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1页_91在线亚洲_中文字幕成人_99久久久久久_五月宗合网_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讀書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精神藥理學 第3版

包郵 精神藥理學 第3版

作者:江開達 編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時間:2024-10-01
開本: 16開 頁數: 800
本類榜單:醫學銷量榜
中 圖 價:¥171.0(7.5折) 定價  ¥22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精神藥理學 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69046
  • 條形碼:9787117369046 ; 978-7-117-36904-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神藥理學 第3版 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新穎、知識面廣,突出了臨床實踐,是一部科學、實用的精神科臨床治療學工具書,本書可作為從事精神病學、神經病學及神經科學研究人員使用,也可作為精神科臨床醫師、藥師以及研究生的參考書。

精神藥理學 第3版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4個部分。**部分介紹精神藥理學的基礎理論,重點介紹*新學術進展和重大機制研究;第二部分闡明精神藥物的分類、藥理學特性、臨床使用、不良反應及藥物相互作用;第四三部分以循證醫學為基礎闡述精神障礙的藥物治療學,規范精神藥物的臨床使用。本版與上版的區別:
1.縮減字數,突出重點,強調精神藥理學*新學術進展和重大機制研究。
2.保留經典老藥,增加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藥,突出中國原創藥和重大新藥研究突破。
3.以*新國際和國家發布的指南為依據,以循證醫學為基礎,規范精神藥物的臨床使用。

精神藥理學 第3版精神藥理學 第3版 前言

1952 年科學家偶然發現氯丙嗪可以治療躁狂癥和精神分裂癥,標志著精神藥理學的誕生。迄今,藥物治療仍然是各種精神障礙(尤其重性精神障礙)的主要治療方式,精神藥物在控制及改善精神障礙的癥狀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無論是患者或臨床醫師,對精神障礙的治療結局仍不滿意。應進一步加強臨床和基礎研究,開發針對新的作用靶點的新藥,從而提高臨床治愈率,減少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近年來精神藥理學領域發展迅猛,從過去有限的幾種神經遞質和受體擴展到大腦環路、神經影像學、遺傳和信號轉導級聯研究。《精神藥理學》(第3 版)相較于第2 版,刪減了“精神障礙的神經生物學基礎”篇,重點介紹精神藥物的受體藥理、遺傳藥理、藥物作用靶點、有關神經回路等精神藥理學基礎理論;闡明精神藥物的分類、藥理學機制、臨床使用、不良反應及藥物相互作用,并增加常用藥物介紹;特別介紹了國產1 類新藥研發的背景、藥物的設計和篩選及臨床前研究;全面解讀了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牽頭的大型隨機對照研究,以期基于循證醫學證據的精神障礙治療指南,規范精神藥物的臨床應用;精準醫學強調基于生物標志物,精準地針對特定人群、特定疾病制訂治療方案,個體化用藥也許會在將來取得突破。本書還討論了精神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的關系,以及神經調控治療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精神藥理學 第3版 目錄

**篇 精神藥理學基礎
**章 精神障礙的神經遞質、受體和受體藥理學 / 1
**節 神經遞質 / 1
一、 概念 / 1
二、 神經遞質的合成、存儲、釋放、清除與共存 / 3
三、 神經遞質的分類 / 4
第二節 受體和受體藥理學 /11
一、 概念 /11
二、 受體的發展與分類 /11
三、 受體的特點及作用機制 / 16
四、 受體藥理學的研究方法 / 21
五、 主要神經遞質受體及其功能 / 23
第二章 精神障礙的藥物基因組學/ 31
**節 藥物基因組學概述 / 31
一、 藥物遺傳學的概念及應用 / 31
二、 藥物基因組學的概念及應用 / 32
三、 精神藥物基因組學研究現狀及前景 / 32
第二節 藥物基因組學與基因多態性 / 34
一、 藥物代謝酶基因 / 34
二、 藥物轉運體基因 / 35
三、 藥物靶受體基因 / 35
第三節 藥物基因組學在精神障礙治療中的應用 / 36
