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應急物流融合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775368
- 條形碼:9787504775368 ; 978-7-5047-7536-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應急物流融合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 一是融合型應急物流體系 研究, 主要構建了融合型應急物流體系結構, 并對融合型應急物流體 系的基礎設施、 物資籌措、 物資儲備、 物資配送、 信息平臺和能力評 估進行了系統研究, 探討應急物流體系的組織指揮機構和運行機制; 二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激勵機制研究, 重 點對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企業承儲行為、 “政—企” 協同應急 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激勵、 “軍—企” 協同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 儲備激勵、 “軍—政—企” 協同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激勵四個 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建設性政策建議; 三是融合型應急物流 運用實例研究。 整理分析了唐山抗震救災、 大興安嶺撲火行動、 汶川 抗震救災、 新冠疫情防控等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物流案例。"
應急物流融合發展應急物流融合發展 前言
近幾十年來我國自然災 害、公共突發事件頻發。如 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 年特大洪水災害,2003年 暴發的非典疫情,2008年 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5 middot;12”汶川地震、西藏拉薩“3 middot;14”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 事件,2009年新疆烏魯木 齊“7 middot;5”打砸搶燒嚴重暴力 犯罪事件,2010年“4 middot;14”玉 樹地震、“8 middot;7”甘肅舟曲特 大泥石流,2011年“7 middot;23”甬 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 ,2012年“7 middot;21”北京特大暴 雨,2014年“12 middot;31”上海外 灘踩踏事件,2015年“6 middot;1” 東方之星旅游客船傾覆事件 、“8 middot;12”天津濱海新區爆炸 事故,2019年年底暴發的 新冠疫情等。非常規突發事 件的發生,給人類社會造成 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并常常引發諸多的次生危害 ,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經濟 發展、生態安全等。 應急物流是指為應對自 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 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突 發事件而對物資需求進行緊 急保障的一種特殊物流活動 。應急物流融合發展就是統 籌軍隊、政府、企業物流資 源,建立“軍隊、政府、企 業”三位一體的融合型應急 物流體系,以應對突發情況 下的物流需求,提高應急物 流保障效率和效益。融合型 應急物流則是針對可能出現 的重大突發事件,充分利用 軍隊、政府、企業物流資源 實施應急物資保障的特殊物 流活動。構建“軍隊、政府 、企業”三位一體的融合型 應急物流體系,客觀反映了 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以及現代物流體系“整合優 化”的核心理念,與普通應 急物流相比,在保障的時效 性上更強、保障能力上更加 科學,是提升綜合應急保障 能力、促進應急物流發展的 重要途徑。融合型應急物流 體系應用系統論的思想,從 國家全局利益出發,對軍隊 、政府、企業物流系統進行 整體籌劃、統一建設,使其 高度融合、協調發展,*大 限度地發揮軍隊、政府、企 業物流資源的效益。 針對突發事件,要健全 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把應急物資保障作為國家應 急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按照集中管理、統一調撥 、平時服務、災時應急、采 儲結合、節約高效的原則, 盡快健全相關工作機制和應 急預案。要優化重要應急物 資產能保障和區域布局,做 到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 。對短期可能出現的物資供 應短缺,建立集中生產調度 機制,統一組織原材料供應 、安排定點生產、規范質量 標準,確保應急物資保障有 序有力。要健全國家儲備體 系,科學調整儲備的品類、 規模、結構,提升儲備效能 。要建立國家統一的應急物 資采購供應體系,對應急救 援物資實行集中管理、統一 調撥、統一配送,推動應急 物資供應保障網更加高效、 安全、可控。黨中央十分重 視軍民融合建設,黨的十九 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形 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 和能力”。中國軍隊一直是 應對非常規突發事件的主力 軍。據不完全統計,截至 2007年,中國軍隊參加搶 險救災達41萬余次,累計動 用兵力1800多萬人次、飛 機10多萬架次,搶救和轉移 1000多萬人,搶運各種物 資3500多萬噸。在應對新 冠疫情中,軍隊除了派出醫 務人員外,軍隊物流系統在 應急物資供應保障方面同樣 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站在國 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高 度,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 設,是有效促進經濟建設和 國防建設協調發展的戰略舉 措。