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藝術與科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76263
- 條形碼:9787302676263 ; 978-7-302-67626-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與科學 本書特色
在傳統學科邊界不斷被打破,跨學科研究領域不斷生成的研究趨勢下,我們有必要對藝術與科學之間的融通與碰撞進行理論探討。《藝術與科學【卷十七】:工藝文化》聚焦于藝術與科學的聯系。首先,選取了藝術與科學界著名學者專家的論述。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關于文學藝術與科學技術結合的語錄匯編,20世紀*有影響的藝術史學家邁耶·夏皮羅關于印象派與科學關系的深入探討。其次,對于非物質文化、工藝美術界的一些歷史和文化,進行了深入考證。如黃州會館名稱考論、彭友賢與民國時期景德鎮瓷業改革、揚州古椿閣復刻十幅《蘿軒變古箋譜》花箋賞析等。再次,對傳統手工藝的裝飾造物進行探討。如景德鎮窯“磨喝樂”瓷塑人物造像的演變、.明代景德鎮瓷上八仙紋飾的圖像語素、壯族夾砂粗陶造型藝術等。
藝術與科學 內容簡介
《藝術與科學【卷十七】:工藝文化》以藝術中的科學技術、工藝美術中的藝術與文化等為研究主題。《錢學森關于文學藝術與科學技術結合的語錄匯編》一文從九個方面摘錄了錢學森先生對文學藝術與科學技術的關系等一系列問題的看法;節選自藝術史學家夏皮羅《印象派:反思與感知》的《印象派與科學》一文,對印象派繪畫與科學之間的關系做了全面而系統的論述。
在探索欄目中,方圣德對長江中上游地方志記載的百余座黃州會館的名稱進行了考論;何靖對贛中地區的萬民傘的裝飾類型及風格進行探究;劉茜則聚焦于民國時期從事陶瓷設計改良的先驅者彭友賢的貢獻研究;姚毓彬以福州漆器行業活化為研究點,來探索當下福州漆器行業的活化路徑:代福平探析了揚州古椿閣復刻和印刷的十幅《蘿軒變古箋譜》花箋的圖形寓意與藝術特色。
工藝欄目聚焦于陶瓷藝術的研究,分別為景德鎮窯“磨喝樂”瓷塑人物造像的演變、明代景德鎮瓷上八仙紋飾、壯族夾砂粗陶造型藝術、欽州坭興陶茶壺造型設計演變、景德鎮古彩裝飾風格的演變等。
《藝術與科學【卷十七】:工藝文化》以藝術中的科學技術、工藝美術中的藝術與文化等為研究主題。《錢學森關于文學藝術與科學技術結合的語錄匯編》一文從九個方面摘錄了錢學森先生對文學藝術與科學技術的關系等一系列問題的看法;節選自藝術史學家夏皮羅《印象派:反思與感知》的《印象派與科學》一文,對印象派繪畫與科學之間的關系做了全面而系統的論述。
在探索欄目中,方圣德對長江中上游地方志記載的百余座黃州會館的名稱進行了考論;何靖對贛中地區的萬民傘的裝飾類型及風格進行探究;劉茜則聚焦于民國時期從事陶瓷設計改良的先驅者彭友賢的貢獻研究;姚毓彬以福州漆器行業活化為研究點,來探索當下福州漆器行業的活化路徑:代福平探析了揚州古椿閣復刻和印刷的十幅《蘿軒變古箋譜》花箋的圖形寓意與藝術特色。
工藝欄目聚焦于陶瓷藝術的研究,分別為景德鎮窯“磨喝樂”瓷塑人物造像的演變、明代景德鎮瓷上八仙紋飾、壯族夾砂粗陶造型藝術、欽州坭興陶茶壺造型設計演變、景德鎮古彩裝飾風格的演變等。
此外,《新中國**代職業設計師的興起——以顧世朋為中心》深入研究了新中國**代職業設計師顧世朋的設計生涯,以揭示我國早期職業設計師的培養與發展的路徑;《當代陶瓷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現狀研究》在、對當代陶瓷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模式、機制研究的基礎上,拓展出對發展現狀的反思與重構。這些文章都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值得一讀。
藝術與科學 目錄
思想
馮亞 孟云飛 錢學森關于文學藝術與科學技術結合的語錄匯編 1
黃海波 李麗娜 黃德荃 技進乎道,藝通乎神——論工藝美術的技與藝 14
陳冀湘 空鐵系導析 20
探索
方圣德 重塑記憶:黃州會館名稱考論 25
何靖 贛中地區萬民傘頁子的裝飾藝術研究 38
劉茜 彭友賢與民國時期景德鎮瓷業改革 53
姚毓彬 王小琿 福州漆器行業活化路徑研究 60
代福平 水印木刻花箋之美的當代傳承——揚州古椿閣復刻十幅《蘿軒變古箋譜》花箋賞析 70
工藝
趙蘭濤 劉亞茹 世俗化的神性——景德鎮窯“磨喝樂”瓷塑人物造像演變研究 77
孔錚楨 明代景德鎮瓷上八仙紋飾的圖像語素研究 84
白雅力克 壯族夾砂粗陶造型藝術研究 92
潘慧鳴 文化變遷下的欽州坭興陶茶壺造型設計演變 99
朱宏邦 1949 年以來景德鎮古彩裝飾風格的演變 106
III
設計
孫菱 韓緒 新中國**代職業設計師的興起——以顧世朋為中心 113
鄧文杰 吳國廣 當代陶瓷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現狀研究 122
張明山 張雪 傳統收獲農事與農具設計研究 129
譯林
文 / 邁耶·夏皮羅 譯 / 沈語冰 印象派與科學 136
文 / 阿里·K. 葉迪森等 譯 / 蘇葵、賀汝涵 納米藝術及其超越 151
文 /M. 安娜·法列洛 譯 / 何靖 制作和命名:工作室工藝辭典 170
藝術與科學 作者簡介
李硯祖,博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與科學》叢刊主編。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獲首屆國家教學名師獎、北京市教學名師獎、清華大學教學優秀獎和北京市教學骨干、清華大學“良師益友”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長期從事藝術創作、設計及藝術學、工藝美術歷史及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持多項國家和部級課題,出版著作20余部,發表論文150余篇。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