一、 抗抑郁藥的藥物基因組學臨床應用 / 36
二、 抗精神病藥的藥物基因組學臨床應用 / 38
三、 精神藥物基因組學臨床應用的瓶頸及展望 / 39
第三章 腦影像學在精神藥理學研究中的應用/ 41
**節 腦影像技術概述 / 41
一、 神經化學腦影像學 / 42
二、 神經生理腦影像學 / 42
第二節 腦影像學與精神藥物 / 43
一、 腦影像學與精神藥理學 / 43
二、 腦影像學與精神藥物的靶點研究 / 46
第四章 精神障礙的藥物靶點研究/ 51
**節 受體、轉運體及酶 / 51
一、 單胺類受體及多靶點機制 / 51
二、 單胺氧化酶的選擇性抑制劑 / 54
三、 再攝取抑制劑的新模式 / 55
第二節 離子通道 / 57
一、 谷氨酸受體 / 57
二、 GABA 受體 / 58
三、 受體調控的離子通道 / 58
第三節 信號通路 / 60
一、 BDNF/TrkB/mTOR 相關的神經再生及突觸可塑性通路/ 60
二、 TrkB 參與抗抑郁反應的機制/ 60
三、 cAMP/PKA 和cGMP/PKG 信號通路與磷酸二酯酶家族 / 61
四、 內啡肽及內源性大麻受體通路 / 61
第四節 炎癥與免疫因子 / 62
一、 細胞因子抑制劑 / 62
二、 非甾體抗炎藥 / 62
三、 其他抗炎制劑 / 63
第五節 腦腸軸與腸道微生物及糖類藥物 / 63
一、 腦腸軸的神經、體液和免疫雙向調節 / 63
二、 腦腸軸在精神疾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 64
三、 糖類藥物 / 64
第六節 干細胞及基因療法 / 65
一、 基因治療 / 65
二、 干細胞治療 / 65
三、 外泌體 / 66
第五章 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原理/ 70
**節 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的關系 / 70
第二節 藥代動力學及其影響因素 / 7
一、 吸收 / 71
二、 分布 / 72
三、 代謝 / 73
四、 排泄 / 74
第三節 藥效動力學 / 76
第四節 影響藥物效應的因素 / 78
一、 藥物因素 / 78
二、 機體因素 / 78
第六章 精神藥物的血藥濃度監測/ 80
**節 概述 / 80
第二節 精神藥物血藥濃度的檢測方法與結果解讀 / 81
一、 常用的治療藥物監測方法 / 81
二、 精神藥物血藥濃度檢測結果解讀 / 84
第三節 精神藥物血藥濃度監測與精準醫療 / 85
一、 精神藥物血藥濃度監測的臨床價值 / 85
二、 精神藥物血藥濃度監測在精準醫療中的意義 / 86
第七章 精神藥物的相互作用和藥物不良反應監測/ 90
**節 精神藥物的相互作用 / 90
一、 影響藥代動力學的藥物相互作用 / 91
二、 影響藥效動力學的藥物相互作用 / 95
三、 臨床中需要關注的藥物相互作用 / 95
第二節 藥物不良反應監測 / 103
一、 藥物不良反應監測的基本概念 / 104
二、 藥物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 / 105
三、 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方式 / 105
第八章 新藥臨床研究與試驗/ 109
**節 精神藥物新藥的分類 / 109
一、 中藥 / 109
二、 化學藥 /110
三、 生物制品 /110
第二節 臨床試驗及其分期 /110
一、 Ⅰ期臨床試驗 /110
二、 Ⅱ期臨床試驗 /111
三、 Ⅲ期臨床試驗 /111
四、 Ⅳ期臨床試驗 /112
第三節 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 /112
一、 抗抑郁藥的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 /112
二、 雙相障礙治療藥物的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 /112
三、 抗精神病藥的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 /113
四、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治療藥物的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 /113
第四節 精神藥物臨床試驗的倫理學 /114
一、 原則及指南 /114
二、 特別關注點 /115
三、 特殊人群的研究 /116
四、 措施和保障 /116
第五節 臨床試驗監管 /117
一、 監管現狀 /117
二、 新藥研發注冊管理 /119
三、 研發全球化 / 121
第九章 精神藥物臨床研究方法/ 123
**節 概述 / 123
第二節 精神藥物臨床研究的設計 / 125
一、 觀察性設計 / 125
二、 試驗性設計 / 128
第三節 安慰劑效應與反安慰劑效應 / 129