開展融合型應急物流研 究,統一規劃和使用軍地物 流資源,創新中國特色應急 物流發展模式,構建“急時 應急、戰時應戰”的融合型 應急物流體系,對于充分利 用軍地物流資源、統籌協調 軍地應急保障行動、快速應 對各種突發事件、構筑現代 化國防,都具有深遠的歷史 與現實意義。 本書主要從三個方面進 行了系統研究:一是融合型 應急物流體系研究,主要構 建了融合型應急物流體系結 構,并對融合型應急物流體 系的基礎設施、物資籌措、 物資儲備、物資配送、信息 平臺和能力評估進行了系統 研究,探討應急物流體系的 組織指揮機構和運行機制; 二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 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激勵 機制研究,重點對應急醫療 物資生產能力儲備企業承儲 行為、“政—企”協同應急醫 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激勵、 “軍—企”協同應急醫療物資 生產能力儲備激勵、“軍— 政—企”協同應急醫療物資 生產能力儲備激勵四個問題 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建 設性政策建議;三是融合型 應急物流運用實例研究。整 理分析了唐山抗震救災、大 興安嶺撲火行動、汶川抗震 救災、新冠疫情防控等應對 突發事件的應急物流案例。 參與本書撰寫的主要人 員有:陸軍勤務學院王豐、 肖驊、吳潔、王金梅、甘明 、姜玉宏、林勇和王妙春, 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蔣寧 ,重慶工商大學唐國鋒,重 慶人文科技學院雙海軍,重 慶能源職業學院桑林,重慶 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鐘小容。 具體撰寫分工如下:王豐、 吳潔、林勇(**、三、五 、七章);甘明、王金梅、 雙海軍(第二章);桑林、 鐘小容(第四章);蔣寧、 王妙春(第六章);
應急物流融合發展 目錄
**章 融合型應急物流體系結構與運行機制
**節 突發事件現狀分析
第二節 應急物流體系構建
第三節 應急物流組織指揮
第四節 應急物流體系運行機制
第二章 融合型應急物流基礎設施
**節 軸輻式網絡基礎理論
第二節 軸輻式應急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樞紐節點的選址
第三節 軸輻式應急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的構建
第四節 融合型應急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與運行
第三章 融合型應急物資籌措
**節 應急物資種類與分級
第二節 應急物資籌措的特點和方式
第三節 應急物資采購策略與能力建設
第四章 融合型應急物資儲備
**節 融合型應急物資儲備的特點
第二節 融合型應急物資儲備系統構建
第三節 應急物資需求分析
第四節 應急物資儲備方式
第五節 應急物資儲備庫選址模型
第五章 融合型應急物資配送
**節 融合型應急物流配送中心建設
第二節 應急物資配送路徑優化模型
第六章 融合型應急物流信息平臺
**節 構建融合型應急物流信息平臺的目標
第二節 構建融合型應急物流信息平臺的原則
第三節 融合型應急物流信息平臺的層次結構
第四節 融合型應急物流信息平臺架構的總體設計
第五節 融合型應急物流信息平臺的功能
第七章 融合型應急物流能力評估
**節 融合型應急物流能力影響因素分析
第二節 融合型應急物流能力評估指標體系
第三節 融合型應急物流能力評估方法
第八章 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企業承儲行為演化分析
**節 基本假設與模型建立
第二節 結果分析
第九章 “政—企”協同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激勵機制設計
**節 問題描述與模型假設
第二節 “政—企”協同下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激勵模型構建
第三節 “政—企”協同下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模型求解與分析
第四節 結果分析
第十章 “軍—企”協同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激勵機制設計
**節 問題描述與模型假設
第二節 “軍—企”協同下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激勵模型構建
第三節 “軍—企”協同下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激勵模型分析
第四節 結果分析
第十一章 “軍—政—企”協同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激勵機制設計
**節 問題描述與模型假設
第二節 “軍—政—企”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激勵模型構建
第三節 “軍—政—企”協同下應急醫療物資產能儲備激勵模型分析
第四節 “軍—政—企”協同下激勵模型算例分析
第五節 結果分析
第十一章 “軍—政—企”協同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激勵機制設計
**節 問題描述與模型假設
第二節 “軍—政—企”應急醫療物資生產能力儲備激勵模型構建
第三節 “軍—政—企”協同下應急醫療物資產能儲備激勵模型分析
第四節 “軍—政—企”協同下激勵模型算例分析
第五節 結果分析
第十二章 融合型應急物流運用實例
**節 唐山抗震救災應急物流案例分析
第二節 大興安嶺撲火行動應急物流案例分析
第三節 汶川抗震救災應急物流案例分析
第四節 新冠疫情防控應急物流案例分析
參考文獻
應急物流融合發展 作者簡介
王豐,陸軍勤務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軍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肖驊,陸軍勤務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物流管理。
林勇,陸軍勤務學院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軍事物流。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