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動態隱喻論:隱喻復雜性計算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58207
- 條形碼:9787301358207 ; 978-7-301-35820-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動態隱喻論:隱喻復雜性計算分析 本書特色
作為廣泛存在的語言認知現象,隱喻具有高度復雜性,語言形式紛繁復雜,識別困難,類型劃分種類繁多,且構成層級體系,隱喻理論也層出不窮,角度各異。隱喻的復雜性是阻礙當前隱喻研究以及研究成果應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書擯棄了隱喻研究的還原論思想,承認隱喻的復雜性,以基于復雜適應系統的語言觀和基于動態系統理論的認知觀為理論框架,運用機器學習、問卷調查等量化研究工具,驗證和發展了動態隱喻論,提出隱喻是人類復雜適應系統中的一種自組織涌現性行為,揭示隱喻復雜性現象背后存在的動態發展規律性,隱喻形態變化路徑以及隱喻概念發展的階段性。
動態隱喻論:隱喻復雜性計算分析 內容簡介
作為廣泛存在的語言認知現象,隱喻具有高度復雜性,形式、類型繁多,理論層出不窮。隱喻的復雜性阻礙了當前隱喻研究以及研究成果應用。本書擯棄了隱喻研究的還原論思想,承認隱喻的復雜性,以基于復雜適應系統的語言觀和基于動態系統理論的認知觀為理論框架,運用機器學習、問卷調查等量化研究工具,驗證和發展了動態隱喻論,提出隱喻是人類復雜適應系統中的一種自組織涌現性行為,揭示隱喻復雜性現象背后存在的動態發展規律性,隱喻形態變化路徑以及隱喻概念發展的階段性。主要觀點如下: (1)隱喻復雜性的源泉是語言使用者的自適應能力,體現為前向因果性和協同性,可用IF/THEN結構描述;(2)從語義演變模式角度可以更好地區分隱喻、轉喻、本義以及新詞語。隱喻作為一種語義演變模式,是一個相變過程,與S型曲線相似;(3)在共時維度上雜亂無章的隱喻句法語義結構類型,在歷時維度上呈現出有序性,是在隱喻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并受認知規律制約; (4)隱喻規約化程度是隱喻復雜性的序參量,決定了隱喻行為的外在語言形式和理解機制。隱喻的規約化程度不同,隱喻的表達方式和理解機制也各不相同;(5)隱喻發展具有果決性,會一直朝著特定目標—在語言系統中編碼語用意義—發展,隱喻發展的結果是一種分形;(6)隱喻發展是隱喻概念與隱喻語言交互作用的過程,有兩個明顯區分的階段:概念抽象和概念應用,分別對應認知語法中的概念依賴句法結構和概念獨立句法結構。
動態隱喻論:隱喻復雜性計算分析 作者簡介
唐旭日
----------------------------
唐旭日,博士,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外語學院翻譯系主任。研究方向為計算語言學,研究領域為隱喻計算、詞義演化計算、語義韻和計算機輔助翻譯。主持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自主創新項目,并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國家863高新技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國家社科基金等多項課題,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Natural Language Engineering、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中文信息學報》、《當代語言學》等刊物發表論文近30篇,出版教材1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