一、 安慰劑效應 / 129
二、 反安慰劑效應 / 131
第四節 優效性、等效性及非劣效性研究 / 131
一、 概述 / 131
二、 研究設計 / 132
三、 實施 / 133
四、 優效性、等效性及非劣效性研究的優勢與局限性 / 135
第五節 真實臨床“生態”下實效性臨床研究 / 136
一、 概述 / 136
二、 研究設計 / 136
三、 真實臨床“生態”下實效性臨床研究與隨機對照試驗的比較 / 139
四、 真實臨床“生態”下實效性臨床研究的優勢與不足 / 139
第六節 藥物臨床研究中的注意事項 / 140
一、 樣本量計算 / 140
二、 偏倚 / 141
三、 統計方法 / 142
第二篇 精神藥物的分類和藥理學特點
**章 抗精神病藥/ 145
**節 抗精神病藥的簡史 / 145
第二節 抗精神病藥的分類 / 147
一、 抗精神病藥分類的發展 / 147
二、 **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的分類 / 148
第三節 抗精神病藥的藥理學特點及臨床應用 / 150
一、 **代抗精神病藥的藥理學特點 / 150
二、 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的藥理學特點 / 157
三、 藥物治療目標 / 157
四、 抗精神病藥治療的安全性評估 / 159
第四節 常用抗精神病藥 / 160
一、 **代抗精神病藥 / 160
二、 第二代抗精神病藥 / 165
第五節 抗精神病藥長效注射劑 / 196
一、 **代抗精神病藥 / 196
二、 第二代抗精神病藥 / 197
第二章 抗抑郁藥/ 202
**節 概述 / 202
第二節 分類 / 202
一、 三環類和四環類抗抑郁藥 / 203
二、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 206
三、 選擇性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 208
四、 5-HT2 受體拮抗劑及5-HT 再攝取抑制劑 / 214
五、 去甲腎上腺素能和特異性5- 羥色胺能抗抑郁藥 / 216
六、 5- 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 / 220
七、 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 / 224
八、 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 / 228
九、 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和5-HT2C 受體拮抗劑 / 229
十、 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及5- 羥色胺調節劑 / 232
十一、 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及5-HT1A 受體部分激動劑 / 235
十二、 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及5- 羥色胺增強劑 / 237
十三、 N- 甲基-D- 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 / 239
十四、 神經活性類固醇-γ- 氨基丁酸A 受體正向別構調節劑 / 242
十五、 中草藥及植物提取劑 / 244
第三節 常用藥物 / 246
一、 三環類和四環類抗抑郁藥 / 246
二、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 253
三、 選擇性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 257
四、 5-HT2A 受體拮抗劑及5-HT 再攝取抑制劑 / 266
五、 去甲腎上腺素能和特異性5- 羥色胺能抗抑郁藥 / 268
六、 5- 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 / 270
七、 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 / 276
八、 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 / 278
九、 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和5-HT2C 受體拮抗劑 / 280
十、 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及5-HT1A 受體部分激動劑 / 281
十一、 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及5- 羥色胺增強劑 / 282
