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漢機織漢錦:老官山提花機及尼雅“五星錦”的復原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70075
- 條形碼:9787547870075 ; 978-7-5478-7007-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機織漢錦:老官山提花機及尼雅“五星錦”的復原研究 本書特色
1.與國內外同類書相比,本書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有顯著提升。本書不僅系統梳理了漢代織造技術的發展歷程,并且首次對老官山漢墓出土的提花機進行了全方位的復原研究,還成功復制了尼雅“五星錦”,展現了漢代提花織造技術的高超水平。
2.本書插圖精細繪制或呈現,準確反映了織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插圖與文字內容緊密結合,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復雜的紡織技術。書中許多插圖是根據考古發掘的實物繪制的,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3.作為傳統紡織工藝復原全鏈條研究的典型案例,本書從具體實物、機械原理、織造技術到工藝重建,對整個紡織生產過程進行了深入剖析。本書的出版,對于挖掘和傳承中國古代紡織文化、提升中國紡織技術的國際競爭力、豐富紡織學科的教學資源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漢機織漢錦:老官山提花機及尼雅“五星錦”的復原研究 內容簡介
2012年年底成都老官山西漢墓中出土了四臺織機模型及相關文物,是中國考古發現的唯一提花機模型,也是世界上發現*早的提花機實證。1995年,“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在新疆尼雅墓地出土,堪稱20 世紀中國*偉大的紡織考古發現之一,也是目前所知織造難度*大的漢錦。本書述及的“漢機織漢錦”項目基于老官山漢墓出土織機模型展開研究,并運用這類一勾多綜提花織機的織造技術復制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等漢錦實物,從而完整還原漢代提花織機及其提花織造技術體系。
漢機織漢錦:老官山提花機及尼雅“五星錦”的復原研究漢機織漢錦:老官山提花機及尼雅“五星錦”的復原研究 前言
中國有著悠久的紡織歷史,各種天然纖維都有使用,特別是蠶絲的發明以及絲綢生產技術,在世界紡織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考古資料表明,中國早在4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了骨針,具備了縫制和編織的基本條件。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了原始腰機。到戰國秦漢時期,則出現了踏板織機和提花織機。中國的機織技術一直領先于世界各地,為世界紡織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世界紡織文化的豐富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因此,英國科學史學家李約瑟說,“機”在中國語言中的含義,*初是“織機",后來就成為所有機器的通稱,而且成為機智、機敏的代言詞。這其實是對織機在中國文化史上重要地位的*高評價。
戰國秦漢時期是中國絲綢發展史上的**個高峰。戰國時期學術思想上非常活躍,百家爭鳴,手工藝制作空前發展。漢代初期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提倡農桑,輕徭薄賦,鼓勵人口增殖和土地開墾,使漢初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作為經濟的重要方面,紡織業在戰國秦漢時期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長安城里的未央宮內設有東、西織室,主要織作以供郊廟之服,一年花費達五千萬錢。此外還有御府尚方織室,生產錦繡紈綺等各種高檔織物。在黃河下游的絲綢織繡生產重地齊魯也設有官營作坊。齊郡設有三服官,作工數千人,一歲費數巨萬。在民間,織繡生產量也十分巨大。巴蜀更以織錦而著稱,漢代楊雄的《蜀都賦》中提到:“爾乃其人自造奇錦,紌繏緣盧中,發文揚采,轉代無窮。”
漢機織漢錦:老官山提花機及尼雅“五星錦”的復原研究 作者簡介
趙豐,博士/研究員/教授,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院長、求是特聘教授,中國絲綢博物館名譽館長,東華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文物鑒定委員、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國際博物館協會執委、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主席。長期從事中國紡織科技史和絲綢之路藝術史等研究。曾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和大英博物館等進行客座研究和開展交流合作。發表中英文論文百余篇,獨著和主編《中國絲綢藝術》《敦煌絲綢藝術全集》《中國古代絲綢設計素材圖系》《中國歷代絲綢藝術叢書》《織繡珍品:圖說中國絲綢藝術史》《錦程:中國絲綢與絲綢之路》《尋找繚綾:白居易詩與唐代絲綢》等,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世界絲綢互動地圖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項目“中國絲綢藝術大系”。
龍博,副研究館員/在讀博士,在中國絲綢博物館從事傳統紡織工藝和紡織科技史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傳統紡織機具復原與古代紡織品復制等方面,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參與編寫《中國紡織通史》《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紡織》《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和A World of Looms:Weaving Technology and Textile Arts等。先后主持重大課題3項,其中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1項浙江省文物局文物保護科技項目。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