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人文藝術與美育研究 總第一卷(2024年春)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319890
- 條形碼:9787313319890 ; 978-7-313-31989-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文藝術與美育研究 總第一卷(2024年春) 本書特色
內容特色:
欄目豐富:涉及藝術學理論、藝術史、影視藝術、圖像學、藝術管理、美育研究
名家云集:藝術學與美學的大咖作者連續風險精品佳作
紀念價值:夏燕靖老師的首發卷致辭僅此一份哦
本卷集萃:120年中國電影里的景德鎮民窯與讀圖時代的歐羅巴誕生形成了藝術學與美學的歷史交織與互動……更多精彩,等您來探索
一個小目標:暫時保密,實現再說~~
人文藝術與美育研究 總第一卷(2024年春) 內容簡介
《人文藝術與美育研究(上卷)》系文藝學論文集。本書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美學立場,從人文視域出發,將藝術視為人文精神之表征,將其置于總體性與普遍性的社會文化與時代語境之中,研究藝術的本體與特征、藝術的功能與形態、藝術的發生與發展、藝術的創造與生產、藝術的交流與傳播、藝術的批評與接受、藝術的消費與管理等基本理論問題域。從人文視域出發研究藝術學基本理論問題,意在凸顯人文性、綜合性、跨學科性,即從哲學美學、文藝學、歷史學、人類學、傳播學等多學科視角研究看待藝術,當然也包括從藝術的角度看待審視哲學美學、文藝學、歷史學、人類學、傳播學等。
人文藝術與美育研究 總第一卷(2024年春)人文藝術與美育研究 總第一卷(2024年春) 前言
夏燕靖
“春以水仙、蘭花為命”,這是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所表達的對供喜愛之情,我想,若再有一枝只將“孤艷付幽香”的蠟梅與水仙、蘭花相配,那么它們定將與我們喜迎新春的美好心情一起綻放。
今春之季,當得知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全資投入出版《人文藝術與美育研究》之時,我們的心情格外激動。我們急切地期待著春色滿園。交大素有人文教育之深厚底蘊,早在 1908 年,即設國文科。唐文治校長躬親主講國文課,其獨創的吟誦詩文之唐調今日已然成為國寶級的文化遺產。交大是中國現代美育精神、藝術精神的孕育之地、生成之所,蔡元培、李叔同、謝無量、黃炎培、辜鴻銘、吳梅、傅雷等一代人文藝術巨擘曾在此執教或求學。如何繼承人文藝術傳統、再創中國藝術輝煌,無疑是我們交大藝術學同仁思考的重要問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出版《人文藝術與美育研究》體現的正是上海交通大學堅守人文學科發展之宏愿,推動人文學科攀登高峰之壯舉,這給予我們交大從事文藝學、藝術學與美育教學與研究的同仁以極大的鼓舞。
人文藝術與美育研究 總第一卷(2024年春) 目錄
首發卷致辭……………………………………………………………… 夏燕靖(1)
【藝術學三大體系】
當代中國藝術體系研究論綱…………………………………………… 李心峰(3)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構建中國自主的當代藝術體系………………… 陳岸瑛(31)
藝術學、美學的歷史交織與互動——兼論中國藝術學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 孫曉霞(45)
【藝術史】
景德鎮民窯 :工匠知識的建構與變遷 …………………………… 方李莉(78)
克羅齊史學思想對藝術史學的啟示………………………………… 夏燕靖(112)
【影視藝術】
影視作品文化修辭風格六維度……………………………………… 王一川(144)
120年中國電影共同體美學視域 :地域影像藝術審美創造分析…………………… 周 星 李昕婕(155)
【圖像學】
“歐羅巴”的誕生——焦秉貞、冷枚傳派美人圖與弗朗索瓦·布歇的女神形象………………………………… 李 軍(172)
《姨母育佛圖》與《圣母子圖》比較 ……………………………… 李倍雷(244)
“讀圖時代”的意蘊及相關問題辨析 ……………………………… 李向偉(273)
【藝術管理】
城鄉文化建設融合發展的基本理念與策略………………………… 田川流(290)
【美育研究】
美育與人的改造……………………………………………………… 高建平(310)
姜丹書藝術教育年譜………………………………………………… 陳 星(345)
學術簡訊 ………………………………………………………………謝 納(389)
編后記 …………………………………………………………………謝 納(391)
人文藝術與美育研究 總第一卷(2024年春) 作者簡介
夏燕靖,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特聘教授。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