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圖解計算機網絡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64811
- 條形碼:9787122464811 ; 978-7-122-46481-1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解計算機網絡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特色如下:1.知識全面實用,詳細闡述了計算機網絡的組成、結構、使用的模型、分層標準、每層的作用、使用的設備、工作原理、所涉及的協議、新的無線技術、網絡安全應對方法等內容,讓讀者能夠對計算機網絡有全面的認識,并能學以致用。2.本書由多年從事計算機網絡行業的網絡工程師編寫,授人以漁。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可以熟練掌握計算機網絡所涉及的各種原理和機制的相關知識,為網絡安全、網絡管理、開發等相關專業的學習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3.形式活:本書采用彩色印刷,且書中通過大量圖解的形式展開介紹,包括圖解對話、實物圖片、操作圖片,使讀者學習更有代入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4.資源多:除配套高清同步視頻外,還額外贈送常用工具與軟件、各類電子書等資源,并在專屬QQ群提供交流解惑的機會,給讀者帶去更優質的學習體驗。
圖解計算機網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計算機網絡的整體結構出發,對網絡技術的原理、網絡運行的規則以及要求等逐一進行了講解。 本書共9章,系統闡述了計算機網絡的出現與發展、組成和分類、局域網、常見的參考模型、物理層的功能與特性、數據鏈路層的功能與組成、常見設備及工作原理、網絡層的作用、路由與協議、傳輸層協議與工作原理、應用層的作用與常見協議、無線技術及標準、物聯網、網絡安全技術、網絡安全體系、入侵檢測技術、網絡管理與維護、下一代互聯網、量子通信、網絡社會影響等內容。書中在進行各個知識點的講解時,輔以大量生動形象的圖解對話、原理示意等。 本書全面系統、內容豐富、條理清晰、邏輯性強,非常適合計算機網絡技術初學者及愛好者、網絡工程師、網絡運維人員、系統工程師等自學使用,還可作為高等院校以及社會培訓機構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
圖解計算機網絡圖解計算機網絡 前言
在這個信息化迅速發展的時代,計算機網絡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瀏覽網頁、發送電子郵件、在線購物,還是遠程工作和學習,網絡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對計算機網絡的理解和掌握,對于計算機科學及相關領域的學生和專業人士來說,是一項基本而必要的技能。為了更好地理解并使用網絡,我們特地編寫了本書。
本書由多年從事計算機網絡行業的高級網絡工程師編寫,以圖解的方式,詳細闡述了計算機網絡的組成、結構、使用的模型、分層標準、每層的作用、使用的設備、工作原理、所涉及的協議、*新的無線技術、網絡安全應對方法等內容,知識點涵蓋了計算機網絡的各個方面。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可以熟練掌握計算機網絡所涉及的各種原理和機制的相關知識,為網絡安全、網絡管理、開發等相關專業的學習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本書特色
1. 結構完整,概念清晰
圖解計算機網絡 目錄
第1章 信息高速公路——計算機網絡
1.1 全面認識計算機網絡3
1.1.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3
1.1.2 網絡的產生與發展4
1.1.3 網絡的組成7
1.1.4 網絡的作用8
1.1.5 網絡的性能指標10
1.2 網絡的標準化13
1.2.1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13
1.2.2 OSI參考模型15
1.2.3 TCP/IP參考模型19
1.2.4 兩種模型的比較22
1.2.5 TCP/IP五層原理參考模型23
1.3 網絡的分類23
1.3.1 局域網24
1.3.2 城域網24
1.3.3 廣域網24
1.4 局域網概述25
1.4.1 局域網的結構25
1.4.2 局域網的組成29
1.4.3 局域網的技術標準32
專題拓展:Internet的發展35
第2章 網絡基礎工程師——物理層
2.1 認識物理層39
2.1.1 物理層的功能39
2.1.2 物理層特性40
2.2 物理層通信介質41
2.2.1 同軸電纜41
2.2.2 雙絞線42
2.2.3 光纖47
2.3 數據通信基礎52
2.3.1 信息、數據與信號52
2.3.2 數據通信系統模型53
2.3.3 數據通信技術指標54
2.3.4 數據傳輸55
2.3.5 編碼與調制58
2.4 數據交換技術61
2.4.1 電路交換61
2.4.2 報文交換62
2.4.3 分組交換62
2.5 信道復用技術63
2.5.1 信道復用技術簡介63
2.5.2 頻分復用技術64
2.5.3 波分復用技術65
2.5.4 時分復用技術65
2.5.5 碼分復用66
2.6 常見寬帶接入技術67
2.6.1 xDSL技術67
2.6.2 以太網接入技術69
2.6.3 光纖接入技術69
專題拓展:家庭光纖上網原理及光貓狀態檢查71
第3章 網絡的信使通道——數據鏈路層
3.1 認識數據鏈路層75
3.1.1 數據鏈路層的功能75
