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松下幸之助的經營實學:必須贏利(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40647
- 條形碼:9787520740647 ; 978-7-5207-4064-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松下幸之助的經營實學:必須贏利(精裝) 本書特色
每個問題都講得很具體、深入。書中有許多直接、實用的方法。
松下幸之助的經營實學:必須贏利(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屬“松下講經營”專題系列。該系列圖書在整理松下幸之助生前的演講、講話、對談、采訪等龐雜資料的基礎上精選編輯而成,記錄了松下幸之助面對松下電器內部干部員工、中小企業主、其他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等不同人群講話的完整內容。
本書重點談論銷售和利潤、市場競爭、招聘和用人、中小企業發展困境、發展海外市場等問題。
①談到做生意,他說買賣不屬于個人,無論規模大小,都應是“公共”行為;企業一定要保證一定的利潤,絕對不能做賠本買賣;勝敗關乎生死,既然選擇經商就要做常勝將軍,不能時勝時負毫無定數。
②談到勞資關系,他說應當思考如何將勞動者的幸福與公司的穩定發展相結合。
③談到經營者的素質,他說經營者應具有將困難化為轉機的思維方式,勇于承擔責任,堅持做正確的事。
④談到銷售,他說如果公司擁有牢固可靠的銷售網,就會在競爭中更具優勢。要形成這樣的銷售網,離不開優秀的產品。
本書屬“松下講經營”專題系列。該系列圖書在整理松下幸之助生前的演講、講話、對談、采訪等龐雜資料的基礎上精選編輯而成,記錄了松下幸之助面對松下電器內部干部員工、中小企業主、其他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等不同人群講話的完整內容。
本書重點談論銷售和利潤、市場競爭、招聘和用人、中小企業發展困境、發展海外市場等問題。
①談到做生意,他說買賣不屬于個人,無論規模大小,都應是“公共”行為;企業一定要保證一定的利潤,絕對不能做賠本買賣;勝敗關乎生死,既然選擇經商就要做常勝將軍,不能時勝時負毫無定數。
②談到勞資關系,他說應當思考如何將勞動者的幸福與公司的穩定發展相結合。
③談到經營者的素質,他說經營者應具有將困難化為轉機的思維方式,勇于承擔責任,堅持做正確的事。
④談到銷售,他說如果公司擁有牢固可靠的銷售網,就會在競爭中更具優勢。要形成這樣的銷售網,離不開優秀的產品。
⑤談到中小企業的困境,他說正因為是中小企業才應該支付比大型企業更高的薪水;中小企業應主動變革,吸引優秀人才,做到人盡其才。
⑥談到進軍海外市場,他說旺盛的開拓精神、適合對象國的產品和銷售方法、獨具特色的優質產品是成功開拓海外業務的三要素;企業在進入發展中國家市場時,應具有支援該國的使命感,而不是只為謀求眼前利益。
松下幸之助的經營實學:必須贏利(精裝) 目錄
**章 買賣不屬于“個人” / 001
經營當順應自然之理 / 004
你對于確保利潤的信念足夠強烈嗎 / 007
買賣不屬于“個人” / 010
作為肩負社會責任的一員看待經營 / 012
資本權力化 / 014
當大型制造商進軍新領域 / 016
鉆研行業慣例 / 018
堅決反對薄利多銷 / 020
零售商也能賺取高額利潤 / 023
犧牲性銷售是一種惡行 / 026
立于道路中間的郵局 / 029
荷蘭人對于德軍的看法 / 031
今后的繁榮與政治密切相關 / 035
進口泥土,修建道路 / 038
歐洲經濟共同體框架下的繁榮 / 041
只靠經濟界的努力還不夠 / 043
議員越少效率越高 / 046
配合拆遷是光榮的犧牲 / 049
因一家反對而中斷工程 / 052
天下錢歸天下人 / 054
勞動爭議中的日美差異 / 056
不可逾越的紅線 / 059
舍身探求正確道路的精神 / 062
荷蘭只有 10 所大學 / 064
荷蘭依然處于領先地位 / 066
經營者面臨著諸多問題 / 069
第二章 中小企業與人才保障 / 071
人手不足 / 074
“中小企業薪資低”嗎? / 076
中小企業能夠充分用人 / 078
大刀闊斧,敢于變革 / 080
支付高薪也能經營得當 / 084
美國的高額薪水 / 086
提高待遇,吸引人才 / 089
經濟性與合理性 / 091
促進中小企業的突破性發展 / 094
困境中謀發展 / 096
讓他們看到你的干勁兒 / 099
社長的工資是操心費 / 101
長遠責任 / 104
第三章 我的經營觀、銷售觀 / 107
啟蒙恩師久保田先生 / 110
無條件托付一切 / 113
創造性思維 / 116
通往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條 / 118
