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耶律楚材集(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375110
- 條形碼:9787501375110 ; 978-7-5013-7511-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耶律楚材集(精裝) 內容簡介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大蒙古國時代杰出政治家,同時也是著名的天文學家與詩人。他大力推動漢法改革,構建“以儒治國”的方略,對元朝的各項發展及治國走向產生了深遠影響,促進了民族文化的融合與發展。其文學成就對后世產生重大影響。代表作有《湛然居士文集》等。本書選編《湛然居士文集》中的詩文200篇加以解讀,注釋詳盡明了,通俗易懂。結合耶律楚材的生平和所處時代,介紹其詩文的內涵和特點,反映耶律楚材不同時期的文學和政治思想。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耶律楚材集(精裝) 目錄
導 讀
一、作者生平簡介( 1 )
二、著述( 10 )
三、文學地位( 16 )
四、歷史價值( 18 )
五、現實意義( 22 )
耶律楚材集
卷一 ( 31 )
和黃華老人題獻陵吳氏成趣園詩( 31 )
和平陽王仲祥韻( 33 )
和李世榮韻( 36 )
鹿尾( 38 )
過金山用人韻( 39 )
和裴子法韻( 41 )
和許昌張彥升見寄( 46 )
和南質張學士敏之見贈七首( 48 )
其一( 48 )
和孟駕之韻( 50 )
和陳秀玉綿梨詩韻( 53 )
卷二 ( 55 )
和移剌繼先韻二首( 55 )
其一( 55 )
過陰山和人韻( 56 )
其一( 56 )
其二( 58 )
其三( 59 )
其四( 60 )
再用前韻( 61 )
用前韻送王君玉西征二首( 63 )
其一( 63 )
過濟源和香山居士韻( 65 )
贈李郡王筆( 67 )
和楊居敬韻二首( 68 )
其一( 68 )
丁亥過沙井和移剌子春韻二首( 69 )
其一( 69 )
其二( 70 )
王屋道中( 71 )
卷三 ( 73 )
和解天秀韻( 73 )
和王巨川韻( 74 )
釋奠( 75 )
和移剌子春見寄五首( 77 )
其一( 77 )
其二( 77 )
其三( 78 )
其四( 78 )
其五( 78 )
寄移剌國寶( 80 )
和景賢韻三首( 81 )
其一( 81 )
其二( 81 )
其三( 81 )
過東勝用先君文獻公韻二首( 83 )
其一( 83 )
過夏國新安縣( 84 )
再用韻感古( 85 )
還燕京題披云樓和諸士大夫韻( 86 )
和李德修韻( 87 )
卷四 ( 89 )
再用韻紀西游事( 89 )
和摶霄韻代水陸疏文因其韻為十詩( 90 )
其二( 90 )
寄賈摶霄乞馬乳( 91 )
愛子金柱索詩( 92 )
還燕和吳德明一首( 93 )
和宋子玉韻( 94 )
和李邦瑞韻二首( 95 )
其一( 95 )
其二( 96 )
和邦瑞韻送奉使之江表( 97 )
祝忘憂居士壽( 98 )
和琴士苗蘭韻( 99 )
和武川嚴亞之見寄(100)
其四(100)
己丑過雞鳴山(101)
卷五 (103)
贈蒲察元帥七首(103)
其一(103)
其二(103)
其三(104)
其四(104)
其五(104)
其六(104)
其七(105)
庚辰西域清明(107)
用鹽政姚德寬韻(107)
和薛正之見寄(109)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109)
其一(109)
其二(110)
其三(110)
其四(110)
其五(111)
其六(111)
其七(111)
其八(111)
其九(112)
其十(112)
游河中西園和王君玉韻四首(114)
其一(114)
其二(115)
其三(115)
其四(115)
河中游西園四首(116)
其一(116)
其二(117)
其三(117)
其四(117)
河中春游有感五首(118)
其一(118)
其二(119)
其三(119)
其四(119)
其五(120)
過閭居河四首(121)
其一(121)
其二(121)
其三(122)
其四(122)
感事四首(123)
其一(123)
其二(124)
其三(124)
其四(124)
壬午元日二首(126)
其一(126)
其二(126)
西域家人輩釀酒戲書屋壁(127)
用薛正之韻(128)
卷六 (129)
西域河中十詠(129)
其一(129)
其二(129)
其三(130)
