遵循用戶視角的研究脈絡。一方面,從用戶健康信息素養入手,揭示其維度和內涵,以及影響和塑造用戶健康信息素養的主要因素,探討用戶健康信息甄別能力,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提升用戶健康信息素養的策略和措施;另一方面,致力于提升健康信息系統的交互支持功能。 本書圍繞健康信息開展用戶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
在理論方面:本書呈現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網絡用戶健康信息素養、健康信息交互行為特征及行為引導機制,提出如“元認知”等理論觀點,揭示用戶健康信息源選擇行為特征及其影響因素,識別偽健康信息特征,構建偽健康信息列表,并構建了交互感知、交互行為與交互質量的路徑模型。
在實踐方面:本書通過深入地了解網絡健康信息用戶的信息素養維度及成因,為提升我國公民的健康信息素養及為公民提供更優質的網絡健康信息服務奠定了理論基礎;本書的相關成果可直接應用于提升我國公民健康信息素養的實踐中,為國家健康戰略實施與相關部門的政策制定與決策提供支持;在學科推動方面,將情報學的理論運用到健康信息領域,致力于改善網絡健康信息環境,可以彰顯情報學的核心價值及其對社會發展的貢獻,幫助提升情報學的學科地位。
健康信息用戶研究:素養、行為與機制 內容簡介
本書集成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網絡用戶健康信息素養及交互行為引導機制研究(17AZD036)”的主要研究成果。隨著網絡健康信息資源的不斷豐富及用戶健康信息需求持續增長,從網絡獲取健康信息成為用戶的主要信息來源渠道。然而,由于用戶健康信息素養相對偏低,獲取高質量健康信息成為困難。為此,本書圍繞網絡用戶健康信息素養與健康信息交互行為開展了一系列研究,致力于提升用戶獲取高質量健康信息的能力。這些研究采用定性、定量混合研究方法,構建了健康信息素養理論模型,揭示了健康信息素養與健康信息搜尋行為路徑的關系,開發了偽健康信息特征列表,明晰了列表對用戶健康信息甄別能力的提升作用。同時,探究了用戶健康信息源選擇與跨源健康信息搜尋行為的關系,分析了用戶搜索健康信息時交互感知、交互行為與交互質量間的關聯性,提出了用戶健康信息交互行為引導機制。本書涉及的研究成果在促進領域知識體系發展、優化社會健康信息服務實踐、助力國家健康戰略實現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彰顯了情報學核心價值及其對社會發展的貢獻。
健康信息用戶研究:素養、行為與機制健康信息用戶研究:素養、行為與機制 前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明確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物質生活不斷豐富,基本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善,民眾對生活的追求不再囿于溫飽,而是更加關心生活質量,健康則是事關人民生活質量的核心問題。實現國民健康長壽,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因此,黨和政府將健康中國戰略確定為國家戰略。然而,我國目前仍然面臨醫療健康資源不足、分布不均衡的客觀事實,這與人民對醫療健康服務的極大需求存在矛盾。為緩解這一矛盾,也避免有限醫療健康資源的浪費,近年來黨和政府大力倡導新健康理念,如“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責任人”“治未病”“全面健康”等,以調動民眾管理個人健康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被動醫療。民眾自主做出科學合理的醫療健康決策依賴于其對健康信息/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健康信息資源及服務尤為重要。隨著政府大力推進“互聯網 醫療健康”,各類醫療健康系統/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極大地豐富了網絡健康信息資源,在幫助民眾“治未病,防慢病,救急病”“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由此,網絡逐漸成為民眾獲取健康信息的主要來源。然而,與復雜多樣的網絡健康信息需求不太“匹配”的是,我國網絡用戶健康信息素養整體偏低,健康信息辨別能力也偏弱,很難從質量參差不齊的網絡信息海洋中定位到高質量健康信息。因此,如何幫助民眾高效獲取高質量健康信息成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也是信息資源管理學科領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時代課題和歷史使命。
健康信息用戶研究:素養、行為與機制 目錄
1 緒論(1)
1.1 研究背景(2)
1.2 研究目的(5)
1.3 研究內容(6)
1.4 基本概念(7)
1.5 理論與實踐意義(13)
1.6 本書內容和結構(15)
2 健康信息用戶研究綜述(22)
2.1 健康信息素養研究(22)
2.2 健康信息搜尋行為研究(25)
2.3 網絡健康信息質量研究(31)
2.4 健康信息服務系統及系統可用性研究(33)
2.5 交互信息檢索、個性化信息檢索與推薦(37)
2.6 本章小結(43)
3 健康信息素養維度與用戶素養水平(60)
3.1 研究方法(60)
3.2 健康信息素養維度(65)
3.3 用戶健康信息素養水平成因分析(75)
3.4 本章小結(104)
4 用戶健康信息甄別能力及影響因素(109)
4.1 樣本特征(110)
4.2 數據收集與處理(114)
4.3 研究結果(117)
4.4 本章小結(135)
5 用戶健康信息源選擇行為研究(146)
5.1 研究方法 (147)
5.2 健康信息源選擇行為(153)
5.3 本章小結(189)
6 健康信息素養與搜尋行為(200)
6.1 研究方法(200)
6.2 不同層次的健康信息素養與搜尋行為特征(203)
6.3 本章小結(231)
7 基于任務的網絡健康信息搜索與交互質量(237)
7.1 研究方法(238)
7.2 任務與交互質量(250)
7.3 本章小結(265)
8 用戶網絡健康信息交互行為與引導機制研究(269)
8.1 研究方法(269)
8.2 基于完整任務會話的交互質量預測模型(276)
8.3 本章小結(296)
9 總結與展望(300)
9.1 主要研究發現(300)
9.2 研究啟示(308)
9.3 局限性及未來展望(311)
附 錄(312)
附錄1 健康信息素養問卷(312)
附錄2 搜索任務(315)
附錄3 用戶個體特征問卷或量表(317)
附錄4 健康信息搜尋任務書(324)
附錄5 訪談大綱(324)
附錄6 任務搜索前問卷(324)
附錄7 任務搜索后問卷(325)
附錄8 不同指標下的打分細節和打分參考示例(328)
健康信息用戶研究:素養、行為與機制 作者簡介
李月琳,現任南開大學教務部部長、伯苓學院院長、教材建設辦公室主任、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成員,高等學校圖書館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科技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信息行為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學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高校圖書館分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重大突發事件信息公開質量研究”首席專家,多次榮獲省部級優秀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國家級和省部級教學成果獎,曾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