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秋天,走在長白山的落葉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624522
- 條形碼:9787501624522 ; 978-7-5016-2452-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秋天,走在長白山的落葉中 本書特色
真實豐富的動植物知識。全書涉及野生鳥類類190種、哺乳動物40種、昆蟲52種,還有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等幾十種,清新可愛的搭配原創手繪 高清攝影,每個月份后附有“長白山知識手冊”,補充物種資料,是難得的青少年自然科普讀物。 精準實用的青少年自然教育。自然教育是青少年品格、習慣培養的重要方式,日記體散文隨筆集可以讓讀者與作者一起“沉浸式”在森林中生活。隨時翻閱,以自然為師,提供更加真實、精準和實用的自然教育。 通過寫作和哲思提升綜合文化素養。日記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散文閱讀可以有效培養青少年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全書透露著對自然的敬畏和生命的反思,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寫作能力與綜合文化素養。
秋天,走在長白山的落葉中 內容簡介
《秋天,走在長白山的落葉中》是專為青少年打造的日記體自然散文隨筆集。2007年5月5日自然文學作家胡冬林搬到長白山區生活,直至2012年10月31日生病住院,他堅持每天記錄他在山林生活期間的日常起居、寫作情況,更重要的是與獵人、山民、鳥獸、魚蟲、蘑菇和花木的故事。《秋天,走在長白山的落葉中》包含了作者在這6年的12、1、2月份中的幾十篇自然觀察日記。 在《秋天,走在長白山的落葉中》中,小讀者將跟隨作者的腳步走進長白山的原始森林,那里有目前世界上保存完整、極具代表性的溫帶原始森林生態系統,是北半球同緯度帶物種*豐富的地區之一。在這座“物種基因庫”中,胡冬林常常可能在徒步中遇到他熟悉的朋友,比如性格活潑愛打鬧的小榛雞,孤傲冷酷的山貓,歌聲嘹亮的山雀。除了動物,珍稀樹木和其他植物也呈現出頑強的生命力,樹木下藏著的菌類更是形狀萬千。 漫步在森林中,我們常常能在一天之內看到20種鳥,也可以在湖邊看到戲水的鴛鴦和野鴨,還有爭奪領地的小松鼠,甚至能在夜晚撞見發出神奇光芒的珍稀菌類。每一刻對自然的發現都被作者真實、完整的記錄下來。
秋天,走在長白山的落葉中 目錄
九月,當天空突然開闊起來
9月2日 松鴉嘰嘰喳喳
9月16日 細鱗魚的舞蹈
9月19日 早開的雛菊
......
十月,睜開眼是山林盡染的畫卷
10月6日 山葡萄之味
10月15日 火紅的山丘
10月26日 古老的云杉樹
...
十一月,動物們又開始忙起來了
11月8日 再見大雁
11月11日 攔路的刺猬
11月24日 山貓一瞥
秋天,走在長白山的落葉中 相關資料
到山林中去,到自然中去!這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山林生活日志,這是一部關于大森林、野生動物、山民生活的全景記錄。作者曾常年生活在長白山區,持續追蹤觀察山林里的生靈,在與野生動物的親密互動中,深刻反思人與自然的關系。從大自然的勃勃生機中,反觀人的生命之美,由自然之壯美映照人性之純真。以文學的形式,喚起人們與生態環境和諧共存的意識。全書圖文并茂,飽含深情,是一部用生命完成的生態文學精品。 ——2020年度“中國好書”推薦詞
自然的饋贈
頭茬榛蘑下來,我買了一斤當晚飯吃,加玉米兩根。
雨淋淋的森林,蘑菇晶瑩剔透,格外好看,也格外茁壯。重游白龍電站上方森林的水泡子一帶,又有些新蘑菇鉆出地面,一樣樣地拍照,觀察,記名字。最美麗的是橘紅光柄菇,但是現在還太小,黑耳也很有特色。
今天見到的新菌類有樺革裥(jiǎn)菌、金錢菌、花臉香蘑、大孢子粉滑菌(有毒)、細座蟲草(生于蝙蝠蛾等幼蟲體上)、褐云斑鵝膏、紅汁乳菇、黑耳(有毒)、乳牛肝菌、灰鵝膏、霉狀奧德蘑、毛杯盤菌、盤菌、干酪菌、大韌革菌、橘紅光柄菇、血紅小菇、腦狀層腹菌、革蓋菌、盔小菇、虎耳乳牛肝、微細小菇、煙管菌、橙黃疣柄牛肝菌。
王柏老師講了兩個熊的故事,約好明天再去寒蔥溝里找大倒木。
沒想到雨后對觀察蘑菇這么有利,請王老師上山雖然花點錢,但還是選對了人,他有事我也會幫他的。
黃昏時路過合協旅店前面的河,見眾多白鹡鸰聚集在約八十米長的對岸樹叢中。有的歇在枝頭,有的在水邊鳴叫,旁邊一個大樹叢則傳來麻雀們的喧噪,兩家做起鄰居來了。細想它們兩幫在取食、活動地域及生活習性上并不沖突,毗鄰而居再正常不過。麻雀社會性很強,抱團,鹡鸰們顯然為了遷徙臨時糾集在一起。奇怪的是大多是黑白兩色的白鹡鸰,幾乎看不到灰鹡鸰的影子。
我靠近岸邊,對岸的它們并不驚慌,顯然在黃昏的光線中它們白天銳利的眼神差了許多。有一輛空載的重型貨車駛過,在馬路凹陷處顛簸一下,發出哐當大響,一群鹡鸰被驚飛,飛往山林方向,另有三分之二的鹡鸰仍留在原地,麻雀們則一點未受影響。我因此知道,在它們的聚會中,有來自山中小溪邊的“山里人”和鎮里濕地的“城里人”。“山里人”忽遭驚嚇倉皇飛離,“城里人”則鎮定自若,早已習慣人類世界的各種噪聲,包括突發的可怕聲響。
沿河岸走走停停,看它們泛白的小身影棲在柳枝間,聽它們的悅耳吵鬧和喋喋不休,呼朋喚友,叫爹喊兒的,很有樂趣。以后幾天該常來看看,通過這樣的集群遷徙前的預兆能觀察到一些可貴的現象就太好了。
秋天,走在長白山的落葉中 作者簡介
胡冬林,滿族,1955年生于吉林長春,2017年在長白山腳下的住處因病去世。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吉林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2013年當選吉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他的作品中少兒科普長篇小說《巨蟲公園》獲第九屆全國少兒優秀作品獎,散文集《狐貍的微笑》獲第六屆冰心散文獎,散文《拍濺》獲《中國作家》雜志和中國散文學會評選的中國散文大獎賽獎,散文《山貓河谷》獲2012年《民族文學》年度獎,散文《青羊消息》獲首屆全國環境文學優秀作品獎,長篇小說《野豬王》獲第十屆長白山文藝獎。《山林筆記》榮獲2020年度“中國好書”及第八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