其四(130)
其五(130)
其六(130)
其七(131)
其八(131)
其九(131)
其十(132)
寄巨川宣撫(133)
寄南塘老人張子真(135)
觀瑞鶴詩卷獨子進治書無詩(136)
寄德明(138)
才卿外郎五年止惠一書(139)
寄用之侍郎(140)
寄仲文尚書(142)
謝王清甫惠書(143)
思親二首(144)
其一(144)
其二(144)
思親用舊韻二首(145)
其一(145)
其二(146)
再過西域山城驛(147)
辛巳閏月西域山城值雨(148)
十七日早行始憶昨日立春(148)
是日驛中作窮春盤(149)
西域蒲華城贈蒲察元帥(150)
乞車(151)
戲作二首(152)
其一(152)
其二(153)
過太原南陽鎮題紫微觀壁三首(154)
其三(154)
和薛正之韻(155)
卷七 (156)
和李茂才寄景賢韻(156)
除戎堂二首(157)
其一(157)
其二(157)
寄武川摩訶院圓明老人(159)
其四(159)
其五(159)
和北京張天佐見寄(160)
和高沖霄二首(162)
其二(162)
過金山和人韻三絕(162)
其一(162)
其二(163)
其三(163)
和王巨川題武成王廟(164)
又一首(165)
過天山和上人韻二絕(166)
其一(166)
其二(166)
題古并覃公秀野園(167)
和高麗使三首(168)
其一(168)
其二(168)
其三(168)
和武善夫韻二首(170)
其一(170)
其二(170)
贈遼西李郡王(171)
西域嘗新瓜(172)
卷八 (173)
醉義歌(173)
苗彥實琴譜序(174)
答楊行省書(177)
進《西征庚午元歷》表(179)
《西游錄》序(183)
《辨邪論》序(186)
寄趙元帥書(189)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序(193)
燕京崇壽禪院故圓通大師朗公碑銘(197)
貧樂庵記(201)
燕京大覺禪寺創建經藏記(204)
卷九 (209)
和王正夫韻(209)
次云卿見贈(210)
繼宋德懋韻三首(211)
其一(211)
其二(211)
其三(212)
和平陽張彥升見寄(213)
戲陳秀玉并序(215)
卷十 (218)
扈從冬狩(218)
謝西方器之贈阮杖并序(219)
扈從羽獵(224)
狼山宥獵(225)
再過太原題覃公秀野園(226)
寄妹夫人(228)
和少林和尚英粹中《山堂》詩韻(229)
卷十一(231)
用張道亨韻(231)
答聶庭玉(236)
冬夜彈琴頗有所得亂道拙語三十韻以遺猶子蘭并序(237)
彈《廣陵散》終日而成因賦詩五十韻并序(238)
吾山吟(241)
轉燈(242)
卷十二(245)
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245)
贈高善長一百韻(254)
為子鑄作詩三十韻(262)
卷十三(265)
《楞嚴外解》序(265)
《糠孽教民十無益論》序(271)
《釋氏新聞》序(274)
屏山居士《金剛經別解》序(277)
書《金剛經別解》后(280)
賈非熊修夫子廟疏(281)
重修宣圣廟疏(282)
和公大禪師塔記(283)
寄萬松老人書(286)
萬松老人《萬壽語錄》序(289)
卷十四(293)
贈景賢(293)
和景賢贈鹿尾二絕(294)
其一(294)
云漢遠寄新詩四十韻因和而謝之(294)
子鑄生朝潤之以詩為壽予因繼其韻以遺之(299)
屏山居士《鳴道集》序(301)
用梁斗南韻(305)
送燕京高慶民行(306)
和趙庭玉子贄韻(307)
贈東平主事王玉(308)
周敬之修夫子廟(309)
云中重修宣圣廟疏(310)
寄光祖(311)
送德潤南行(312)
和太原元大舉韻(312)
主要參考文獻 (315)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耶律楚材集(精裝) 作者簡介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大蒙古國時代杰出政治家,同時也是著名的天文學家與詩人。他大力推動漢法改革,構建“以儒治國”的方略,對元朝的各項發展及治國走向產生了深遠影響,促進了民族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劉曉,1970年生,山東煙臺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主要研究方向:元史、中國法制史。著有《耶律楚材評傳》(獨著)《元代文化史》《元典章》。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