十二、 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及5- 羥色胺調節劑 / 283
十三、 N- 甲基-D- 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 / 284
十四、 神經活性類固醇-γ- 氨基丁酸A 受體正向別構調節劑 / 285
十五、 中草藥及植物提取劑 / 286
第三章 抗焦慮藥/ 292
**節 概述 / 292
第二節 分類 / 293
一、 苯二氮?類藥物 / 293
二、 β 受體拮抗劑 / 293
三、 5-HT1A 受體部分激動劑 / 293
四、 抗抑郁藥 / 294
五、 抗精神病藥 / 295
六、 抗組胺藥 / 295
第三節 藥理學特點 / 296
一、 苯二氮?類藥物 / 296
二、 β 受體拮抗劑 / 296
三、 5-HT1A 受體部分激動劑 / 297
四、 抗抑郁藥 / 298
五、 抗精神病藥 / 300
六、 抗組胺藥 / 300
第四節 常用藥物 / 300
一、 β 受體拮抗劑 / 300
二、 5-HT1A 受體部分激動劑 / 302
三、 抗組胺藥 / 306
第四章 心境穩定劑/ 308
**節 概述 / 308
第二節 分類 / 309
第三節 藥理學特點 / 310
第四節 常用藥物 /311
一、 鋰鹽 /311
二、 丙戊酸鹽 / 317
三、 卡馬西平 / 321
四、 奧卡西平 / 324
五、 拉莫三嗪 / 326
六、 其他抗驚厥藥 / 329
七、 其他雙相障礙治療藥物 / 330
第五章 鎮靜催眠藥/ 338
**節 概述 / 338
第二節 分類 / 339
一、 苯二氮?類藥物 / 339
二、 非苯二氮?類藥物 / 339
三、 巴比妥類藥物 / 340
四、 褪黑素受體激動劑 / 340
五、 其他具有鎮靜催眠作用的藥物 / 342
第三節 藥理學特點 / 344
一、 γ- 氨基丁酸能系統 / 344
二、 苯二氮?類藥物 / 345
三、 非苯二氮?類藥物 / 347
四、 巴比妥類藥物 / 348
第四節 藥代動力學 / 349
一、 苯二氮?類藥物 / 349
二、 非苯二氮?類藥物 / 350
三、 巴比妥類藥物 / 351
第五節 常用藥物 / 352
一、 苯二氮?類藥物 / 352
二、 非苯二氮?類藥物 / 354
三、 巴比妥類藥物 / 357
第六章 促認知藥/ 361
**節 概述 / 361
第二節 分類 / 363
一、 膽堿酯酶抑制劑 / 363
二、 谷氨酸受體拮抗劑 / 363
三、 抗老年斑藥物 / 364
四、 抗Tau 蛋白藥物 / 364
五、 其他藥物 / 365
第三節 常用藥物 / 365
一、 膽堿酯酶抑制劑 / 365
二、 谷氨酸受體拮抗劑 / 369
三、 抗老年斑藥物 / 370
四、 抗Tau 蛋白藥物 / 373
五、 其他藥物 / 373
第七章 中樞興奮劑/ 379
**節 概述 / 379
第二節 分類 / 380
一、 哌甲酯類藥物 / 380
二、 苯丙胺類藥物 / 380
三、 促覺醒藥 / 381
四、 其他中樞興奮劑 / 381
第三節 藥理學特點 / 382
一、 哌甲酯類藥物 / 382
二、 苯丙胺類藥物 / 383
三、 莫達非尼 / 383
四、 其他中樞興奮劑 / 384
第四節 常用藥物 / 385
一、 哌甲酯類藥物 / 385
二、 苯丙胺類藥物 / 387
三、 莫達非尼 / 389
四、 咖啡因 / 391
第八章 精神藥物的新藥研發/ 393
**節 抗精神病藥的新藥研發 / 393
一、 長效制劑 / 393
二、 新靶點抗精神病藥 / 395
三、 新型聯合制劑 / 396
第二節 抗抑郁藥的新藥研發 / 397
第三節 心境穩定劑的新藥研發 / 399
第四節 促認知藥的新藥研發 / 399
第五節 睡眠障礙治療藥物的新藥研發 / 400
第三篇 精神障礙的藥物治療學
**章 神經認知障礙的治療/ 403
**節 譫妄的治療 / 403
一、 流行病學 / 403
二、 病因和發病機制 / 404
三、 臨床表現 / 405
四、 神經心理評估 / 405
五、 治療 / 406
第二節 認知障礙的促認知治療 / 407
一、 促認知藥治療 / 407
二、 認知訓練和康復 / 409
三、 物理治療 / 410
四、 飲食治療及補充制劑 /411
第三節 神經精神癥狀的治療 / 412
一、 病因和發病機制 / 412
二、 臨床表現 / 413
三、 評估 / 413
四、 治療 / 414
第二章 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的治療/ 418
**節 感染所致精神障礙的治療 / 418
一、 顱內感染所致精神障礙 / 418
二、 軀體感染所致精神障礙 / 421
第二節 腦血管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的治療 / 422
一、 概述 / 422
二、 治療原則 / 423
第三節 多發性硬化所致精神障礙的治療 / 423
一、 概述 / 423
二、 治療原則 / 423
