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1517:全球視野下的“奇跡之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91181
- 條形碼:9787208191181 ; 978-7-208-19118-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517:全球視野下的“奇跡之年” 本書特色
※ 柏林洪堡大學榮休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早期現代史專家海因茨·席林的大家小書,一部超越歐洲中心主義的全球史。
※ 從西班牙人登陸美洲到葡萄牙人試探大明王朝,從馬丁路德撼動羅馬教廷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緊逼歐洲,從異域新知和文藝復興到新一輪恐慌、歧視與偏見,從世俗政治重塑歐洲到和平、貨幣與社會理論萌發……1517年,即“萬歷十五年”的70年前,世界各地正在延續怎么樣的時間線、正爆發或萌發著怎樣的變革,當時的人們有著怎樣的行為和認知?
從政治、社會、宗教、思想文化和洲際碰撞中,呈現劃時代的1517年,通過全球視野下鮮活充盈的歷史切片,重新理解開啟現代世界的多重線索。
1517:全球視野下的“奇跡之年” 內容簡介
1517 年是歷史上奇跡的一年,除了歐陸的馬丁·路德改革之外,世界上其他區域也相繼發生了影響、改變歷史的事件。在 500 年后的今天,洪堡大學的史學教授海因策·席林將以更宏觀的視野帶領我們揭露 1517 年的世界歷史。 在這本書用一種不同尋常的視角來看待改革之年。它以路德和他的同代人生活的1517年的事件作為探索世界的起始點。在這本書中,東西方被同時點亮,帶領你參觀當時的各種生活條件,也讓你可以了解金錢和商品是怎樣轉移的,以及那個時候學者的創造,探險家的發現。再加上那個時代仍遺存的魔法信仰、巫師和時常出沒的鬼怪的史料,這本書讀起來很精彩,愉快,有著高密度的信息量。
1517:全球視野下的“奇跡之年”1517:全球視野下的“奇跡之年” 前言
序 幕
前 言 1517——重新審視劃時代的一年
**章 兩個世界性帝國和第三羅馬呼之欲出,反壓迫反獨裁的風暴正在形成
一、卡斯蒂利亞之秋:西班牙王位更迭,哈布斯堡家族覬覦基督教世界霸權
二、早期現代君主國的形成和民眾對新約束的不滿
三、奧斯曼春天——決勝尼羅河、阿拉伯半島和北非海岸
四、通向另一個歐洲的勇敢旅途——經波蘭、立陶宛到莫斯科
第二章 以和平與貨幣穩定之名
一、近代和平日益承壓——在政權與王朝博弈中發出和平的控訴
1517:全球視野下的“奇跡之年” 相關資料
聰明、寫得好、節奏快的書。——Tobias Rapp, LiteraturSPIEGEL(德國《明鏡周刊》文學版) 席林關于一個重要時刻的世界史,通過一個引人入勝的全景故事,展示了有多少“現代的開端”在此孕育:被作者稱為“奇跡之年”的1517年,真的插著翅膀。——Hermann Rudolph, Tagesspiegel(《每日鏡報》) 也許是關于這個時代這場深層地震的最令人興奮、最與時俱進的書。Dankwart Guratzsch,Die WELT(《世界報》)
1517:全球視野下的“奇跡之年” 作者簡介
海因茨·席林(Heinz Schilling)
生于1942年。柏林洪堡大學榮休教授,柏林-勃蘭登堡科學與人文學院、荷蘭皇家科學與人文學院、英國國家學術院、歐洲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早期現代史,包括宗教、政治、移民、國際關系、城市以及社會和文化史研究。著有《基督教與現代歐洲的興起》《早期現代歐洲文明及其政治和文化活力》《馬丁·路德》《查理五世》等作品。
譯者:王雙,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從事翻譯工作多年,現居柏林。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