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走對小學每一步(第4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47633
- 條形碼:9787513947633 ; 978-7-5139-4763-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對小學每一步(第4版)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從孩子升入小學要做哪些準備?為什么努力卻得不到好成績? 怎么輔導考前復習?做作業“磨洋工”治不治得好?幫助孩子提分,你是否找到了方法。
同一個孩子,為什么老師的眼中與家長眼中的不一樣?陪伴孩子成長,你是否受到認知局限。本書作者是一位家長,也是一位老師。她理解天下父母的拳拳之心,更懂得把孩子放到群體坐標系中考量的重要性——從橫向比中看長短,從縱向比中求發展,才能收獲更多的鍛煉機會。
走對小學每一步(第4版) 內容簡介
同一個孩子,在家長眼中和在老師眼中是不一樣的。究竟有何不同?本書或許能告訴你要找到的答案。
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光靠精彩的理論是不夠的,能解決實際問題才是關鍵。孩子升入小學要做哪些準備? 為什么努力卻得不到好成績? 怎么輔導考前復習?做作業“磨洋工”治不治得好? ……針對這些令家長頭疼的學習問題,作者總結三十年教育教學經驗,對癥下藥,提出了科學有效的方法,幫助廣大家長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輔導困境。
走對小學每一步(第4版)走對小學每一步(第4版) 前言
再版序/念起·緣生
當編輯告訴我《走對小學每一步》再版時,我的心中不由得感慨:“一念起,百緣生。”
三十多年前的一個下午,班里一個父母離異的孩子在學校闖了禍,我請他父親到學校來。在我一通“告狀”結束后,這位父親長嘆一口氣,頹然地對我說:“老師,您說,我該怎么辦?”隨后他就給我講了教育孩子的種種無奈,這位父親邊說邊用求助的目光看著我,仿佛依然在重復那句話:“老師,您說,我該怎么辦?”面對家長的期待,剛工作的我卻只會說:“您得抓呀!您得管呀!”但我的語氣越來越弱,因為我越來越慚愧……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我,從那以后,我就下定決心:要用專業的知識助力家長對孩子的培育。這就是“一念起”。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幸運的,自從走上家庭教育這條路,其間遇到了很多的貴人,得到了很多的機會,真的是“百緣生”。感謝的話已經在前言“化青色為濃郁”中提到了,不再贅述。對于此書能夠再版,我*想感謝的是各位讀者!我沒想到此書能受到讀者如此歡迎,網上好評萬余條。有的家長說:“讀此書就像開家長會時聽老師講話。”我承認,書中一定有我的局限與不足,但有那么多素不相識的家長愿意來參加這次“家長會”,這是多么大的緣分呀!感恩!
走對小學每一步(第4版) 目錄
01 讓孩子慢慢成長,做他自己
有什么“全能冠軍”
性格沒有好壞之分
告別簡單粗暴的“家長制”
讀懂十歲的孩子
快樂學習,快樂生活
夢是前進的內在動力
真正的快樂應該是得到別人的尊重,實現自我價值
02 孩子上學,家長不必太焦慮
不急不躁邁入一年級
幼小銜接的關鍵詞——適應
入學后的兩次生病高峰
轉學是新的開始
挫折教育就是教孩子如何面對生活
03 學會交往是件大事
“誰找”與“找誰”
同學關系處不好,老是受欺負
男女生相處的學問
愛告狀,專挑別人的錯
友情變化無常
做保護自己的超級英雄
情感培養讓孩子成為一個善良、真誠、寬容的人
04 會學習,才能愛學習
上學后孩子好像變笨了
沒完成作業的孩子
在家會≠在學校會
努力卻得不到好成績
該請家庭教師嗎
非智力因素是孩子成功的重要條件
05 輔導孩子學習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考前復習要有針對性
冷靜對待孩子的試卷
寫好作文,積累和技巧兩手抓
光看書是寫不好作文的
輔導作業有高招
從有趣到志趣,是追求遠大的人生理想的過程
06 五個好習慣保證學習效果
好習慣一:不馬虎
好習慣二:會傾聽
好習慣三:能質疑
好習慣四:做后查
好習慣五:愛閱讀
自覺不是家長叮囑出來的,是在生活、學習中培養出來的 / 162
07 家庭是教育的主戰場
教育不能“搶修”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要教,不要嚇
不把別人家的孩子當標桿
培養自信心要做到十個字
單親不單愛
懲戒是必要的,但不等于打罵
家教“十忌”
08 小毛病會導致大問題
拖拉:吃飯吃到涼,做作業“磨洋工”
丟三落四:今天丟了筆,明天落了本
頂嘴:“你憑什么管我”
嫉妒:“看到他們得100分,我就生氣”
撒謊:“今天沒有作業”
情緒抵觸:“你越不讓做,我越要這么做”
健康的性格源自良好的教育
09 會說才會教
要經常和孩子談話
嘮叨的“獨角戲”不管用
有效談話的四個原則
用賞識代替命令
表揚也要講究方法
可以這樣和孩子談“死亡”
如何與孩子科學地談性
不聽話或許是孩子獨立意識的開始
10 家校合作,走穩求學**步
當孩子挨批評時
該不該當班干部
為什么總是“我們老師說……”
不幫倒忙不添亂
孩子是家長眼中的樹,卻是老師眼中的林
后記 孩子也教會了老師很多
走對小學每一步(第4版) 相關資料
哪有什么“全能冠軍”
我聽一位老師講,他們學校在招收一年級新生時發現了一個“神童”。那孩子才七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入學考試時,先用英語背了首詩;然后拿起《人民日報》,不帶磕巴地讀了篇社論;放下報紙,又拿起小提琴,有聲有色地演奏了一段《梁祝》。據說,他還很擅長電腦,漢字輸入的水平可以和打字員較量。
聽完了介紹,我將信將疑地問:“那孩子真的打算上一年級?”這位老師自豪地說:“當然,而且分在了我的班。”
我不禁替這位老師捏了把汗:這么全能的孩子,要是和其他孩子一樣教,難度該有多大。
過了一學期,當再遇到這位老師時,我迫不及待地問她:“你那個神童弟子怎么樣了?”沒想到,她很平淡地回答:“學習成績還是可以的。”我好奇地問:“難道他還有什么不可以的嗎?”