第四節 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的治療 / 424
一、 概述 / 424
二、 治療原則 / 425
第五節 內臟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的治療 / 425
一、 概述 / 425
二、 治療原則 / 426
第六節 內分泌疾病和代謝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的治療 / 428
一、 概述 / 428
二、 治療原則 / 430
第七節 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精神障礙的治療 / 432
一、 概述 / 432
二、 治療原則 / 432
第八節 惡性腫瘤所致精神障礙的治療 / 432
一、 概述 / 432
二、 治療原則 / 433
第九節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所致精神障礙的治療 / 434
一、 概述 / 434
二、 治療原則 / 434
第三章 物質使用或成癮行為所致障礙的治療/ 436
**節 精神活性物質使用所致障礙治療的歷史沿革 / 436
第二節 精神活性物質中毒與戒斷的治療原則及策略 / 438
一、 精神活性物質急性中毒的搶救 / 438
二、 精神活性物質依賴患者的脫毒治療 / 439
三、 預防復吸與康復 / 440
四、 特殊人群治療原則 / 441
第三節 酒精中毒與戒斷的治療 / 443
一、 急性酒精中毒 / 443
二、 酒精戒斷綜合征 / 444
三、 預防酒精依賴復發的藥物治療 / 447
第四節 阿片類物質中毒與戒斷的治療 / 449
一、 阿片類物質中毒 / 449
二、 急性戒斷綜合征 / 450
三、 阿片類物質依賴患者戒斷后的長期維持治療 / 452
第五節 興奮劑中毒與戒斷的治療 / 454
一、 興奮劑中毒 / 455
二、 興奮劑戒斷 / 457
第六節 分離性物質中毒與戒斷的治療 / 458
一、 分離性物質急性中毒 / 458
二、 分離性物質戒斷 / 460
第七節 鎮靜催眠藥中毒與戒斷的治療 / 460
一、 鎮靜催眠藥急性中毒 / 461
二、 鎮靜催眠藥戒斷 / 461
第八節 尼古丁依賴的戒斷 / 464
一、 尼古丁依賴的藥物治療 / 465
二、 尼古丁依賴治療的特殊問題 / 467
第九節 行為成癮的戒斷 / 468
第四章 精神分裂癥的治療/ 470
**節 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表現及治療學發展 / 470
一、 臨床表現 / 470
二、 治療學發展 / 471
第二節 精神分裂癥的治療原則、治療目標及策略 / 472
一、 治療原則 / 472
二、 治療目標及策略 / 473
第三節 精神分裂癥的治療 / 474
一、 急性期治療 / 474
二、 鞏固期治療和維持期治療 / 480
第四節 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治療 / 482
一、 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定義 / 482
二、 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治療 / 483
第五節 藥物的不良反應及處理 / 484
一、 錐體外系不良反應 / 484
二、 過度鎮靜 / 485
三、 癲癇發作 / 485
四、 心血管系統不良反應 / 486
五、 內分泌改變及高催乳素血癥 / 486
六、 血液系統變化 / 487
七、 抗膽堿能不良反應 / 487
八、 體重增加、肥胖及代謝綜合征 / 488
九、 神經阻滯劑惡性綜合征 / 488
十、 猝死 / 488
十一、 其他不良反應 / 489
第六節 精神分裂癥的物理治療 / 489
一、 電休克治療 / 489
二、 磁刺激治療 / 490
三、 其他新型神經調控治療 / 491
第五章 抑郁障礙的治療/ 493
**節 抑郁障礙的治療學發展 / 493
一、 藥物治療發展史 / 493
二、 心理治療發展史 / 494
三、 物理治療發展史 / 495
四、 其他治療發展史 / 496
第二節 抑郁障礙的治療原則及治療策略 / 496
一、 治療原則 / 496
二、 治療策略 / 497
第三節 抑郁障礙的治療 / 498
一、 急性期治療 / 498
二、 鞏固期治療 / 503
三、 維持期治療 / 503
四、 不同亞型特征或維度的抑郁障礙治療推薦 / 504
五、 抑郁障礙共病其他精神障礙的治療 / 505
六、 抑郁障礙共病軀體疾病的治療 / 506
第四節 抗抑郁藥的不良反應及處理 / 507
一、 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 / 507
二、 5-HT 綜合征 / 509
三、 停藥綜合征 / 509
四、 代謝綜合征 / 510