制造與銷售兩大支柱 / 120
銷售部門需要優秀的負責人 / 123
經營者的責任 / 125
及時指出合作伙伴問題 / 128
令人嘆服的美國企業宣傳片 / 131
價值百萬美元的《時代周刊》封面 / 135
公司廣告的驚人效果 / 137
信念造就可能 / 141
蕭條時期稍作休息 / 145
勝敗關乎生死 / 147
經商原則經久不變 / 150
問答環節 / 153
第四章 提升經營能力 / 165
我所仰慕的安田善次郎先生 / 168
在競爭中體悟人生的意義 / 170
升級設備反而適得其反 / 173
如今銀行也沒有錢 / 176
事與愿違 / 178
不可或缺的自我認知與自我反省 / 181
外國援助帶來的繁榮 / 185
美國的合理主義 / 189
提升經營能力才是先決條件 / 192
美國的經商環境 / 194
日本是美國的轉包工廠 / 197
公司碰壁是社長的責任 / 200
掌握公司興衰關鍵的*高負責人 / 202
第五章 經營不可強求 / 205
人生百味之一 / 208
黃金出口禁令解除導致經濟蕭條 / 210
生產減半但不裁員 / 212
蕭條孕育信念 / 216
以客戶為鑒 / 218
經營必須認清企業的社會性 / 220
輕率的日本多元化經營 / 223
企業人員冗余 / 227
通過減稅克服赤字的美國 / 230
構建無冗員的經營體制 / 232
稅負頗高,所為甚少 / 235
做好貿易自由化的心理準備 / 238
民主主義的特點是極具經濟性 / 240
提問環節 / 242
第六章 我的經營哲學 / 249
科學發展與經營的存在方式 / 252
國家治理與雜貨店經營 / 254
經營理念的出發點 / 256
國家間過度競爭引發戰爭 / 258
以睿智決斷化解矛盾 / 260
當代經營者的決心 / 262
提問環節 / 264
第七章 進軍海外市場 / 269
開拓海外市場是日本*重要的課題 / 272
錢屋五兵衛的開拓精神 / 274
人才培養*為棘手 / 277
適合對象國的產品與銷售方法 / 279
制造獨一無二的產品 / 281
如何做好上述三方面 / 283
以援助為主,不求獲利 / 285
開展慎重調查的外國企業 / 289
進軍發展中國家市場要慎重 / 292
造船業世界** / 295
開始缺人了 / 298
美國減稅三成的背景 / 300
認真對待人手不足問題 / 303
問答環節 / 305
松下幸之助的經營實學:必須贏利(精裝) 相關資料
經營當順應自然之理
我從事經商活動至今已有四十二年了。這樣一說大家或許已經猜到我的年紀了,但我仍覺得自己非常年輕。不知不覺間已然邁過了四十二個年頭,雖然這樣說有些自詡的成分在里面,但我確實經歷了很多事情。
1918 年,當時我的小作坊還不成規模,只有我和妻子兩個人。我本身不是做學問出身,又長期在店里做學徒,所以幾乎可以說是胸無點墨。但為了生活,我認為自己還是應該嘗試一些其他工作,于是當時二十三歲的我便開始了電器制作。這就是我的出發點。后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電器需求越來越大,我生產的產品種類也隨之逐漸增加,直至今日。
那段時間的經營生活可以說是非常艱苦,不過雖然遇到了諸多困難,但大體還是比較順利的。所以我認為這一期間能夠作為參考的經歷其實少之又少。但仔細回想一下,其中也還有一些經歷是值得一講的。
最近常有人問我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取得今日的成功的。對此,我一般會依據當時的感受作
答。就在前段時間,幾位報社記者向我提出了同樣的問題:“松下先生,您可謂是成功人士的典范,能否簡單為我們分享一下您是如何獲得這種成功的呢?”對此,我是這樣回答的:“我的經營方針就是順應自然之理。”于是對方便問道:“自然之理太難理解了,能不能說得具體一些呢?”面對這樣的提問,我又答道:“具體來說就是下雨就要打傘。”這種回答聽上去很像是在戲弄人,但事實上這就是我對于自然之理的理解。
在迄今為止的經營活動中,我見證了這一行業的人情百態,也同無數人打過交道。在這些人當
中,有極為成功的人,也有慘遭失敗的人。如果將二者加以比較,就容易理解我剛才所講的道理了。
下雨就要打傘,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同樣,熱了就穿少一些,冷了就多穿一些。人人都是這樣做的,這就是所謂的順應自然之理而生活。然而,在商業活動中,我卻經常見到一些人經營企業時不順應自然之理。
這種情況下想必大多會失敗,而反之則會成功。換言之,就是順應自然之理的經營才會成功。
經營當順應自然之理
我從事經商活動至今已有四十二年了。這樣一說大家或許已經猜到我的年紀了,但我仍覺得自己非常年輕。不知不覺間已然邁過了四十二個年頭,雖然這樣說有些自詡的成分在里面,但我確實經歷了很多事情。