老師說:“那孩子確實聰明,主要是家長教育得好。說實在的,真的很少見到這么執著的家長。他媽媽想要把孩子培養成‘全能冠軍’,她的目標是,孩子不管學習什么科目,成績都得優秀,而且要拿第一名。她說只有從小這么培養,長大才能無論遇到什么競爭都穩操勝券,還說現在孩子年齡小,可塑性強,做的事情也簡單,這樣高標準嚴要求是科學的。”
“孩子受得了嗎?”我有些擔心地問。
“還行吧,我想是習慣了。但我總覺得他身上缺少像其他孩子那樣的朝氣。”
大約又過了一個月,我去他們學校辦事的時候,恰好見到了這個“全能冠軍”——他規規矩矩地站在老師旁邊,眼里噙著淚水。原來,這孩子因為不會跳繩,怕體育測驗,所以撒謊說肚子痛,躲在廁所里不去上課,這已經是第二次了。老師嘆了口氣:“世界上哪有什么‘全能冠軍’啊!這孩子的身體素質不是特別好,自然有比不過別人的地方,但又怕家長責怪,所以只好撒謊了。”
俗話說,十個手指各有長短。我們每個人因為先天條件和后天培養的不同,都有所能、有所不能。對孩子嚴格要求是正確的,但也要講實際。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揠苗助長的做法并不科學。曾聽過一位媽媽責備女兒:“你彈琴總比不過薇薇。”小姑娘理直氣壯地反駁:“我畫畫比她強。”這就是家長的期望與孩子實際情況的差異。
哪有什么“全能冠軍”
我聽一位老師講,他們學校在招收一年級新生時發現了一個“神童”。那孩子才七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入學考試時,先用英語背了首詩;然后拿起《人民日報》,不帶磕巴地讀了篇社論;放下報紙,又拿起小提琴,有聲有色地演奏了一段《梁!。據說,他還很擅長電腦,漢字輸入的水平可以和打字員較量。
聽完了介紹,我將信將疑地問:“那孩子真的打算上一年級?”這位老師自豪地說:“當然,而且分在了我的班。”
我不禁替這位老師捏了把汗:這么全能的孩子,要是和其他孩子一樣教,難度該有多大。
過了一學期,當再遇到這位老師時,我迫不及待地問她:“你那個神童弟子怎么樣了?”沒想到,她很平淡地回答:“學習成績還是可以的。”我好奇地問:“難道他還有什么不可以的嗎?”
老師說:“那孩子確實聰明,主要是家長教育得好。說實在的,真的很少見到這么執著的家長。他媽媽想要把孩子培養成‘全能冠軍’,她的目標是,孩子不管學習什么科目,成績都得優秀,而且要拿第一名。她說只有從小這么培養,長大才能無論遇到什么競爭都穩操勝券,還說現在孩子年齡小,可塑性強,做的事情也簡單,這樣高標準嚴要求是科學的。”
“孩子受得了嗎?”我有些擔心地問。
“還行吧,我想是習慣了。但我總覺得他身上缺少像其他孩子那樣的朝氣。”
大約又過了一個月,我去他們學校辦事的時候,恰好見到了這個“全能冠軍”——他規規矩矩地站在老師旁邊,眼里噙著淚水。原來,這孩子因為不會跳繩,怕體育測驗,所以撒謊說肚子痛,躲在廁所里不去上課,這已經是第二次了。老師嘆了口氣:“世界上哪有什么‘全能冠軍’啊!這孩子的身體素質不是特別好,自然有比不過別人的地方,但又怕家長責怪,所以只好撒謊了。”
俗話說,十個手指各有長短。我們每個人因為先天條件和后天培養的不同,都有所能、有所不能。對孩子嚴格要求是正確的,但也要講實際。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揠苗助長的做法并不科學。曾聽過一位媽媽責備女兒:“你彈琴總比不過薇薇。”小姑娘理直氣壯地反駁:“我畫畫比她強。”這就是家長的期望與孩子實際情況的差異。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讓他們做什么,他們不會正面抵抗,如果遇到他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他們會用自己的方法解決。比如像前面講到的那個孩子,他會躲在廁所里逃課,這個方法在大人看來很可笑,卻是孩子在自己能力范圍內能想到的最佳方案。
所以,不要再要求孩子當什么“全能冠軍”了,與其設定一個家長想要的目標,不如選擇一個符合孩子實際的努力方向。人都是在不斷學習中成長的,有些事情孩子現在做不到,以后通過努力可以做到;也有些事情,或許努力一輩子仍舊做不到,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誰的成長過程不是
這樣?
走對小學每一步(第4版) 作者簡介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高級教師。工作30余年來,曾榮獲北京市“紫禁杯”優秀班主任特等獎;當選北京市海淀區首屆“十佳班主任”;所教班級榮獲“北京市優秀班集體”光榮稱號;《班主任》雜志封面人物。
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先后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等核心刊物上發表教育論文、隨筆90余篇。2000年出版家庭教育專著,并在中國教育臺主講“小學生家庭教育20問”。2013年被東北師范大學聘請為碩士研究生導師。2017年被聘任為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研發顧問。
著有暢銷書《走對小學每一步》。多次舉辦千人公益講座,數萬家長受益。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