五、 自殺 / 510
六、 藥物過量 / 510
第六章 雙相障礙的治療/ 513
**節 雙相障礙的歷史沿革及治療學發展 / 513
第二節 雙相障礙的治療原則、治療目標及策略 / 514
一、 治療原則 / 514
二、 治療目標及策略 / 515
第三節 雙相障礙的治療 / 516
一、 雙相Ⅰ型躁狂發作、混合狀態、快速循環型,以及雙相Ⅱ型輕躁狂發作的
急性期治療 / 517
二、 雙相抑郁的急性期治療 / 520
三、 雙相障礙的鞏固/ 維持期治療 / 523
第四節 雙相障礙治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及處理 / 525
一、 代謝/ 內分泌系統 / 526
二、 肝損害 / 526
三、 精神神經系統 / 526
四、 鎮靜/ 嗜睡 / 527
五、 血藥濃度異常增高/ 降低 / 527
六、 皮疹 / 527
七、 血液系統 / 527
第五節 與治療相關的醫學問題 / 528
一、 心境穩定劑聯用 / 528
二、 心境穩定劑與第二代抗精神病藥聯用 / 528
三、 心境穩定劑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藥與抗抑郁藥聯用 / 529
四、 第二代抗精神病藥聯用 / 529
第七章 焦慮與恐懼相關障礙的治療/ 532
**節 焦慮與恐懼相關障礙的歷史沿革及治療學發展 / 532
一、 焦慮與恐懼相關障礙的歷史沿革和診斷分類 / 532
二、 焦慮癥狀群 / 533
三、 焦慮與恐懼相關障礙的治療學發展 / 534
第二節 焦慮與恐懼相關障礙的治療目標、治療原則及治療策略 / 535
一、 治療目標 / 535
二、 治療原則 / 535
三、 治療策略 / 536
第三節 焦慮與恐懼相關障礙的治療 / 537
一、 廣泛性焦慮障礙 / 537
二、 驚恐障礙 / 542
三、 廣場恐懼癥 / 544
四、 特殊焦慮障礙 / 545
五、 社交焦慮障礙 / 546
六、 分離焦慮障礙 / 551
七、 選擇性緘默癥 / 552
第四節 焦慮與恐懼相關障礙治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及處理 / 553
一、 鎮靜和操作能力損害 / 553
二、 苯二氮?類藥物過量和中毒 / 554
三、 依賴性、停藥反應和反跳作用 / 555
四、 認知損害 / 557
五、 脫抑制 / 557
第八章 強迫及相關障礙的治療/ 560
**節 概述 / 560
第二節 強迫及相關障礙的治療原則、治療目標及策略 / 561
一、 治療原則 / 561
二、 治療目標及策略 / 562
第三節 強迫及相關障礙的治療 / 563
一、 急性期治療 / 563
二、 維持期治療 / 566
三、 停藥及其策略 / 566
四、 難治性強迫癥的治療 / 567
五、 強迫障礙與其他精神障礙共病的治療 / 568
六、 強迫相關障礙的治療 / 569
第四節 抗強迫藥物的不良反應及處理 / 570
一、 選擇性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 570
二、 三環類抗抑郁藥氯米帕明 / 571
三、 其他增效治療藥物 / 572
第九章 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治療/ 574
**節 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歷史沿革及治療學發展 / 574
一、 歷史沿革 / 574
二、 治療學發展 / 575
第二節 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治療原則和治療策略 / 576
一、 治療原則 / 576
二、 治療策略 / 576
第三節 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治療 / 577
一、 成人創傷后應激障礙 / 577
二、 兒童/ 青少年創傷后應激障礙 / 579
三、 治療時應注意的問題 / 580
第十章 分離性障礙的治療/ 582
**節 分離性障礙的歷史沿革及治療學發展 / 582
一、 分離、轉換和歇斯底里的歷史沿革 / 582
二、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系統中的分離、轉換和歇斯底里 / 583
第二節 分離性障礙的治療注意事項和治療原則 / 586
一、 治療注意事項 / 586
二、 治療原則 / 586
第三節 不同分離性障礙的治療 / 588
一、 分離性神經癥狀障礙 / 588
二、 分離性遺忘癥 / 589
三、 出神障礙和附體出神障礙 / 589
四、 分離性身份障礙 / 589
五、 人格解體- 現實解體障礙 / 590
第十一章 軀體痛苦及軀體體驗障礙的治療/ 592
**節 概述 / 592
一、 軀體癥狀及相關障礙 / 592
二、 ICD-11 的軀體痛苦及軀體體驗障礙 / 593
第二節 軀體痛苦及軀體體驗障礙的治療原則和治療策略 / 595