3.1.2 數據鏈路層的結構78
3.2 以太網MAC層79
3.2.1 MAC地址簡介79
3.2.2 MAC幀的種類80
3.2.3 MAC幀的格式80
3.2.4 無效MAC幀的處理81
3.3 共享式以太網與交換式以太網82
3.3.1 共享式以太網簡介82
3.3.2 共享式以太網的工作過程82
3.3.3 CSMA/CD協議83
3.3.4 交換式以太網84
3.4 PPP協議85
3.4.1 PPP協議簡介85
3.4.2 PPP協議的組成86
3.5 常見設備及工作原理86
3.5.1 網卡86
3.5.2 集線器88
3.5.3 網橋90
3.5.4 交換機93
3.6 差錯及流量控制技術101
3.6.1 差錯控制技術101
3.6.2 流量控制技術103
3.7 虛擬局域網104
3.7.1 虛擬局域網簡介104
3.7.2 劃分虛擬局域網的原因105
3.7.3 虛擬局域網劃分方法105
3.7.4 虛擬局域網之間的通信106
專題拓展:查看及修改MAC地址107
第4章 網絡的導航員——網絡層
4.1 認識網絡層111
4.1.1 網絡層的作用111
4.1.2 虛電路與數據報113
4.2 網際互聯協議(IP)114
4.2.1 IP協議簡介114
4.2.2 IP地址115
4.2.3 子網掩碼與子網劃分119
4.2.4 IPv4數據報122
4.2.5 IPv6協議124
4.3 路由126
4.3.1 路由原理127
4.3.2 路由表129
4.3.3 路由分類130
4.4 網絡層主要設備131
4.4.1 路由器132
4.4.2 三層交換機134
4.4.3 防火墻135
4.5 網絡層主要的協議136
4.5.1 ARP協議137
4.5.2 ICMP協議138
4.5.3 RIP協議139
4.5.4 OSPF協議140
4.5.5 NAT協議141
4.5.6 VPN協議143
專題拓展:網絡參數的查看145
第5章 網絡信息快遞員——傳輸層
5.1 認識傳輸層149
5.1.1 傳輸層的作用149
5.1.2 傳輸層與進程150
5.2 UDP協議153
5.2.1 UDP協議簡介153
5.2.2 UDP協議的特點153
5.2.3 UDP的格式154
5.3 TCP協議155
5.3.1 TCP協議簡介155
5.3.2 TCP協議特點156
5.3.3 TCP報文格式.156
5.3.4 TCP傳輸的連接管理158
5.3.5 可靠傳輸的實現161
5.3.6 TCP流量控制167
5.3.7 TCP的擁塞控制168
專題拓展:查看及結束可疑進程171
第6章 網絡前臺服務員——應用層
6.1 認識應用層175
6.1.1 應用層的作用175
6.1.2 應用層的融合175
6.1.3 網絡應用模型176
6.2 應用層常見協議179
6.2.1 域名解析協議DNS179
6.2.2 文件傳輸協議FTP185
6.2.3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187
6.2.4 遠程終端協議Telnet190
6.2.5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191
6.3 應用層常見應用194
6.3.1 萬維網WWW194
6.3.2 電子郵件服務200
專題拓展:Telnet的使用203
第7章 空中信使——無線網絡
7.1 無線網絡207
7.1.1 無線網絡簡介207
7.1.2 無線網絡的類型207
7.1.3 無線網絡的優勢208
7.1.4 無線網絡的介質和技術209
7.2 無線局域網209
7.2.1 無線局域網簡介209
7.2.2 無線網絡的技術標準209
7.2.3 無線局域網的結構210
7.2.4 無線局域網的優點213
7.3 Wi-Fi技術214
7.3.1 Wi-Fi與無線局域網215
7.3.2 Wi-Fi的版本215
7.3.3 Wi-Fi 6新特性215
7.3.4 Wi-Fi安全216
7.4 常見無線設備及參數217
7.4.1 無線路由器217
7.4.2 無線AP221
7.4.3 無線控制器224
7.4.4 無線網橋226
7.4.5 無線中繼器228
7.4.6 無線網卡229
7.5 物聯網230
7.5.1 物聯網的發展與應用230
7.5.2 物聯網的關鍵技術231
7.5.3 物聯網的挑戰與應對232
7.5.4 物聯網的未來233
專題拓展:移動通信235
第8章 網絡信息保鏢——網絡安全
8.1 網絡安全概述241
8.1.1 網絡威脅的主要形式.241
8.1.2 網絡安全體系簡介.245
8.1.3 網絡安全技術246
8.1.4 網絡威脅的一般應對方法247
8.2 常見的網絡安全技術249
8.2.1 加密技術249
8.2.2 身份認證技術252
8.2.3 數字簽名技術253
8.2.4 訪問控制技術255
8.3 防火墻技術.258
8.3.1 防火墻簡介258
8.3.2 防火墻功能258
8.3.3 防火墻的分類260
8.4 入侵檢測技術261
8.4.1 入侵檢測系統簡介261
8.4.2 入侵檢測系統功能262
8.4.3 入侵檢測技術分類262
8.5 網絡管理與維護263
8.5.1 網絡監控263
8.5.2 故障排除264
8.5.3 配置管理265
8.5.4 網絡維護266
專題拓展:安全軟件的使用267
第9章 后記——網絡的未來
9.1 下一代互聯網270
9.1.1 關鍵技術270
9.1.2 潛在優勢與面臨挑戰270
9.2 量子通信與網絡271
9.2.1 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271
9.2.2 量子網絡272
9.2.3 量子通信面臨的挑戰273
9.3 網絡的社會影響273
9.3.1 信息傳播273
9.3.2 教育和科研274
9.3.3 經濟活動274
9.3.4 人際交往275
9.3.5 文化娛樂275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