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鮮花與美酒的杯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75297
- 條形碼:9787559875297 ; 978-7-5598-7529-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鮮花與美酒的杯盞 本書特色
《薄伽瓦譚》篇幅浩大,義理深湛,是吠陀寶樹上的甘美果實,其不朽液汁早為無數印度人嗜愛。本書取其精華,將古代經典文本與現代人生活相適應,使所有讀者皆能鼎嘗一臠,從中獲益。靜下心來,融入其中,在不知不覺中收獲滿心的歡喜和奉愛甘露的祝福。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沉浸在愛的蜜罐里面”的印度智慧圣典。它無與倫比的優勢在于,整合了人類的心靈和頭腦,統一了奉獻和研習、愛與智慧。書中故事環環相扣,娓娓道來,就像母親在孩子們幼年時分講述的睡前故事一樣,既溫暖又啟迪人心,令人心氣高邁而不再被世俗所傷。
鮮花與美酒的杯盞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印度哲學研究專著,通過描述阿凡達、圣人和國王的故事,使印度經典故事深受歡迎。智慧與愛是此書*重要的兩大主題。它教導讀者如何智慧地棲息于大地,教導讀者熱愛智慧,并且智慧地去愛。它獨特的優勢在于將深邃的哲理融入富有趣味的故事,閱讀起來生動活潑,感動人心,可以稱其為成年人版的《一千零一夜》,凈化讀者的心靈,喚起其內心真摯的情感。
鮮花與美酒的杯盞鮮花與美酒的杯盞 前言
在印度幾千年的文化傳統當中,有兩種根本的特質一直在人類的歷史上熠熠發光:其一為伽納那(Jnana)精神,即智慧傳統;其二為巴克提(Bhakti)精神,即情愛傳統。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古時的印度人常常視人世為苦海,所謂“苦海悠深,船筏安寄”,故而有苦諦之說,為此,人們需要從苦中解脫,而 Jnana 與 Bhakti 這兩種根本特質,就是為人們指向了解脫之路,前者叫作智慧解脫法,后者叫作奉愛解脫法。
智慧解脫法我們并不陌生,曾借助佛教,早在漢代就以“般若波羅蜜多法門”傳入了中國,三國魏晉南北朝,沿流而下,一直到隋唐,更是風起云涌,直接促成了中國人的智慧高峰,譬如佛陀傳授給他的重要弟子須菩提的《金剛經》就是一例,它是理性的,是哲學的,尤其是重般若智慧的;奉愛解脫法即 Bhakti 的傳統,其精要常常會被我們忽略,這是一種借由情感而得解脫者,亦被喚作虔信瑜伽,或奉愛瑜伽,它含有一種神圣的愛情,與世間之俗情大為不同, 乃是敬萬物中之神圣者,其實就是一種宗教情感。而在印度,*能夠表現這種精神的,主要是《薄伽瓦譚》,在十八部往世書(Purā?a) 中,此典深閎廣大,*為著名,成書年代大體在公元 10 世紀,是頗晚近的一部典籍,為印度的毗濕奴宗之圣書,因其詩意的語言和哲學的深度,常常被認為與《薄伽梵歌》,甚至與《奧義書》享有同等地位。這一部無上秘典,從吠陀諸經諸傳以及歷代史乘中汲取了各種精髓,*后,則由傳說中的毗耶娑仙人(Vyāsa)撰成此書。
鮮花與美酒的杯盞 目錄
**書
第二書
第三書
第四書
……
第十一書
第十二書
譯后記
鮮花與美酒的杯盞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斯瓦米·帕拉瓦南達(Swami Prabhavananda,1893—1976),印度著名思想家。1914 年從加爾各答大學畢業,20年代到美國,在洛杉磯成立了至今于西方著名的“南加州吠檀多協會”。西方著名作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奧爾德斯·赫胥黎、杰拉爾德·赫德等都深受其影響,視其為師,同時他也是好萊塢著名導演研習東方文化的導師。其傳世著作主要集中于對印度古老典籍的現代翻譯與傳播,譬如對《奧義書》《薄伽梵歌》《瑜伽經》《往世書》等典籍的翻譯與詮釋。
譯者簡介
聞中,中印古典思想研習者,哲學博士,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陳亞妮,畢業于浙江大學,理學碩士。現居杭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