一、 治療原則 / 595
二、 治療策略 / 595
第三節 軀體痛苦及軀體體驗障礙的治療方法 / 596
一、 心理治療 / 596
二、 藥物治療 / 596
第十二章 進食障礙的治療/ 598
**節 概述 / 598
一、 定義 / 598
二、 臨床表現 / 598
三、 治療原則 / 599
第二節 神經性厭食的治療 / 600
一、 治療前評估 / 600
二、 治療目標 / 600
三、 治療方法 / 600
第三節 神經性貪食的治療 / 603
一、 治療前評估 / 603
二、 治療目標 / 603
三、 治療方法 / 603
第四節 暴食障礙的治療 / 605
一、 治療前評估 / 605
二、 治療目標 / 606
三、 治療方法 / 606
第十三章 睡眠障礙的治療/ 609
**節 失眠障礙的治療 / 609
一、 概述 / 609
二、 慢性失眠障礙的治療 / 610
三、 短期失眠障礙的治療 / 614
第二節 發作性睡病的治療 / 615
一、 概述 / 615
二、 治療 / 616
第三節 克萊恩- 萊文綜合征的治療 / 621
一、 概述 / 621
二、 治療 / 622
第四節 晝夜節律性睡眠障礙的治療 / 622
一、 概述 / 622
二、 睡眠時相延遲障礙的治療 / 623
三、 睡眠時相提前障礙的治療 / 624
第五節 異態睡眠的治療 / 624
一、 概述 / 624
二、 睡行癥的治療 / 626
三、 睡驚癥的治療 / 626
第六節 不寧腿綜合征的治療 / 627
一、 概述 / 627
二、 治療 / 627
第十四章 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礙的治療/ 632
**節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治療 / 632
一、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歷史沿革及治療學發展 / 633
二、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治療策略和治療原則 / 633
三、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治療和常用藥物 / 634
四、 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治療 / 642
第二節 兒童抽動障礙的治療 / 644
一、 抽動障礙的歷史沿革及治療學發展 / 645
二、 抽動障礙的治療策略和治療原則 / 646
三、 抽動障礙的治療和常用藥物 / 647
第三節 孤獨癥譜系障礙的治療 / 650
一、 孤獨癥譜系障礙的歷史沿革及治療學發展 / 650
二、 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的治療策略和治療原則 / 651
三、 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的治療和常用藥物 / 652
第十五章 精神藥物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 659
**節 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礙的精神藥物使用 / 659
一、 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特點 / 660
二、 兒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礙的藥物治療原則 / 661
三、 兒童和青少年常見精神障礙的用藥注意事項 / 663
第二節 老年精神障礙的精神藥物使用 / 665
一、 藥代動力學特點 / 666
二、 藥效動力學特點 / 667
三、 藥物相互作用 / 667
四、 老年精神障礙患者使用精神藥物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 668
第三節 妊娠期及哺乳期的精神藥物使用 / 671
一、 妊娠期及哺乳期使用精神藥物的倫理學相關問題 / 671
二、 妊娠期使用精神藥物的基本原則 / 673
三、 妊娠期及圍產期精神病性障礙 / 674
四、 妊娠期及圍產期抑郁癥 / 676
五、 妊娠期及圍產期雙相障礙 / 679
六、 妊娠期鎮靜劑的使用 / 681
七、 哺乳期精神藥物的使用 / 682
第十六章 精神障礙的精準醫療/ 686
**節 精準醫療 / 686
一、 精準醫療的概念及發展 / 686
二、 精準醫療在精神障礙中的應用 / 687
第二節 精神分裂癥 / 689
一、 精神分裂癥的生物標志物研究 / 689
二、 精神分裂癥治療相關生物標志物 / 693
第三節 雙相障礙 / 695
一、 雙相障礙的生物標志物研究 / 695
二、 雙相障礙治療相關生物標志物 / 698
第四節 抑郁障礙 / 699
一、 抑郁障礙的生物標志物研究 / 699
