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基于認知圖景理論的句式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39694
- 條形碼:9787522739694 ; 978-7-5227-3969-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于認知圖景理論的句式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盧英順教授提出的認知圖景理論和新句式觀,對漢語句式進行了深入考察。全書分為四部分,首先介紹認知圖景理論和新句式觀的理論基礎,然后分別從動詞、名詞和虛詞三個角度,探討各自的句式問題。在動詞部分,作者重點研究動詞的及物用法,特別是非典型及物用法。在名詞部分,作者探討名詞如何激活相應的認知圖景,以及名詞在激活動態要素后發生的“轉類”現象。在虛詞部分,作者初步探討虛詞如何激活一定的認知圖景。本書的研究對于漢語句式問題和認知語言學理論都有重要參考價值。
基于認知圖景理論的句式研究 目錄
緒論
**部分 理論基礎
第1章 句式生成的認知圖景解釋
1.1 認知圖景及其要素
1.2 句式生成:兩次凸顯
1.2.1 **次凸顯
1.2.2 第二次凸顯
1.3 認知圖景與動詞、句式之間的區別及聯系
1.4 小結
第2章 新句式觀的要義與優勢
2.1 漢語學界對句式的認識歷程
2.1.1 從單維到多維
2.1.2 從分析到整合
2.1.3 從抽象到具體
2.2 新句式觀的四點要義
2.2.1 以動詞為樞紐,以小句為基礎
2.2.2 聚焦于某一特定動詞(或一類動詞)
2.2.3 具體到語義成分
2.2.4 區分典型句式和擴展句式
2.3 新句式觀的兩點優勢
2.3.1 新句式觀有利于發現句式異同
2.3.2 新句式觀兼顧動詞、構式及其互動
2.4 小結
第3章 句式交替的界定、分類與表征
3.1 非轉換觀的進一步發展
3.1.1 來自心理學實驗的證據
3.1.2 來自語言類型學的證據
3.1.3 來自歷史語言學的證據
3.2 交替的界定與分類
3.2.1 單一型
3.2.2 組合型
3.3 句式交替的不對稱與網絡表征
3.3.1 句式交替的不對稱
3.3.2 句式交替的網絡表征
3.4 結語
第4章 動詞、句式及其動態循環關系
4.1 詞項:個體詞和概括詞
4.2 基于使用的動詞和句式動態循環模型
4.3 小結
第二部分 從認知圖景看動詞的非典型及物用法
第5章 基于使用的及物性研究框架
5.1 新的及物性研究框架
5.2 現代漢語及物化機制
5.2.1 非典型賓語句
5.2.2 存現句
5.2.3 事件存現句
5.2.4 非典型事件句
……
第三部分 從認知圖景看名詞的句法、語義特點
第四部分 從認知圖景看虛詞的句法、語義特點
結論
參考文獻
基于認知圖景理論的句式研究 作者簡介
楊旭,男,復旦大學語言學博士,任職于武漢大學文學院。2010年至2014年于西南政法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2014-2017于四川外國語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導師為王仁強教授;2017-2020年于復旦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導師為盧英順教授;2019年1月至5月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訪學,合作導師為林靜夏教授。主要從事現代漢語語法、認知語言學和構式語法研究。在《語言教學與研究》《語言研究集刊》《語言研究》《外語學刊》等期刊發表論/譯文若干,出版譯著《思維是平的》(2020)《語法網絡》(待出),教授課程“現代語言學”“認知語言學”等。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