1918 年,當時我的小作坊還不成規模,只有我和妻子兩個人。我本身不是做學問出身,又長期在店里做學徒,所以幾乎可以說是胸無點墨。但為了生活,我認為自己還是應該嘗試一些其他工作,于是當時二十三歲的我便開始了電器制作。這就是我的出發點。后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電器需求越來越大,我生產的產品種類也隨之逐漸增加,直至今日。
那段時間的經營生活可以說是非常艱苦,不過雖然遇到了諸多困難,但大體還是比較順利的。所以我認為這一期間能夠作為參考的經歷其實少之又少。但仔細回想一下,其中也還有一些經歷是值得一講的。
最近常有人問我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取得今日的成功的。對此,我一般會依據當時的感受作
答。就在前段時間,幾位報社記者向我提出了同樣的問題:“松下先生,您可謂是成功人士的典范,能否簡單為我們分享一下您是如何獲得這種成功的呢?”對此,我是這樣回答的:“我的經營方針就是順應自然之理。”于是對方便問道:“自然之理太難理解了,能不能說得具體一些呢?”面對這樣的提問,我又答道:“具體來說就是下雨就要打傘。”這種回答聽上去很像是在戲弄人,但事實上這就是我對于自然之理的理解。
在迄今為止的經營活動中,我見證了這一行業的人情百態,也同無數人打過交道。在這些人當
中,有極為成功的人,也有慘遭失敗的人。如果將二者加以比較,就容易理解我剛才所講的道理了。
下雨就要打傘,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同樣,熱了就穿少一些,冷了就多穿一些。人人都是這樣做的,這就是所謂的順應自然之理而生活。然而,在商業活動中,我卻經常見到一些人經營企業時不順應自然之理。
這種情況下想必大多會失敗,而反之則會成功。換言之,就是順應自然之理的經營才會成功。
如果再說具體一點可能會引人發笑,那就是賣出去商品收回來錢。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商品賣出去自然能收回錢。而如果我的進貨價格是 1 日元,就要以 1 日元 10 分錢的價格賣出去。這就是我所說的自然之理。如果你將進貨價格是 1 日元的東西以90 分錢的價格賣出,就不符合自然之理,自然就會導致失敗。這些看上去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我所遇到的此類事件,卻不勝枚舉。
你對于確保利潤的信念足夠強烈嗎
有個人遇到了資金不足的狀況,需要設法籌集足夠的資金,于是他就轉而向別人借錢。被借錢的人沒有表明不借給他,反而詢問他為何資金不足,這個人便給出了一系列理由。結果對方說不能把錢借給他。為什么不能借呢?對此對方回答說:“因為你其實是有資金的。你不是有很多債權嗎?你本身就是債權人,何故要像債務人那樣向他人借錢呢?”雖說這件事只是我從別人口中聽說的,但卻是一個非常引人深思的故事。
這種無厘頭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大概不會發生,但是在經營活動中卻極為常見。比如,不去回
籠應收資金而是不斷向銀行貸款,或是新項目總是處于貸款狀態,等等。我想各位應該不會做這種事情,但就我四十二年的經驗來看,在廣泛的社會經營活動中,這種現象卻極為明顯。
關于這一點我自己也做了很多思考。我認為人們對于利潤的追求遠遠不夠強烈。既然從事經營活動就一定要確保利潤,這一常識幾乎無人不知,也無人不是如此做的。但是雖然如此做了,但你對于利潤究竟渴望到何種程度呢?我想這一點非常值得懷疑。這也是日本經營者的一大弱點。
我也曾接手過兩三家走投無路的公司。實地考察后我發現,這些公司技術優良,銷路順暢,員工也非常優秀,卻陷入了經營困境。而其背后的原因總的來說,就是在確保利潤方面的信念十分薄弱,這一點往往會使公司陷入窘境。
這兩三家公司在我接手之后運營得都很順利,其實我并沒有進行什么特別的改善。我只是對他們說:“想要從事好經營活動,就一定要保障一定的利潤。這是我們極為重要的義務。當然,我們要盡可能地降低成本,讓自己不遜色于任何一家公司。
這樣的話,在低成本之上增添一定的利潤,然后以最低的價格得到客戶的認可。如果大家能夠以此為目標不斷努力,公司就能夠在社會上屹立不倒。”
松下幸之助的經營實學:必須贏利(精裝) 作者簡介
[日]松下幸之助
松下電器創始人。1894年,出生于日本和歌山縣。9 歲時,獨自到大阪當學徒。23歲開始創業,一路帶領企業成長為全球性集團。1932年,產生了自己的哲學——松下哲學。1946年,創辦 PHP 研究所。1987年,應中國政府之邀在華建成合資工廠。1989年去世,享年94歲。2018年,榮獲中國政府頒發的中國改革友誼獎章,被譽為“國際知名企業參與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代表作《道:松下幸之助的人生哲學》《天心:松下幸之助的哲學》《道路無限》《開拓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