二、 抑郁障礙治療相關生物標志物 / 702
第五節 阿爾茨海默病 / 703
一、 阿爾茨海默病的生物標志物研究 / 703
二、 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相關生物標志物 / 704
第十七章 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牽頭的大型隨機對照研究解讀/ 708
**節 首次精神分裂癥發作后康復研究解讀 / 709
一、 研究背景 / 709
二、 研究方法 / 710
三、 研究結果 /711
四、 臨床意義及述評 / 713
第二節 抗精神病藥干預有效性臨床試驗研究解讀 / 715
一、 研究背景 / 715
二、 研究方法 / 716
三、 研究結果 / 720
四、 臨床意義及述評 / 723
第三節 抑郁癥序貫治療研究解讀 / 725
一、 研究背景 / 725
二、 研究方法 / 725
三、 研究結果 / 729
四、 臨床意義及述評 / 730
第四節 雙相障礙系統治療增強計劃研究解讀 / 735
一、 研究背景 / 736
二、 研究方法 / 736
三、 研究結果 / 737
四、 臨床意義及述評 / 745
第十八章 精神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的關系/ 751
**節 概述 / 751
第二節 從神經可塑性看大腦與心靈的相互影響 / 752
一、 神經可塑性與神經再生 / 752
二、 心理治療對大腦的影響機制 / 752
第三節 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的整合實踐 / 755
一、 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的選擇 / 755
二、 整合治療與分治治療 / 756
第十九章 神經調控治療/ 759
**節 神經調控治療概述 / 759
一、 電休克治療和磁抽搐治療 / 759
二、 重復經顱磁刺激 / 762
三、 經顱直流電刺激 / 765
四、 深部腦刺激 / 766
五、 迷走神經刺激 / 767
第二節 精神藥物治療與神經調控治療的關系 / 768
一、 藥物治療抵抗級別 / 768
二、 神經調控治療過程中的藥物選擇 / 768
中英文對照索引/ 770

展開全部

精神藥理學 第3版 作者簡介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國之名醫。
2004年創立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精神病學基礎與臨床分會(CSNP)并任第1-2屆主任委員,現為名譽主任委員。CSNP在國內精神神經領域享有盛譽。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撸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大尺度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1 | 男女做爽爽爽视频免费软件 |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 亚洲精品一二三四区 |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 |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一本到桃花网 | a毛片视频免费观看影院 | 国产精品第二页在线播放 | 国产黄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96欧美一区二区 | 欧美一级特黄视频 | 日韩永久免费进入2015 |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麻豆 | 午夜院线 | a久久 | 欧美精品一国产成人性影视 | 粗大挺进尤物人妻中文字幕 | 极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 | 色黄大色黄女片免费看软件 | 最近中文字幕无吗免费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 | 无码专区视频中文字幕 | 双乳被老汉揉搓a毛片免费观看 | 毛片网站在线播放 | 久久久香蕉视频 | 在线欧美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 亚洲女女女同性video | 国产xxxxx片免费观看 | 欧美第一页草草影院 |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 国产毛片欧美毛片久久久 | 国产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 亚洲在线视频 |